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4
承受挫折是每个孩子都要学会的能力,因为社会的压力往往比孩子学习的压力更大。所以作为家长必须要让孩子学习承受挫折,那么如何让孩子学会承受挫折?如何让孩子面对挫折呢?
如何让孩子学会承受挫折
1.回应孩子的感受并给予安慰
孩子遇到挫折后,家长可以适当地给予孩子安慰“宝贝,妈妈知道你已经很棒,很努力了, 可能这次真的是太难了,所以你才没发挥好吧”! 用感同身受的言语去和孩子产生共情,这样孩子内心的焦虑和挫败感得到缓解。
并安慰孩子“宝贝,妈妈相信你下次一定会更好,只要你不放弃”。通过这种回应和安慰,家长可以和孩子的情感融为一体,孩子才愿意和家长说更多且听得进家长的意见。
2.从小就教育孩子正确面对挫折
具体来说,从孩子上学开始,家长就要教育孩子,在生活上自主、在学习上自主。
首先是生活上,家长不要包办代替,从自己穿衣、自己吃饭、自己整理学习用品、自主安排学习等日常生活、学习的每一方面做起,家长全面放手,让孩子逐渐养成习惯:必须独立自主,学会自己安排自己的时间,生活上增强自理能力,学习上增强自主能力。
由于年龄小的原因,孩子可能做的不到位,甚至做错,这个不要紧,只要不是主观故意的,家长都要鼓励和帮助孩子。
3.在孩子失败后,鼓励孩子
在孩子被拒绝后,妈妈可以一边安慰孩子一边引导孩子学会说“没关系”,家长可以说:“别人拒绝了,你可以说没关系吗?”
孩子不愿意说并且还是很伤心,家长此时可以给予一些强化鼓励,家长可以说:“妈妈给你一个颗勇气糖,下次别人拒绝你,你就可以有勇气说没关系了好吗?”,等孩子明白勇气糖的作用后,再次引导孩子说没关系,这时孩子可以大声地说出“没关系”。
家长平时也可以经常和孩子进行角色互换的游戏,由孩子扮大人,家长扮孩子,让孩子更深入了解被拒绝后应该如何处理。
4.父母要树立孩子“接受挫折”的意识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一定要鼓励孩子,同时帮助孩子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首先家长应该起到以身作则的榜样,在平时可以挑战一下自己不擅长的事情,比如,“我非常不擅长炒菜,不过我愿意尝试”。如果挑战成功了,可以告诉孩子,“原来炒个菜也没那么难嘛”,如果不成功,可以告诉孩子:“从这次失败中,我发现炒菜时需要把握好火候,下次我一定能成功”。
我们平时可以制造许许多多这样的机会,让孩子学习如何面对、如何处理挫折,如何在困难面前坚持。
如何让孩子学会感恩父母?
1、让孩子从感恩父母做起
我们应该让孩子学会感恩父母,让孩子理解父母的艰辛,懂得父母的不容易,然后让孩子设身处地为父母着想一下,可以带领孩子到自己的工作环境看一下,这样孩子就能体会到父母的不容易,也会在心里感谢自己的父母,体谅自己的父母。
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才会走的更长远,要想孩子懂得感恩,就让孩子从感恩父母做起,只有先感恩父母,才能在以后的生活中感恩其他人。
2、多种形式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
给孩子看一些关于感恩的书籍,让孩子通过读书,领会到感恩的意义,这样远比父母唠叨管用的多。或者让孩子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鼓励孩子关心集体,体会责任感,从中学会关心别人,乐于奉献,知道感恩的重要性。
3、父母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父母是孩子的生活过程中的一面镜子,如果父母要想教会孩子懂得感恩,那么自己就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在孩子小的时候,多带孩子去看望自己的长辈和父母。给予自己父母更多的关怀和包容,逢年过节带孩子和父母团聚,共度节日,给孩子增加节日的仪式感。
4、让孩子在对比中学会感恩
父母可以带孩子到孤儿院或伤残医院参观,可以鼓励、组织孩子与贫困地区的孩子结对交友等,让孩子在对比中体会过去不懂得、不在意因而也不会珍惜的东西,改变孩子的冷漠,从而引发其慈悲心、惜福心、感恩心。
5、培养孩子懂得亲情
家庭是各种情感的基础点,也是各种情感的归宿处,那里是孩子感受情感温暖的第一个地方,也是他们感情的依托。家庭亲情可以培养孩子的情商,因此教育培养孩子懂得亲情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很多电影是非常感人的,讲述爸爸或妈妈为了孩子做出了伟大的牺牲,孩子看了后会产生心灵的触动,领悟家长的艰辛,慢慢的就能明白感恩的重要性。
6、营造爱心感恩的家庭氛围
家庭中,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最为持久、深远。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最真切、最具说服力,孩子的感受也是最深刻的。因此,家长的身体力行胜过一切言语,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孩子不懂感恩父母的表现:
一、喜欢说谎,推卸责任,小时候都会犯错误,有的孩子小时候比较懂事,犯了错误后可以及时的承担后果,而且还会跟爸爸妈妈诉苦,但有的孩子就不一样了,他们犯了错误后不仅不承认,反而会推卸给别人,小小的年纪就学会说谎话了,这样就不对了。
二、随意顶撞父母,惹父母生气,顶撞父母,惹父母生气,这是孩子不孝顺最常见的表现。因为现在很多孩子是独生子女的缘故,所以家长们就会对他们百依百顺,爷爷奶奶也很宠他们。偶尔地一次没有满足他们的要求,他们就会顶撞父母,所心所欲。
三、吃独食,有些父母总想把最好的都留给孩子,因此家里有好吃的,也会给娃留着,那么就容易让他们养成吃独食的习惯,甚至觉得所有好吃的都属于自己,不愿意与父母或是其他人分享。
孩子不懂感恩父母的原因:
(1)家长包办
在中国有很多家庭都是家长包办孩子的一切,然后让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这样孩子就认为家长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也就不会去感恩,他们也就不懂得感恩。
(2)父母的纵容
许多儿童在幼年时期并不懂得殴打他人的含义,他们只是为了娱乐而殴打家长,通过这种方式与家长进行交流。但是,孩子的做法是错误的,父母没有及时的纠正,总是认为自己的小孩还太年轻,长大了就会改变。正是由于父母对父母的教育观念的不正确,导致了他们的不受管束,使他们变得更加肆无忌惮,不懂得尊重父母。
孩子能不能学会正确的沟通方式,需要家长用心培养,在孩子做得不对时,能控制好情绪,用温和地语气沟通,教导孩子找到努力的方向,才能不断成为优秀的少年!
如何让孩子学会和其他孩子沟通学习?
1、和孩子保持平等的沟通姿态
什么叫平等的沟通呢?就是始终把孩子放在一个和父母平等的位置,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来思考和对话。比方说:在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开始“蹲”下来和他们对话。让自己的目光和孩子保持平视,眼睛看着对方。一开始孩子和父母说话的时候,眼神总是东张西望。这时候你要告诉他,和别人说话的时候,眼睛看着对方,是对别人的尊重。
2、学会团队之间的沟通协做
在这样的团队合作中,孩子的沟通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每个孩子都必须表达自己的意见,做好沟通,才能完成任务。深入骨髓的团队意识,会让孩子知道,任何人的出彩都离不开团队的合作。每个孩子的性格不同,未来的人生足迹也各异。但是学会与人沟通、学会去倾听,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能够成为一个好的合作者,对于孩子们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
3、及时奖励主动与他人沟通的孩子
每一个孩子都是有着极高的“可塑性”,只要孩子还没成年,还没有自己完全的“主见”,那么家长特别是父母的教育,就能很好的改变孩子的某些性格、习惯、行为。但孩子也会在这种时期,被父母错误的教育方式误导,甚至一辈子都无法改变了。当你发觉不善于与他人交往沟通的时候,多多鼓励孩子,比如抱抱孩子、亲亲孩子,或者给孩子一些喜欢的玩具之类。而你发现孩子在你的帮助下,能够积极主动的与他人沟通了,那么你一定要及时的进行奖励,这样就能够很好的“刺激”孩子,让孩子又与他人交往的勇气和动力。
4、帮不善于沟通的孩子找几个伙伴
很多不太喜欢或者不会与他人交往的孩子并不真的是不喜欢,不过是没有找到与人交往的办法,或者没有喜欢的小伙伴,也可能是有喜欢的小伙伴,但是自己不知道该怎么和人家交流罢了。那么做家长的就要帮孩子创造一些机会,比如给孩子们买上好吃的一起吃,或者拿来一些玩具大家一起玩,这样孩子们接触起来也就没那么多顾虑了。
5、让孩子体会到“合作”的快乐
孩子自己一个人的时候,玩具没有人争抢,更没有小伙伴在一起商议着怎么玩,对于宝贝们来说是挺孤单的一件事。可如果一个孩子一直不会与人交流,他就体会不到与人交流、合作的乐趣,那么做家长的,就要给孩子创造一个机会,让孩子学会与他人合作,并从中体会到那份乐趣所在,时间久了,孩子自然会喜欢与他人交往。
6、让孩子学会选择
选择是求生的一种能力。当孩子有事的时候,比如说小学升中学,很多妈妈会说:“我为了把你弄进这个重点学校花了大力气,投入了很多钱,所以你必须去。”这样一来,孩子就会特别痛苦。此外,学校组织的一些社会活动,包括课外辅导班等,都应该让孩子决定要不要去,让孩子学会选择也是家长对他的信任。
孩子总是输不起,挫折容忍度低,是每个家长不希望看到的现象。比如孩子在玩叠杯子时,杯子没成为很高的金字塔前就倒了,有些孩子会逃避问题而玩其他的玩具,有些孩子会选择对自己发脾气,甚至有些孩子会把桌子上的杯子一股脑推到地上以表现生气。下面跟各位家长分享一下培养孩子承受挫折能力的方法。
怎样培养孩子承受挫折能力
1.客观地说出孩子的感受
正像上面的例子,当孩子受挫而表现生气时,通常妈妈会对孩子说:“哎呀,没关系的,你再弄一次不就好了嘛。这也需要生气嘛?来,妈妈跟你一起弄。”挫折感是很主观的,每个人对挫折和失败的自身体会都是不一样的,这也包括了孩子。
当大人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时候,孩子也许正感到这是一件对自己而言很大的事情。孩子在受挫后,需要的是成年人理解他受挫的心情,也就是咱们说的同理心。孩子的挫折感不会因为大人说没什么大不了的,就会消失和减轻。
设想你生病的时候就想吃一碗清汤面,但是你妈妈给你煮了一碗红烧牛肉面。虽然红烧牛肉面听起来更好吃,但那是你当下想吃的嘛?成年人用同理心的表达方式表现接纳孩子的情绪,向孩子传递:“妈妈懂你的心情。”的讯息正是孩子需要的。
比如上面的例子,妈妈可以这样说:“宝贝,妈妈知道你现在很不高兴,你很想把杯子叠得很高。这个叠杯子的游戏是挺难的,你需要妈妈一起弄嘛?”
妈妈此时第一说出了孩子当下的情绪和引发的原因,第二用同理心告诉孩子自己也觉得游戏很难,第三再引导孩子自己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他是需要妈妈帮助,或者自己再来还是选择玩其他的玩具等。
其实很多孩子是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当情绪上来的时候就没法理智思考。家长用感受的语言,说出孩子的感受,才能帮助孩子从负面情绪中走出来,从而恢复理智来思考下一步骤应该怎么办。
2.在日常游戏中成为孩子的队友
很多孩子独自做一个游戏遇到困难时,会产生过度的反应是因为如果没成功整个失败结果是他一个承担的。通过成年人日常参与孩子的游戏,成为孩子的队友,从而减轻挫败感给孩子带来的压力。
因为如果游戏输了,成年人和孩子一起承担,队友之间可以互相打气。如果赢了成年人也可以和孩子分享喜悦成果。孩子在玩耍中观察大人处理问题和情绪的方法,而且面对队友孩子也更轻松表达自己的情感。
这个方法就像妈妈们有了宝宝之后都会加一些育儿的社交平台,育儿的道路不易,加入妈妈团队不但可以学习育儿知识,更重要的是队友之间相似的经验让日子过得轻松一些。
生活在这么好的社会环境下,很多家长会有这样的疑问:如何培养孩子忍受挫折的忍耐力?其实孩子没有忍受挫折的忍耐力在我看来最主要的原因是孩子没有足够吃苦的环境和家长的溺爱等离不开关系。
在培养孩子忍受挫折的忍耐力这件事上,我们作为孩子家长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把你的溺爱丢掉,不要再以为的溺爱孩子。其次就是日常生活中多锻炼孩子,多给孩子一些尝试的机会。
如何培养孩子忍受挫折的忍耐力
1.逐渐松手
孩子需要有一次次面对困境的成功经验。这里说到的「成功」包含至少两层意思:既是成功地承受了这个过程的痛苦;也是成功地到达了快乐的彼岸。
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父母陪伴孩子面对困境的时候,需要随着孩子的成长,给孩子更多锻炼的机会,又要随时保护孩子,避免受到难以挽回的伤害。
想要把握好这个度,一方面最好能学习更多关于儿童普遍发展规律的知识,更重要的,则是在陪伴中了解到自己孩子的独特性。
2.不要吝啬你的赞美
正如武志红老师说的,孩子有“我基本是好的”这样的感觉,才更容易应对挫折。而这种感觉很多时候来自于父母的认可和赞美。如果你的孩子取得了成功,比如比赛获得了名次,不要吝啬你的赞美,告诉孩子你很开心,你为他骄傲。
即使孩子没有取得名次,你也可以告诉他,你看到了他的努力。你可以让孩子知道,比赛失败不代表他个人的失败,也不会因此影响到父母对他的爱。
3.充分利用闲暇时间
解决问题和抗压能力是并驾齐驱的,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尝试将解决问题的方案纳入游戏时间–鼓励创造性游戏的玩具会有所帮助。这将鼓励孩子以结构化,实际的方式解决问题。
4.让他们帮助朋友并向他们学习
与朋友和同伴的互动无疑会在某些时候造成问题的情况,但是这些情况可以分解并分析以找到解决方案。朋友也会有自己的负面经历,其他孩子也会听到,鼓励孩子在困难时期帮助他们的朋友找到解决方案。
5.孩子受挫时,多共情和理解。
孩子受挫时,请用非言语动作来表示对他情绪的接纳,比如小鸿妈妈会蹲下身用手搂着小鸿的肩膀,再用言语说出他内心的感受
充分的共情是亲子沟通中的核心,这比简单地说一句「妈妈理解你」要更容易让孩子感到安抚。当代的脑神经科学揭示情绪和认知会相互影响,情绪如果不能被接纳而平复,认知往往也无法真正起作用。
中国成语里说“通情达理”、“合情合理”都是情在理先,古人的洞见正和当代研究暗合。有些家长不顾孩子竞赛失败后的失望和沮丧,仍然大讲“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道理,孩子会觉得他的感受没有被父母理解,情绪不但难以平复,还会觉得难过和疏远,对道理也无法真正接纳和内化。
挫折时一种主观感受,每个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同,面对失败和挫折的能力也是不一样,对失败和挫折的体验也是不一样的。比如有的孩子面对失败和挫折就会气馁、灰心这样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是有很不利的,所以我们要明白如何让孩子面对失败和挫折。
如何让孩子面对失败和挫折
1.给予掌声
家长可用鼓励的话语、乐观的微笑、赞许的目光来增强孩子面对失败的勇气,并帮助孩子分析产生挫折和失败的原因,找出解决的方法。孩子遭受失败和挫折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家长一定不要动不动就把失败原因完全归咎于孩子。
在孩子不能正确认识失败的原因时,家长可以结合具体事件和具体情境引导孩子分析失败的原因,在归因过程中,家长要注意强调孩子的能力,保护他们的自尊、自信。
家长要尽可能在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鼓励孩子独立解决问题之间找到平衡点,使孩子在遇到困难和失败时有信心面对,还有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而不是只期望成人的帮助或替代。
2.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要合理
家长不能重知轻德,不强迫孩子非要达到他力所不能及的目标。对孩子有合理的期望,才能引导孩子身心健康地发展。
3.分享自己的经验
最好的安慰方式之一,就是告诉孩子“父母当年的失败经验”,“我当时也是…”从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分享如何走过这段挫折的记忆,并把学习心得分享给孩子,他会从父母的经验中得到鼓励。
4.父母应该端正自己的态度
当孩子遭受失败的时候,父母首先应该端正自己的态度,要让孩子明白:失败是成功的一部分,只要接受就对了。
每个人都有失败的时候,关键在于自己能够正视自己的失败。在面对失败的时候,不要怨天尤人、自暴自弃,而应该汲取教训,继续努力。父母切记不要在孩子面前唉声叹气,甚至劈头盖脸地责骂孩子。
5.鼓励孩子改进方法
帮助孩子找到失败的原因之后,如果有的地方是可以改进的,那么父母应该鼓励孩子试着去改进方法,并且检验效果。比如,有的孩子由于自己不细心,把一道简单的题做错,感到非常难过,同时也很不服气。
这时,父母应该让孩子明白,粗心大意是一个很不好的习惯,它只会让孩子更加浮躁,缺乏耐心。想要改进孩子的这一毛病方法有很多,比如临摹、做拼图游戏、做数字游戏等。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会更多。因此让孩子学会感恩的重担也就落在了家长的肩膀上,作为家长应该如何让孩子学会感恩也就成了家长的心头难题。
如何让孩子学会感恩
1.家长给孩子做好榜样作用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全面发展取决于母亲和父亲在儿童面前是怎样的人,取决于儿童从父母的榜样中怎样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环境。
所以,在培养孩子感恩意识的时候,家长的一言一行非常重要。平时在家里,如果父母尊敬长辈,对长辈嘘寒问暖,就能成为孩子学习感恩的榜样。
2.让孩子在劳动中学会感恩
俗话说:“习劳知感恩。”只有自己真正地付出了劳动,才懂得感激别人。父母想要培养孩子学会感恩,就不能让他们事事有求必应、事事顺心。
每个人只有在亲身经历了一些事情后,才能真正理解和体谅做过这件事的人。孩子只有亲手去做家务的时候,才能真正体会到辛苦。
3.对比其他孩子和环境来惜福感恩
可以带孩子去到更贫困的地方去体验生活,让他更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看到了别人的苦,才能对比出自己的甜。这会让孩子拥有慈悲心,并珍惜自己现有的,感恩之心才会发自内心。
4.生活中学会感恩
不以善小而不为,从生活中的小事开始行动,清洁房间、洗菜、买菜、扫地等,孩子力所能及的家庭劳动,都可以让他去做,体验不易才懂得感恩生活。培养对父母的礼貌和尊敬,问早、道别、谢谢、晚安。能说的能做的就去执行。
5.让孩子明白“爱父母就要爱他人”
父母每日的付出清晰的呈现在眼前,他们关爱的眼神,他们充满爱意的双手,他们为生活而奔波的声音,时刻会在脑海中浮现。有心的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中。感激、爱意开始在心田里萌生。
6.教会孩子掌握沟通的方法
父母可以通过良好的沟通,开启孩子的心灵之门,并善于营造温馨、充满关爱的家庭氛围,让孩子爱父母、爱家庭,并通过父母的“榜样”,促发其感恩之心。
听过一位母亲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我们的世界,大门为你们敞开,你们不想进来;你们的世界,我们想进去,你们又不肯。”可见,不能良好地沟通,就无法让孩子走进父母的内心世界,无法让孩子了解父母的付出与辛苦,就很难让孩子有颗感恩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