已有1条答案
寓教于乐、培养兴趣,应该是最好的方式。我们都知道,兴趣是一个人做事的最大动力,只有自己喜欢,才能把事情做好。做事还需保有一颗快乐的心,为了完成任务而做,在压力之下做,都不能很好地激发孩子的主动性。
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方法
首先,孩子对于自己感兴趣的,喜欢的,熟悉的,容易掌控的内容比较有学习的兴趣,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孩子的认知面,多给孩子提供学习机会,让他在学习方面的技能增加,见识拓宽,孩子会发现学校学习的内容更简单,更容易找到方法,学习兴趣动力就会提高。
第二,家长应该给孩子空间,相信孩子可以做好,只做好引导工作就可以了,孩子都喜欢自己掌控时间,掌控学习内容,让他有自我规划能力他才能有动力学习。
第三,内驱动力来自孩子对知识的欲望,如果得到知识会让他有极大的成就感和自信那么内驱动力就会越强,孩子也更愿意付出思考和规划,比如学钢琴,参加过比赛并且获奖的孩子普遍比没有参加过比赛的孩子更有学习钢琴的动力,因为他在比赛和获奖的过程中获得了关注,自信和成就感,这便是驱动力的来源。
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
1、家长对孩子期望过高
家长的期望太高或者要求太完美会无形中使孩子产生巨大的学习压力。这些学生会经常担心做不好事情,但渴望成功,这既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发展又严重地影响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2、家长过于溺爱自己的孩子,对孩子百依百顺
家长对孩子百依百顺的行为既没有必要的限制又不要求孩子服从,而是放任自流。生活学习中缺少原则没有约束还以为这样能培养出孩子的独立个性。李玫瑾教授曾说过:“你要想养一个逆子,那么你就对他百依百顺。”此外,法国教育家卢梭也说过:“你知道运用什么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这个方法就是对他百依百顺。”百依百顺培养出来的孩子,缺乏自我约束的能力和团队意识,不会轻易服从别人的要求,只要求别人来服从自己,也不会为自己设立目标并努力实现目标。
3、家长过于保护孩子
有些家长出于不同的原因,对孩子采取过分保护的做法。最典型的就是孩子的一切事情都在家长的监督监视下进行。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缺乏担当,没有主动承认错误的意识。在家长的“特殊”保护下,学生的学习态度也会受到严重影响。
4、孩子过于自卑
过于自卑的学生也缺少学习的动力。自卑的原因很多,除与家长的行为有关外,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学生认为自己无价值,常感觉无能为力,无法影响周围,也不能获得成功。过于自卑的结果就是抱有“我不行”的态度,对学习没有信心,过低估计自己的能力。这类学生很少为前途着想,在学业和事业上缺少志气和抱负,局限于自我。象征性的奖励对他们不起作用。
5、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家长应清楚地意识到,在某个特定的环境或班级中,如果大部分学生都感到无动力就可能是管理方法不善或教师本人的缘故。教师素质好,学生会感到在学习和其他方面富于乐趣和刺激性。早期的成绩好十分重要,有可能进一步激发学生争取优异成绩的动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竞争意识和正视失败的态度。
上一条:怎么学好地理高中
下一条: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