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3
初中的孩子们是整个学生年代最任性的阶段,既没有高中学生的压力,也没有小学生的懵懂,稍微有点思想的他们,会在青春期的作用下,变得任性叛逆,抽烟就是模仿大人的一种叛逆行为,彰显着自己的个性。但是,作为家长,深知抽烟的危害,一定要阻止孩子继续这样下去。
初中孩子抽烟,家长应该怎样教育?
1、多跟孩子聊天沟通
营造融洽的气氛,和孩子聊聊对吸烟的看法,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发表自己的意见,让他们表达自己对吸烟的看法和评价。从关心的角度来表达父母的意见,告诉他们当父母看到他吸烟的感受。并委婉跟孩子讲解抽烟的危害,晓之以情动之以理。
2、积极倾听孩子的想法
初中孩子正处于青春期,也就是处在青春期中,既渴望独立,又渴望父母的关爱。你可以试着去倾听孩子内心的想法,多给孩子一点表达的机会。找到孩子抽烟的原因。
3、转移注意力,培养其他兴趣
多数青少年孩子吸烟都是出于好奇心理。家长平时要对孩子加强吸烟有害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同时也要以身作则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无烟环境。若孩子只是因为一时好奇而吸烟,家长们可以培养他们多种兴趣爱好,帮助转移孩子对香烟的注意力,并且适当减轻学习压力,缓解心理负担。
4、拒绝说教式训斥和粗暴手段
家长不要强势说服孩子。青少年正处于荷尔蒙分泌旺盛期,父母若是过度说服,会引起孩子的反弹,要温和沟通。最主要的是,父母要给予孩子足够的信任,不应该随意就把吸烟和学坏联系起来。即使他们现在抽烟,父母也要相信孩子可以改正过来。
5、从行为上帮助孩子戒烟
家长要有心理准备,戒烟不是一蹴而就的,有一个过程,甚至还有反复的现象。孩子只要有了戒烟的意识,就一定要多多鼓励。同时,家长还可以和学校、老师取得联系。老师通过做实验、课堂讨论、吸烟危害图片展、出黑板报让学生收集香烟危害的知识等等趣味性的活动,进一步地加强孩子戒烟的意识和决心。
6、家长以身作则
其实很多家庭孩子抽烟都跟父亲有关,孩子看见爸爸每天在自己面前抽烟,有的孩子会误以为像大人一样吞云吐雾的样子是一种成熟的表现,于是产生好奇,然后偷偷模仿大人抽烟。所以作为父亲一定不要当着孩子面抽烟,最好是能戒烟。
家长应该怎样教育叛逆期的孩子?
1、接纳孩子的变化
叛逆期的孩子,心理上最大的变化就是独立性变的很强,有了自己的私密想法,不愿意再把所有的想法分享给家长。同样他们也有了自己的圈子,自己的话题,对家长的圈子及话题,不再感兴趣。这个时候,很多家长非常失落,他们总想着牢牢的掌控孩子的发展,所以激发了孩子的反抗心理,就像手里的沙子,握的越紧,跑的越快。所以这个阶段,家长首先要调整自己的心态,接受孩子的变化,尊重孩子的隐私,尊重孩子生活圈子及观点,这样孩子才愿意与家长沟通,才是解决孩子叛逆的前提。
2、给孩子足够的尊重
父母对孩子要有足够的尊重。尊重孩子的想法和做法,如果孩子哪里有不对的地方,父母不能责骂和指责,要心平气和的跟孩子沟通。不能翻看孩子的日记本等,只有给孩子足够的尊重,孩子才能听你的苦口婆心。
3、和孩子以朋友相处
和孩子以朋友相处,就是相互之间有什么想说的,敢直接说出来,而不用担心会被责骂。在这种相处中,孩子也会感觉家长的脾气,什么情况下,父母会生气,什么情况下,父母不会生气。而朋友的相处方式,其实在这个过程中,已经把很多问题都提来解决了,不会全部积累到叛逆期来突然爆发。而这样的方式,家长可以随时了解孩子的想法,可以随时帮助孩子,引导孩子。
4、根据原因解决问题
如果孩子犯了错误,家长不要过分责备他们,应该和孩子一起分析错误的原因,然后积极解决问题。这样,孩子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成长,选择平和的方式。处理好你暴躁易怒的情绪,逐渐平复你的叛逆情绪。
5、成为孩子的榜样
很多家长会不自觉的将自己的想法或是未实现的愿望强加在孩子身上,我们常说孩子有自己的人生,他不是父母的附属品,如果你想让孩子成为你想成为的人,那么就先从自己做起,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孩子,为孩子做好标注爱,这才是家庭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6、家长要正确引导孩子多鼓励
不要打骂。在孩子烦躁的时候,如果家长还打骂孩子,孩子的情绪会受到刺激,情绪波动会更大。这时候,父母就应该换位思考,温柔地开导孩子,鼓励孩子,安抚孩子的情绪,然后跟孩子讲道理,让孩子慢慢改变。
7、注重孩子的自我成长
父母不要总是拿自己是大人,什么都要听自己的话这种思想去教育孩子。要正视孩子的思想和对自我能力的提升。家长不要一味的把自己的价值观强行灌输到孩子的身上。
家长对孩子应该怎样教育?
1、耐心听孩子解释
在孩子长大的过程中,需要接受一堆的教育,多数父母在孩子情绪还较为激动时,就给孩子灌输一堆的观点,而且所用的语气还是一副权威模样,要知道,孩子并不能接受这些状态。正确的做法应当是,等孩子冷静下来,倾听孩子的想法,同时给孩子解释家长这样做的原因。
2、孩子没规矩不能惯
俗话讲,无规矩不成方圆。从小如果没有家长制定规矩来约束孩子,那么孩子就会容易为所欲为,更不懂得判断自己言行是好的还是坏的。所以家长需要给孩子立规矩,不要觉得孩子年纪小,就可以惯着,现在惯着,以后想管得时候就管不住了。
3、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榜样作用是巨大的
“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家长检点言行极为重要,孩子的教养、兴趣、爱好等,多半来自生长环境的耳濡目染。母亲对于女孩,父亲对于男孩的影响颇为重要。双亲不全或者亲子分离过久,对孩子的成长显然是不利的。
4、尊重孩子对世界的看法
孩子和成人的看法往往不同,他们会有很多不符合常规的幻想。其实这些正是童心的可爱之处,如果大人认为孩子的想法奇怪而泼冷水,会扼杀他们的想象力和好奇心,也会让他们因为得不到理解而失望。很多时候,纯真的孩子才有客观的看法,敢于说出真理。童言无忌。要结合“声音法则”,鼓励孩子敢于表达,正面肯定孩子的想法。
5、采取适当的惩罚
家长对孩子惩罚,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和报复心理,单纯的惩罚,尤其体罚,是非常负面和拙劣的教育方式,也是不文明的。如果孩子不听话,家长非常生气,那么可以让孩子进行面壁,让孩子自己思考,这样的方式,孩子也许更能接受。
6、让孩子了解其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
有时候,孩子惹了什么麻烦或想做什么标新立异的事情,连家长都没搞清楚其后果和危害,就对孩子横加指责或阻止,这当然无法服人。若要教育孩子心服口服,家长首先要周密思考每件事的前因后果,然后好好与孩子谈谈,可以从后果的好坏开始,反过来解说该不该这样做,晓之以理,孩子会明白的。
7、教孩子从小了解道德和法律的界限
教育孩子做到这点并不太难,法制教育融汇在社会生活和学校教育之中,孩子从小就受到全方位熏陶,心中有一道道德底线和法制底线,还往往会反过来影响家长。其实给孩子灌输一种法律意识,做法有很多。要让孩子知道,当孩子到一定年龄时,是需要承担一些法律责任的。
做家长的应该怎样教育孩子?
1、和孩子做朋友,不采取过激行为
正确地教育孩子就要放下姿态,主动和孩子做朋友,而不是一直表现得高高在上。家长要经常与孩子进行深入、亲密的交谈,传递出自己对孩子的爱。此外,当孩子犯错误时,家长们要首先平复自己的情绪,切忌对孩子采取过激行为,不论青红皂白先来一阵棍棒教育,而是要心平气和地帮助孩子分析、解决问题。粗暴地对待孩子不仅无法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还会让他们内心留下阴影,性格也变得偏激。
2、引导比惩罚更重要
当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对于很多家长来说,应该就是惩罚。但我们这里拥有一个盲区,就是惩罚并不等于知错。孩子很多时候是并不知道自己为何犯错的,作为家长的我们更重要的是引导孩子明白事情的本身,知道自己因何而错,才能得到行为上改正,并且不再犯。
3、尊重孩子
每个人都有自尊心,小孩子也一样,不要以为孩子小什么都不懂,要想教育好孩子,就要尊重孩子,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心。
4、家长要做好榜样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言一行都会给孩子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家长必须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有很多书香世家就是如此,父母素质高、德行好,孩子自然而然也很有教养。相反,如果在一个乌烟瘴气的家庭环境中长大,孩子也很难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5、合理的管束
管束孩子是告诉他们行为的标准,即什么样的事情可以去做,什么样的事情不能做。管束要有权威:当孩子可能要犯错误,我们不得不进行管束的时候,一定要有权威性。让孩子知道你是严肃的,而且你们提的要求是将伴随惩罚或奖赏的。
6、在一定范围内给孩子选择权
随着孩子的成长,给他越来越多的自由和控制自己生活的权力是很重要的。必须有意识地要求自己;甚至是克制自己的那种什么事都为孩子做的想法,来给孩子一些自由度。给孩子一定的自由,表明我们信任和尊重孩子,孩子也会因此更加尊重我们,爱我们。
7、用孩子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
孩子和成人的认知方式是不一样的,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学会用孩子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作为成年人,总是喜欢用自己的认知去和孩子讲道理, 有时从孩子们的角度来看,他们是理解不了的。孩子的世界和成年人的世界不同,当父母了解了孩子的局限性时,才会付出极大的耐心,更积极地去满足孩子们的需要。
家长应该怎样教育开导青春期叛逆的孩子?
1、理解孩子的感受
不要把孩子放在他对面。这孩子不是敌人。学会站在孩子的立场看问题,用心感受自己的感受。
2、给孩子一些自主权
既然孩子正处于叛逆期,如上所述,那就让孩子和父母一起参与“制定计划”。有些事情不应该是强制性的,而是有条件地给孩子一些自主权,可以在潜意识里提高孩子的自主权。
3、找出孩子反叛的原因
很多时候,家长说孩子总是和这个规则有冲突,家长不能“强制执行”,可以和孩子适当沟通,找出他们冲突的原因,然后和孩子沟通解决问题,共同制定规则。
4、鼓励和激励你的孩子
每个孩子都有自尊心,但在叛逆期,孩子的自尊心很强。他们总是想在他们所做或所学的事情上尽最大的努力。很多家长误以为孩子的攀比太严重。父母应该多认识自己的孩子。如果孩子有了一点成绩并给予鼓励,那么孩子就会觉得自己有价值并得到别人的关注,他们会更加努力把每件事都做好。
5、做好引导
孩子叛逆期,做好引导、原则很重要。多回想自己年轻时候的叛逆,怎样克服那一段时间的反常,设身处地换位思考,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做好引导,以柔克刚、刚柔并济,和他一起成长,父母是最了解孩子的,也是最应该学习方法技巧的,其实这个没有万能公式,孩子平时哪个方法管用就用哪个,不行了就再换一个,切记不要用暴力。
6、做好示范
孩子叛逆期,做好示范、鼓励很重要。孩子的表现最能反映一个家庭的关系。我们常说家庭教育是人生最重要的一部分,家庭关系影响孩子的一生,而父母是影响孩子最大的成员,所以父母平时的行为和处理问题的方式,他们潜移默化地就学习了,所以父母是最好的老师,你怎么做他就会怎么学,想要解决好叛逆期的坏习惯坏毛病,真得从大人做起,改善家庭氛围。
孩子做错事家长应该怎样教育?
1、父母要懂得接纳孩子的情绪
先接纳孩子的情绪,等到孩子的情绪完全平复和稳定之后,再去引导孩子直视自己的错误,那情况就会大不一样了,通常都能收到比较好的教育效果。
2、不能一味地批评孩子
当孩子做错事时,父母要及时指出他的错误,并及时改正。而不是在孩子犯了错误时,一味地批评,指责孩子,这样容易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有的爸爸妈妈在当时批评孩子,但事后又后悔。如果真的是错,那爸爸妈妈就应该向孩子道歉,为孩子做出一个好的榜样,从而让孩子学习这种知错就改的行为。
3、带孩子承担责任
带领自己的孩子勇于承担这件事情的责任,因为自己犯错的错误应该自己去承担,并不是不是故意的就不用负责任,要让孩子自己犯错了就要付责任。孩子犯错是常有的事情,但是作为父母不能一味责怪孩子,优秀的教育方式才能更好的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4、给孩子留有一定的反省空间
有的孩子可能只是在无意识下犯了错或做错了事,他在主观上并没有要犯错误的想法,面对这种类型错误的孩子,父母不光要给孩子讲清楚道理,也要在引导的基础上,给孩子留有一定的反省空间。
5、注意沟通的语速语调
在孩子犯错时,作为家长即便心里再着急,也先应该让自己冷静下来,用比较低的语调,平缓的语气,先夸赞孩子做的正确的方面,然后再在适当的时候引出孩子的错误与风险。 这样孩子才有可能接受父母给出的建议。
6、父母要积极地以身作则
孩子都是天生的模仿专家。家长积极,孩子也不会差到哪里;做父母的一定要有“完美=完蛋”的意识,凡事不要太过苛刻,当孩子做错事的时候,尽量用平和、接纳的态度,把自己对孩子的高标准稍稍降低一些,多多鼓励孩子并相信孩子。
7、了解事情起因,分析利弊
在和孩子谈话的过程中,了解事情的起因,后果。看看这件事是孩子故意为之还是误会造成。如果是误会,一定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心。教孩子明辨是非,告诉孩子这样做,虽然一时开心了,但是是不对的。
家庭教育作为孩子通向社会的第一座桥梁,对孩子的个性、品质和健康成长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家长,教育孩子肯定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家长的各种思想观念会直接影响孩子以后的作为,因此以身作则才是最好的办法。那么家长应该怎样教育孩子呢?
家长应该怎样教育孩子?
1、树立积极观念
家长一定要给孩子树立积极的思想观念,这样孩子才会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人生中遇到的挫折。只有用积极向上的态度去引导,孩子才会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自己想要改变的现状。并且还会不断提升自己,不断的学习。
2、不要过于宠溺孩子
现在的孩子,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家长往往明知无理,但经不住孩子哭闹,只能样样事情依着孩子,从而导致了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作为家长,对于孩子不合理的行为要让孩子受一些批评,家长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请家长不要忘记,孩子在学校时,老师负责的不是一个孩子。所以对孩子的教育不要过度。
3、积极配合老师工作
家长要注意维护老师的威信,发现有的家长抵触老师,在孩子面前议论老师。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老师自身肯定也有不完美的一面,家长可以私下向老师建议,但切忌损毁老师的形象。家长和老师最好是朋友关系。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家长要先想想自己哪一点做的不到位,不要把责任都一股脑的推向老师,应该与老师一同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
4、耐心倾听与解释
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避免要接受大量的教育,多数家长在孩子情绪还较为激动时就给孩子灌输许多的观点,而且所用的语气还是一副权威模样,要知道,孩子并不能接受这些状态。正确的做法应当是,等孩子冷静下来,倾听孩子的想法,同时给孩子解释家长做法的原因,让孩子打心里明白家长是为孩子好的。
家长教育孩子的误区:
1、急于求成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有时会忽视孩子的成长规律,过于着急,没有耐心,刚教一次就指望孩子马上学会,其实这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不要急求结果。
2、对孩子过度表扬或批评
适当的表扬有助于孩子建立自信心,但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受快乐教育理论影响的家长往往喜欢没原则表扬孩子。结果,孩子缺乏自我意识,高估了对他人的评价,孩子希望所做的每一件小事都得到表扬,否则孩子会拒绝去做。
相关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