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条答案
尊重孩子,降低外驱力。受到尊重的孩子才会自信,才会产生内驱力。如果孩子整日得到的都是负面的反馈,那么很容易会陷入到自我怀疑之中,最终会丧失前进的动力。千万不要给孩子施加过大的压力,否则孩子很容易会陷入习得性无助的境地,很多事情即使能够做好也拒绝尝试。
孩子的内驱力怎样培养
一、点燃孩子对学习的浓厚兴趣
有目标不代表能读某一学科突然就感兴趣了。想要孩子真的学习成绩能够提升,那么除了给孩子奋斗的目标之外,还要让孩子切实的感受到学习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并且这个兴趣的培养越早越容易成功。尤其是低年级孩子的学业知识含量还没有高年级那么多,正是培养孩子自信的好时机。
点燃孩子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家长可以用心理学上称为“阳性强化”的一个行为。通俗一点说,就是及时鼓励孩子哪怕只有一点小小的成功,这也是会让孩子产生良好的自我感觉,从而树立学习信心,激发学习的热情。同时继续学习并争取获得更大的成功的一种动力。这样就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
二、良好的家庭氛围
其实不难发现,很多优秀的孩子,他们的家庭都会有这样一个特征,就是非常重视家庭环境对于学习的影响。他们的家长很少会在孩子学习的时候看电视或者是很大声的交谈;并且如果有工作的话,也会将自己的工作时间和孩子的学习时间安排在一起。看到家长在认真工作,那么孩子受到影响,自然也会很认真的学习。
三、培养孩子自律好习惯
一个孩子之所以会成功,自律绝对是最重要的几项能力之一。一个不自律的孩子总是在想办法拖延,半个小时之后再写吧!写了这么久,先玩一会儿吧!而自律的孩子则会想,到时间了,我应该及时把这件事情完成。但是想让小孩子自己就能拥有独立意识,很显然这是不可能的,小孩子的本性就贪玩儿的。一定是要家长从小去培养孩子这个意识,家长有两个方法。
1、制定规则
孩子自己能做的,家长不要帮忙。事先约法并且事后毫不妥协。几次下来之后,孩子就会知道这个规则是一定会遵守的,那么不想有惩罚,那么就要遵守规则。当然规则的制定一定是要合理的,是孩子可以做到的。
2、培养孩子专注能力
专注力是自律的核心。有多少孩子都是学着学着就溜号了,这样的孩子既是能够到时间了就乖乖放下手机、放下游戏去完成作业,也不过是“伪自律”罢了。
其实并不能专注其中,所以家长一定要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家长最基本要做到的一点就是在孩子专注一件事情当中的时候不要去打扰他,例如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孩子刚写错,家长就赶紧问孩子“是这样写的吗?”这样只会让孩子感觉到恐惧而不能专注学习当中。
孩子内驱力缺乏的原因
1、父母对孩子的控制欲太强
以开篇提到的丹丹为例,她每天早上的所有事情都是由丹妈一手操办的,从起床到洗漱再到吃早餐去幼儿园,几点起床,怎么洗漱,穿什么样的衣服鞋子等等,这些在父母看来孩子无法独立完成的一件件小事,却是他们生活的全部,而这一切却全由父母掌控的,孩子自己几乎完全失掉了话语权。
2、父母忽略了孩子的感受
由于父母与孩子关注的重点不一样,所以常常会忽略掉孩子的感受。
比如早上起床时,丹丹更关心的是自己有没有睡饱,起床舒不舒服等,而丹妈关心的则是孩子再不起床早餐就凉了;吃早餐时,丹丹关心的是自己小脑袋里面的事情,而丹妈更关心的却是再不快点吃,出门就晚了;上学路上丹丹的重点会在路边的新奇事物上,而丹妈的重点则在于再不快点儿,上学就要迟到了……
正是因为亲子之间存在这种差异,父母的催促往往就给孩子形成了一种无形的压力,让他觉得自己总是不断在犯错,尽管孩子并不一定明白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
3、父母没有为孩子树立正面的榜样
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然而,很多父母在要求孩子的同时,却没能给孩子树立一个正面的榜样,这边催着孩子要专心吃饭,那边自己却在吃饭时玩手机;要求孩子说话要算话,自己答应了孩子的事情却总是食言……
上一条:如何学好初中地理的方法和技巧
下一条:高中地理如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