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条答案
孩子缺乏自觉性、自我约束力差,根源往往在父母。很多孩子小时候,其实也可能是一个有一定自律性的孩子,后来由于父母家长的长期溺爱,才导致孩子缺乏自律性了。约束力差的孩子的学习习惯大概率是不好的,注意力不够集中,上课总是跑神,那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学习成绩不好。那家长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约束力?
怎样培养孩子的约束力
建议家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帮助孩子改掉坏习惯,形成自律的性格。
一、有原则的去爱孩子
许多父母总是不知道如何去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管教过严可能会让孩子变得死气沉沉、缺乏活力,过于放纵,又会让孩子变得娇气、任性,事实上把握好这个“度”正是父母教育的关键所在。
妈妈应该明白,爱孩子并不是任由孩子随心所欲,而是要给孩子订立一些原则,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让孩子从小就知道,并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
二、教孩子一些必要的自我控制策略。
与成人相比,儿童行为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冲动性强,儿童在行动前常常不加思索,很少考虑行为的结果,而不象成人会在具体行动前先仔细考虑,考虑到该行为的利与弊,从而相应地采取一种适宜的行为方式。
因此针对孩子行为的这一特点,对于孩子来说,为了提高自己的自我控制能力,就应该学着在做事之前先想一想,根据自己以往的生活经验或他人的经验想一想这么做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对自己个人以及周围他人会产生哪些有利的和不利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控,采取适宜的行为方式。
三、家长少说教,做聪明的父母
比如有的孩子特别爱看少儿频道,每天都要看,因为看电视,作业不能按时完成,早上更是起不来床,上课也没精打采的。看着孩子这个样子,妈妈开始担忧起来,看电视没节制,不仅影响学习,对孩子的身心发展也会带来不好的影响。
聪明的妈妈不用苦口婆心地劝说孩子不要看电视,而是应该让少儿频道暂时消失。这个简单的做法减少了亲子之间的冲突,孩子在被动的情况下只好控制自己的不良行为。
四、延迟满足孩子的需要
在日常生活中,妈妈要有意识地训练孩子学会等待。当孩子向父母提出某些要求时,可视情况延迟满足孩子的欲望。让孩子等上一段时间后再实现他们的愿望。孩子有了这样的体验后,就有了经验,想要得到东西,就需要耐心等待。于是,孩子逐渐就能培养起耐心和自控的习惯。
五、教会孩子换位思考
孩子的不自控行为,常常会伴随着产生一些不良的后果,包括对自己和对他人的。孩子由于自我中心化倾向较强,他们往往更多地只根据自己的意愿而行动,而很少考虑他人。
因此作为家长,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和提高孩子的移情能力,提高孩子对他人情绪情感的敏感性,学着站在他人角度,感受和理解自身行为对他人所造成的影响,从而有意识地控制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以提高自我控制的水平和自觉能力。
六、用游戏训练孩子
游戏是孩子都喜欢的活动,而且游戏本身也具有一定的规则性,经常和孩子玩游戏,可以使孩子在懂得规则的基础上,不断训练抗诱惑的能力,让孩子的自制力得到发展。
上一条:怎样培养孩子的内动力
下一条:怎样提高孩子的记忆力和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