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一门很深的学文,孩子的交往能力从小就要由父母开始来进行教育和帮助。才能在成长的过程中有好的人际关系,那么怎么教孩子社交能力呢?
怎么教孩子社交能力
1、家长多和孩子交流。家长们可千万别的孩子什么都不懂,孩子其实可聪明了!当孩子一两岁的时候,家长要多关注孩子,这个时期的孩子对爸爸妈妈的“控制欲”可是非常强的,而且不要逼孩子和其他孩子玩耍;孩子上幼儿园、小学后,真正开始了自己的人际交往,家长们多多了解孩子今天发生了什么、做了什么,每天拿出时间和孩子聊天,并给孩子提提和朋友交往的意见。
2、鼓励孩子参与集体活动。在集体活动、游戏中,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会得到极大的锻炼。家长还可以鼓励孩子把小伙伴带回家里一起玩耍,增进感情。如果孩子在集体活动中、游戏中受了委屈,不想和谁谁谁玩了,家长不要骂孩子,而应该帮助孩子解决问题,鼓励孩子多多交流。
3、鼓励孩子成为班委、学生会人员。成为班委、学生会成员,管理学校的、班级的事物,服务同学、组织活动是一个能够提高孩子表达能力、组织能力、策划能力、合作能力等等,可不仅仅是与人沟通的能力,而且能够得到老师、学哥学姐的帮助。不少曾经性格内向的孩子都是通过这种方式来使自己得到“质的飞跃”。但是家长不要逼迫孩子,给孩子提提意见、讲讲益处足矣,这更要看孩子自己的意愿。
4、不要替孩子决定。家长们不要怕孩子遇到挫折,而为孩子决定一切,而应该作为 一个“引路人”的角色,给孩子提意见、想方法,做孩子的后盾,最终的决定权交由已经“明白了裨益”的孩子。
5、家长树立榜样。家长们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好榜样,平时多和亲戚朋友交往,让孩子从父母的行为中学习到有关人际交往的技巧,学习人情世故。
其实家长为了孩子所能做的事,没有什么比做个好榜样更为重要的了。孩子都是从模仿中学习的。所以,家长要努力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积极主动地去争取、去奋斗。如果孩子在积极活跃的环境中长大,社交能力一定会慢慢提高。
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取决于大人的指导鼓励。首先,成年人要给孩子们示范每件事情怎么做,示范很清楚,要保证孩子们学会。第二,孩子学完后,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所有孩子都希望自己独立,想证明自己能做到,我们成年人为什么不给他们机会。再次,大人要坚持监督和评价,孩子要做好,一定要及时肯定,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自理能力差的孩子怎么教育?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很多孩子刚上幼儿园最不习惯的地方就是睡觉。因为在家里睡觉是想睡的时候再睡,睡不着家长抱着哄睡。而在幼儿园,小朋友都是吃完饭到点上床,自己睡觉。所以,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是非常重要的。
2、培养孩子的主动性和独立性
要教导孩子独立自主,不能事事依赖父母。教育孩子明确目标以及任务。 多让孩子自己动手。让其学会照料自己的生活,诸如穿衣、系鞋带、梳头、洗脸、吃饭等。避免孩子养成懒惰的习惯。
3、让宝宝参与家务劳动
3岁以后,可以让宝宝参与到家长的家务劳动中,比如打扫卫生、购物、洗菜、洗碗等。对自己的孩子要有信心,不要担心做不好,刚开始时每完成一种家务劳动及时表扬,随后减少表扬次数,避免孩子为了挣表扬或奖励才劳动的现象。家长的目的是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而非只是为了孩子开心。
4、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情
作为家长,你既不需要购买专门的器材或操作手册,也不需要刻意创设一个环境。因为,日常生活中就充满了各种事情,玩具玩好自己收拾,自己的袜子自己洗,妈妈买菜、孩子可以剥豆子等等,数不胜数。
5、营造宽松氛围,耐心等待
成长需要时间。孩子们可能拿着筷子却夹不起饭菜;可能想穿衣服却找不到衣袖的入口;可能想下棋,却乱走一气。不要要求孩子第一次就做得好,他们需要一定的时间。当他尝试的时候,等着他,鼓励他。相信孩子在爸爸妈妈的支持下会成长得很好。
自理能力差的孩子案例:
1、天才少年考上大学,17岁读研究生。20岁时,因生活自理能力差,知识结构不适应被退学。其导致这样的结果,主要原因还是他母亲造成的。孩子上中学开始,母亲就一直陪读到大学,其间,家里的家务活如:洗衣、做饭、打扫等一切事情,都不让孩子插手,在这样被“呵护”下的孩子,他的生活自理能力几乎为零,是非常不利于生活的。
2、“妈,你看到我的毛衣了吗?”“妈,我的护照找不到了!”出门收拾行李的小明面对杂乱无章的房间十分发愁,试图寻求妈妈的帮助。提前一天就提醒孩子收拾行李的妈妈站在门口,十分无奈。在妈妈眼里,14岁的小明虽然外表已是一个小大人,但在生活自理能力上却还是个小学生,从来不整理自己的衣服,完全没有时间观念,甚至因此被学校请家长。
在孩子遇到问题之前,他们总是第一时间想到父母。当父母收到孩子的求助信息时,不要直接出手去解决,而应该系统地帮助分析和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善于自觉、积极、独立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养成独立的好习惯,而不是依靠外力的监督和管理。
自主能力差的孩子怎么教育?
1、给予孩子自主选择的权利
从小事开始,逐渐给予孩子自己做选择、自己想办法的权利。不要怕孩子会做出错误的决断,父母能在孩子做出错误决断后,耐心地给予正确的分析和指导,并要求他们承担自己所做选择所带来的责任,更能帮助孩子快速成长起来,长大后也就更能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生活。
2、让孩子自行安排活动
不少家长以为,孩子还小,不懂得安排自己的活动。但如果父母完全规划好孩子每天该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不听孩子的想法,也不让孩子试着自行安排,只让孩子做个“执行者”,那么孩子的自主性就很难培养出来了。
3、让孩子参与劳动
包括自己穿衣服、自己系鞋带、自己洗脸刷牙、自己整理书包和打扫房间等,这些孩子自己的事情家长最好不要包办,父母还应该让孩子参与家务的打扫,比如帮父母买菜、购买商品和打扫家庭卫生等,从这些小事做起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自主能力差的孩子的原因:
1、家长的过度宠爱
现在很多的孩子在入学以前都是由爷爷奶奶带的,而且退休之后的老人对孩子更加的亲昵,他们觉得孩子太小,不舍得让他们干这干那,然而,正是因为这样的溺爱,使得孩子对自己产生了怀疑,他们觉得离开了家长自己什么也干不成,所以这些孩子只要离开了家长就开始不知所措。
2、父母疏于照顾
孩子的自制力要依靠父母日常生活的引导与教育,如果父母对于孩子只是采取无所谓的态度,对于孩子不守规则的行为放任自流,缺乏亲子沟通,孩子很难形成良好的控制力。
3、家长自身没有做好榜样
家长自己的自律性是否也非常差?是否经常在孩子面前毫无节制地玩手机,看电视和吃零食?如果家长长期在孩子面前随心所欲,毫无节制,那孩子自然也会受到影响。有个朋友,自己特别沉迷于游戏,几乎一有时间就钻进书房,在电脑上打得昏天暗地,每次到了饭点都是孩子来喊他吃饭,而且喊半天都没有反应。
孩子只喜欢做自己能做的、擅长的事,对新事物、不擅长的事总是逃避,不想尝试,怕失败,表现出明显的缺乏自信、胆怯甚至反抗。 一味妥协的话,肯定会对孩子的成长不利。 毕竟,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会遭遇各种挫折,没有强烈的心理和包容,是无法体会成长的喜悦的。
受挫能力弱孩子怎么教育?
1、给孩子设置一些小难题
孩子不能总是生活在胜利的曙光里,他看不到自己的失败,那么他的意识里就认为自己从来不会失败,认为自己生来就是一个只会成功的人。可是,想象是美好的,现实是骨感的。孩子各方面的能力总是有限的,完成不了任务的他们就会显得焦急和烦躁。这个时候家长就该放手让孩子自己去锻炼,输了赢了都算他的,这样他不仅仅能够得到锻炼,还能在失败的时候明白自己的失误,同时也能接受自己失败的事实。
2、培养孩子面对挫折的态度
当人们遇到挫折时,高达九成以上的人会选择五种反应:攻击、退化、压抑、固执与退却,而正面思考者的比率低于10%。大多数人在遇到挫折时,很容易陷入负面情绪,总是将失败的想法归咎到负面的事物上,习惯对自己一味的责备和否定,不懂得如何去调整负面情绪。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说:“挫折未必总是坏的,关键在于对待挫折的态度”。
3、鼓励孩子向失败学习
常言道:“失败是成功之母。”这是指失败既是坏事,又是好事。如果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砥砺人的意志,激励人从逆境中奋起,就能使失败变为成功之母。有些父母往往会采取掩盖和安慰的方法去让孩子逃避失败。殊不知,有这种害怕孩子失败的心态,可能会导致孩子一蹶不振。所以我们要帮助孩子分析失败,一旦发现了失败,就得引导孩子透过显而易见的表面原因追根溯源。这就要求我们严格而积极地深入分析,确保汲取正确的经验教训和采取合适的补救措施。
受挫能力弱的孩子会怎么样?
1、 情绪容易失控
一般承受不住挫折的孩子,他们也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他可能会责怪父母和父母发生争吵,甚至严重时会离家出走。他们有可能崩溃大哭,也有可能沉默不语,总而言之他们的情绪总是低迷的和难以控制的。
2、 自我调节能力差,消极思想偏多
这样的孩子对世界的认知能力比较低,所以他们自身的调节能力就会差,看待问题时很容易片面化、绝对化。他们的思想总是消极的,容易把事情往最坏的方面考虑,一旦这件事有一些不好的预兆时,这些孩子会把这件事情升级到最坏的地步。
3、没有积极乐观的心态
世界上的事情分为两种,一种是失败的,一种是成功的,当我们在面临失败的时候,或许下一秒等待我们的就是成功,而我们获得了胜利的喜悦,下一秒就有可能跌入万丈深渊。不管面对任何事情,保持一种乐观积极的心态较为重要,当孩子表现出来比较乐观积极的时候,他们必然也不会因为挫折而退缩,这就表现出了他们较强的抗挫能力。
孩子进入叛逆期不可怕,可怕的是家长不能及时发现,甚至是没有一个科学的教育方法。所以,请各位家长注意,在抚养孩子长大的同时,一定要多学习一些专业的家庭教育知识,提升自己的能力,积累一些经验,不要到了用时方恨少。
叛逆期怎么教孩子?
1、控制情绪
很多家长教育叛逆期中的孩子,会跟孩子硬碰硬,经常是一言不合就打骂,这样做只能起到相反的结果。本身这阶段的孩子脾气就冲,所以家长一定要控制自己的脾气,不然两个暴脾气上来一定是一点就着。家长可以耐心的听孩子发牢骚,等他说完之后再好好和孩子说。
2、理解孩子
有时候家长和孩子的主要矛盾是父母不了解孩子不尊重孩子,家长很少站在孩子的立场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而是全部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做。这也是矛盾激化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当前的非常时期,家长更应该理解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每一个选择,并且设身处地的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对待他们。
3、懂得尊重
处于叛逆期的孩子开始萌芽自己的想法和小脾气,此时的他们内心会比较倔强,如果父母遇到孩子“不听话时”可以采用谈判或者是选择的方式来处理,给孩子有选择的自由,而不是严厉的教育,正确的教育是在尊重孩子的想法前提下的。
4、树立榜样
想要改变孩子的行为,父母首先要改变自己,教育孩子也是一个自我教育的过程,并且做事要有原则,尤其是对孩子的任何要求,不可以无条件满足,如果不加辨别地满足孩子的要求,孩子就会越来越放肆。
5、给予鼓励
多鼓励孩子,孩子不听话的时候不要吼,多和他们交流。叛逆期孩子的父母要尽可能理解孩子,给予孩子精神上的支持。
叛逆期孩子可能的行为表现:
1、抵触父母
孩子叛逆时总喜欢和父母对着干,叛逆的初期表现越来越明显,常常会和父母发生顶嘴的现象。
2、和其他孩子发生冲突
和别的小朋友玩耍时,喜欢争抢同一件玩具,喜欢争抢先后顺序,喜欢自己独享,不愿意和别人分享玩具,但又爱抢别人玩具,严重时甚至打人。
3、爱撒谎
这个时期的孩子自尊心强,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孩子撒谎现象会增多。
4、脾气暴躁
叛逆期孩子大脑里对事物已经有了一定的自我认知,以前心目中父母高大威严的形象日渐模糊,他们急于摆脱父母的管束,很多家长容不得孩子身上的缺点、不足,为了让孩子尽快改正缺点,家长唠叨、抱怨不休,可孩子却一句都没听进去,不是沉默不语,就是极力顶撞。
自信经常和成功组合在一起,应该说,自信的人不一定会成功,但成功的人一定是自信的人。因此,从小就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想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家长要学会放手,敢于让孩子去做,不能凡事为孩子包办。
怎么教孩子自信?
1、鼓励孩子独立完成活动。
当遇到一个活动时家长不要越俎代庖,认为孩子小还不能完成。或者孩子没做过,怕出危险而替孩子完成。要鼓励孩子独立完成,即使遇到困难、失败也要重新努力,继续出发。
2、鼓励孩子独立思考。
当遇到问题时家长不要给予建议,甚至告诉孩子应该怎样,并要求孩子必须按自己的方式、方法去做。这会让孩子产生不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有依赖心理,更不会有成功的体验,也就不会有自信心。
3、肯定良好的行为。
每个人都会从别人的肯定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因此,父母每天应尽量多地夸夸孩子一天中做对的事情。表扬孩子时,一定要具体。具体实在的表扬语言,会令孩子产生成就感,提高自信心,同时,也让他懂得做什么是对的。
4、要给孩子一定的自由。
父母不要总想限制孩子的一举一动,要学会适当的放权,给予孩子一定的自由。如: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可以给孩子一个自由玩耍的空间和时间,在这段时间和空间里,父母不要去干涉孩子,让孩子自己说了算,让孩子去体会无拘无束的感觉。
5、多让孩子和小伙伴一起玩耍。
多带孩子去户外玩耍,鼓励他交朋友,交朋友可以让孩子完全沉浸在玩耍上,一块玩耍,不仅结交了朋友,而且还放下了自己的忧虑和担心,真正的沉浸在其中,自卑心自然慢慢褪去。
6、协助孩子挑战并战胜困难。
父母可以布置一些孩子暂时无法独立完成的任务,让孩子体会到困难,父母再协助助孩子完成。完成一件孩子认为很难的事情,孩子的信心就会大增。
7、无条件地给予爱。
让孩子知道,不管他好看与否,健康与否,父母都会爱他,这将是孩子自信心滋长的最佳土壤。作为父母,应该慷慨地给孩子爱,更多地拥抱他、亲吻他。在帮他改正某个错误时,明白地告诉他,你不能接受的是他的行为,而不是他这个人。
怎么教孩子控制情绪?
1、帮助孩子认知情绪
管理情绪的第一步,就是让孩子能够识别出自己的各种情绪。家长要在日常中教会孩子认识各种情绪:激动、失望、期待等,不断丰富孩子的情绪词汇库。经常会有意识地跟孩子共情,其实,共情的一个功能就是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当时的具体感觉。
2、肯定正向的性格和品格
有些怀有高期望值的家长,目光通常看到孩子的缺点大过于优点,总是能发现孩子身上各种能力的不足,却忽视孩子的优点,如果家长能及时发现孩子的优点,并将它放大,及时给出肯定,孩子自然就会朝这些好的方向去发展。
3、培养兴趣爱好
心理学家发现,一个有着成熟兴趣爱好的人,对新事情更感兴趣,学习能力更强。因为学习更多是出于内在动机,有更顽强的意志力和激情。家长可以给孩子多培养一些兴趣爱好的作用,除了益智、陶冶情操、休闲等,它还可以像一个心灵上的朋友一样,让孩子在欢乐时去跟它分享、忧伤时跟它倾诉。它或许还能给孩子提供一个新的身份。
4、不绑架情绪
家长有时会跟孩子说“你那样做,老师会很生气”“这样做,妈妈不喜欢”。而这些都是大人正常的情绪反应,但是如果总是用家长的情绪去管教孩子,这不是好办法。总这样说,孩子会觉得他应该对大人的情绪负责。他会忘记遵守规则的本来的意义,也容易有很多不必要的自责和内疚。正确的方法是,让孩子看到他不好的行为会有怎样的不好的结果,让他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不是对家长的情绪负责。
5、接受孩子的消极情绪
对于孩子的消极情绪,不要去否认、压制、贬低、怀疑,不要说“这有什么可怕的”“你不应该感到失望”“你没有理由生气”等等,而是要帮助孩子去接受、识别,然后再教孩子处理办法。教给孩子管理消极情绪的前提是,家长能从容去对待。如果孩子发脾气或有其他消极情绪时,家长要认识到,消极情绪对孩子是有益的,是孩子认识自己、提高情商、学习成长的一个好机会。
6、引导孩子复盘
每当家长觉得孩子控制不住情绪后,当孩子情绪稳定下来时,要带着孩子去复盘,教给孩子去分析思考,想想刚才的情绪是怎么回事,是什么引起的,以后可以怎样做才能避免那种情况,下次再有类似的情况,该怎么办。同时,对于消极情绪,要多分析多思考,去想办法,这样有利于化解情绪。而对于积极情绪,则尽量多去感受、多做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