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5
很多孩子平时成绩是可以的,但是一到考试就会发挥失常,尤其是在一些重要的考试中。有些孩子在临近考试时,还会失眠,甚至紧张到会忘记写名字,连平时已经百分百掌握的题会在考试时丢分。那么,孩子考试紧张家长应如何疏导?
孩子考试紧张家长应如何疏导
1、降低对孩子的期望
降低对孩子的期望,不要给孩子太多的压力,让孩子保持心情放松,把大目标细化成一个个符合实际的小目标,一个一个实现。
2、不要过度指责
如果孩子考试失利,不要过度指责孩子,这样做只会增加孩子的压力。要帮助孩子分析原因,是因为粗心导致?还是紧张导致的?还是说这个知识点没有掌握?针对这些问题,逐步解决。
3、注意平时的学习
临时抱佛脚短时间之内对提高成绩是没有任何的帮助的,关键还是在于平时的学习,平时就要把知识点吃透,学扎实,才会在考试中脱颖而出。
4、让孩子调整心态
考试中可能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从而影响孩子发挥;但是家长们需要告诉孩子,偶尔的失败并不算什么,重要的是吸取失败的经验,重视学习的意义。
5、让孩子正确的看待考试的意义
考试只是对近期所学知识的检验,并不能代表什么。最重要的是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同时在考试失利时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
临近期末考试,孩子们的学习越来越紧张,很多家长都忧心忡忡。考试前家长如何调整孩子心态?在此期间,孩子的学习成绩会有一些起起落落,这是很正常的。家长要冷静,有些话要避免说,否则很容易给孩子不好的心理暗示。
考试前家长如何调整孩子心态?
第一,营造安静的复习环境
安静的复习环境有助于孩子更好地复习。嘈杂的环境会使孩子烦躁,注意力不能集中,影响复习效果。对于情绪不稳定的孩子来说,大声的噪音可能是灾难性的。因此,在孩子准备期末考试期间,家长尽量不要经常打扰孩子的复习,不要在孩子进行复习时端茶倒水,关怀备至,不要在客厅外大声说话。当孩子认真复习时,家长不妨也拿起书本或报纸看一看。陪伴孩子一起学习,为孩子营造安静温馨的复习环境。
第二,制定合理的睡眠时间表
很多家长都会让孩子在复习的时候,争分夺秒,甚至熬夜学习。其实大可不必这样做,这样容易让孩子陷入身心疲劳,也让孩子的思维不清晰。家长要引导孩子合理安排时间,该玩的时候让他们玩,该学习的时候让他们学习。孩子长时间看书后,家长可以让孩子做一些运动。如:跳绳、打球、跑步等,可以帮助孩子消除疲劳,提神醒脑。如果一味地让孩子沉浸在学习中,只会让孩子的压力越来越大,复习好的内容也不会记住。只有充分休息,大脑放松,复习的效果才会更显著。
第三,引导孩子调整考试心态
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是备考调整心态的重要因素。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孩子更客观地看待自己的期末考试成绩,更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提高复习效率。其实,孩子之所以考试紧张,和家长也有一定的关系。如果父母对孩子太高,他们更容易在考试前紧张。
家长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引导孩子正确面对考试,每天留出一定的时间与孩子沟通,鼓励孩子对考试充满信心,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期望,正确对待考试。对待考试的态度,让孩子在考试中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
避免以下情况:
(一)你怎么这么笨 这么简单的问题都错了!
父母也许是无心说的话,但孩子太小,无法从父母所说的话中分辨出那句话真那句话假,都是从家长说出的表面的话来理解大人说的话。这句话在孩子眼里,是父母在否定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不如别人。
随着期末考试的临近,孩子们的压力非常大,有些孩子没有足够的能力很好地调整自己的心态。来自父母的这种负面评论不仅不能激励孩子学习,甚至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和自信心。
从心理学的角度,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孩子,暗示孩子,孩子更容易朝着积极的方向前进。因此,父母首先要平复自己的情绪,冷静地和孩子分析错误的原因,避免再次犯错,而不是老是拿孩子的失误说事,更不应该对孩子完全否定。
(二)你看谁家谁谁谁,每次都拿好成绩,再看你!
很多家长喜欢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作比较,认为这样可以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给孩子奋斗的目标,从而鼓励他们的成长。
其实,这样的比较和言语刺激,不仅难以起到激励的作用,而且往往会适得其反,损害孩子的自尊、抱负,让孩子在学习上感到压力,很容易气馁,从而讨厌学习,使教育陷入“恶性循环”。
因此,与其将您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进行比较,不如让您的孩子与他自己进行比较。比较孩子今天比昨天进步,每次进步都给他表扬和鼓励。
成绩固然重要,但在孩子漫长的学习生涯中,这并不是最重要的。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明白输赢并不足以决定一生,但积极的反省态度,勇于改正,才是成功人生的基础。
考试焦虑是考生经常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既希望考试考得好又害怕考试不及格。这种不可预知的情况使考试本身成为一种威胁性的刺激,进而产生紧张的焦虑反应。考试焦虑往往伴随着一系列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如:生理性肌肉紧张,心跳加快,血压升高,额头出汗,手脚冰凉。
心理上的苦恼、烦躁、无助、担心等情绪体验,有时也会产生害怕、缺乏自信和自我否定的心理。当考试焦虑加剧时,状态反应也更加强烈,如眩晕耳鸣、头晕、注意力不能集中、思维处于静止状态。
如何让孩子考试不紧张焦虑?
1、系统脱敏:
考试前,可以反复想象这样的场景:在家复习备考,老师宣布考试,我被第一道题难住了,时间快到了,我做不完……有的同学会说:“我无法想象!”但你必须做到!如果出现心慌、头晕、手抖、出汗等症状,请立即深呼吸20到30次,一般能很快平复烦躁的情绪。每两天重复三到五分钟,考试焦虑就会得到缓解。
2、自我建议:
进入考场后,你可以对自己说:“我能行”、“我很紧张,其他人也一样”、“我是最棒的”等等。你可以放下你的负担,减少你的紧张,增加你的信心。另外,可以用深呼吸的方法,一口气,呼吸得很慢。这样就可以调整身心,保持头脑冷静,避免不合理的想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正常水平。
3、发泄:
当你感到压力太大,内心的焦虑无法自己解决时,不要把它藏在心里,找一个值得你信任的人倾诉烦恼。同时,你会惊奇地发现,不仅你自己,很多学生都有考试焦虑,从而恢复心理平衡。
4、调整期望,培养良好的个性。
期望是通过自我确立的结果所能达到的期望值和目标,是影响学生考试焦虑的重要因素。期望值是否适中,直接影响考生的积极性、情绪状态和素质,也直接影响考生现场水平的表现。研究表明,过高的期望会给学生带来强烈的心理压力。因为目标定得太高,超过了自己的实际能力,就会担心对活动的把握失去信心,同时,会使考生在考试前过度担心,注意力分散.因此,适当调整预期并切合实际地设定目标和预期非常重要。
考试焦虑一般表现在三个方面:
(1)身体异常
失眠多梦,头晕头痛,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四肢冰冷,胸闷气短,食欲不振,肠胃不适,尿频等。
(2)心理反应
紧张、担心、恐惧、焦虑、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学习效率下降、情绪低落、缺乏学习的信心和热情,夸大失败的后果,往往有灾难即将来临的感觉。
(3)异常行为
拖延、逃避考试、坐立不安、怕光和声音、考试时思维混乱、手颤抖出汗、视力模糊、经常回答仓促、匆忙离开考场。
但并不是所有的焦虑都不利于学习。焦虑是一种复杂的情绪状态,经过大量研究证明,绝大多数考生在考试前都有一定程度的紧张或焦虑,属于焦虑反应,属正常现象。适度的紧张可以保持考生的兴奋,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提高注意力和反应速度,也就是说,在考试和准备过程中,要保持一定的紧张。
考试焦虑的原因有哪些?
(1)自我期望过高,梦想一举成功,幻想自己能在考试中发挥出超越自己的水平,感到力不从心时,紧张焦虑的心理状态油然而生。
(2)知识准备和应试技巧的缺乏,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是否巩固,都会影响他们的应试焦虑程度。如果你没有充分准备和缺乏知识,就会导致缺乏信心。本来就提心吊胆的,一旦考题和自己准备的不一致,越紧张,结果必然会导致高度焦虑。
(3)缺乏自信,自尊心高的学生,总有一种害怕被淘汰的心理,其实他们一直很努力,但一旦成绩不理想,就会失去信心,低估自己的能力和知识水平,遇到一点挫折失败。
(4)考试前身体状况不佳。例如,生病、失眠、过度疲劳等导致身体机能不佳容易产生高度焦虑。
(5)父母压力。父母普遍存在补偿心理,期望通过子女实现自己的理想。因此,他们根据自己的期望来设计孩子的未来,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不断地给学习施加压力。孩子觉得肩上的担子很重,很难达到父母的目标和要求,容易情绪低落,心理压力增大。
(6)来自老师的压力。老师们往往更喜欢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学生们也很珍惜老师的“爱”,总是希望自己能考出好成绩来感谢老师,不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老师的面子。这种期待的态度无疑会给学生增加一些压力。
(7)同学之间的竞争。同班同学,因为互相竞争,尤其是成绩好的同学竞争更激烈,有一种互相对抗,偷偷摸摸互相努力,加班加点,累了加班,久而久之,就会产生无形的心理压力。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孩子在考试中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是考试焦虑问题。例如,我在考试前总是担心,认为我可能考试考得不好;考试前睡不好甚至失眠;考试过程中脑子一片空白,记住知识点忘记。有的家长甚至发现孩子焦虑,自己也变得焦虑。
家长如何应对孩子考试焦虑?
首先要有正确的认知,在此基础上再谈方法和策略才会更有效。其次,要想办法提高学习成绩,是从根本上解决儿童问题的关键。家长可以参考以下两个原则:
第一,聚焦原则。
虽然所有考试焦虑都与考试成绩差有关,但每个孩子成绩差的原因各不相同,必须针对孩子的具体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孩子:第一个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因为平时学习不好,孩子虽然焦虑,但是他的基础很差,即使没有焦虑结果也不会发生改变。这样的孩子,家长更应该关注他每天的学习时间投入或者学习效率。在第二个孩子,孩子通常学习很好,但一到考试,他们就会因为焦虑而表现不佳。这样的孩子,要注重他的应试技巧和习惯,比如考试方法、时间分配、做题的顺序等。只有把注意力集中在具体问题上,才能有明确的目标,有效地解决问题。
第二,循序渐进的训练原则。
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步骤,二是训练。循序渐进是把一个问题分解成很多小步解决的过程,有利于逐步解决。而训练,意味着孩子现在的问题是长期积累起来的。长期积累的过程就是不断重复错误的做法,导致目前的问题。事实上,这是一种错误的训练。例如,运动中的不规则动作成为运动员长期前进的障碍。要改变这些问题,你需要以正确的方式重新训练。因此,抱怨孩子考试焦虑,想办法通过训诫来解决问题,否则造成更大的伤害。
为什么孩子会有考试焦虑?
要解决考试焦虑的问题,首先要了解孩子为什么会在考试中如此焦虑。许多人可能简单地将其归咎于他们的孩子压力大或内心不够强大。但是,这样的解释过于简单,无法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不利于解决问题。当一个人对某事感到焦虑时,一定是因为他们在意它。但凡事都有两面,呵护可以,过多的呵护会影响孩子的正常发育。
那么,孩子们如此关心考试成绩的想法从何而来?
孩子长大后,父母和身边人的影响很重要。他并不是天生就有这种考试错误的想法,其实是在从小到大的学习过程中慢慢形成的。简单的说,就是因为家长太在意自己的考试成绩,孩子才这么关心自己考试成绩。比如一年级的孩子,到了期末考试,对于这么小的孩子,他一点都不紧张,是因为他不知道考试是什么概念。但是当父母之间经常吵架,好像考试成绩决定了孩子的生活状态。这自然会向孩子传达一个信息,即考试成绩非常重要。孩子大了,懂事了,很容易将父母对考试成绩的态度内化,产生严重的考试焦虑。因此,为了让孩子对考试有正确的看法,家长也应该反思自己对孩子考试成绩的态度。
很多家长对此烦恼不已,有的孩子每次到大型考试的时候都特别的焦虑,例如中考,高考这样的大型考试,有的孩子考试前的前几天晚上都开始睡不着,有的则是考前饭也吃不下去,各种焦虑不安,无法安心坐下来复习,或者做正常的事情,这种现状在学生群中非常的普遍,那有没有什么好方法来改变一下呢?
孩子考试前紧张焦虑家长怎么说
一、从孩子实际出发
中国的家长一般都是唯成绩论,每次考试前对孩子的期望总是过高,导致孩子有很大的压力。所以父母在孩子考试前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不要给孩子制定太高的目标,适合孩子的就是最好的,这样不至于孩子靠前都太多的压力。
二、帮助孩子放松
让孩子听听音乐或者带孩子去运动,或者去户外散步,或者给孩子聊聊天,消除孩子大脑的疲劳,让孩子的大脑处于一个放松的状态。也可以适当的给孩子吃一些垃圾食品,有研究说偶尔吃点垃圾食品有助于减少压力缓解情绪。
三、积极的按时
引导孩子经常给自己积极的暗示,发现自己的优点,经常的对自己说,我是最棒的,我一定可以的,这些积极的词语能使孩子更加的自信,尤其是成绩不是很理想的孩子,可以多给自己说一些正面的激励自己的词汇。
四、努力给孩子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
孩子平时在学校的时候,一直忙于学习,加上学习压力大,很难放松,一般父母也是只有晚饭的时间才能有机会和父母在一起吃饭聊天,有更多的相处时间,所以这段时间内,父母不要把焦点都集中在学业上,可以和孩子聊聊其他的事情,学校的趣事,同学之间的事情等,多方面的关注孩子。
孩子考试前焦虑如何调节?
1、转移注意力
孩子可以将自己的焦虑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的事情上面,有利于消除焦虑,当生理上出现焦虑,紧张不安的时候,可以做一些体育活动,身心放松。二是可以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比如,看书,听音乐等。
2、心理暗示
孩子可以在考试前对自己说,我可以的,我一定能考好的,我很棒,我相信我自己等正能量的话语,鼓舞斗志,好好发挥。
3、坦然面对
事实上,考前的一些焦虑,是自己身体内部固有的防御性和保护性的行为。适度紧张有利于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只要不过度,我们就不必过度担心。
以上几个方面可以作为参考,如果您的孩子情况比较严重的话,建议是咨询相关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来帮助孩子及时改善。
孩子没有考好试已经很难过了,家长这时不需要再加以苛责,家长的责骂只会让孩子更沮丧,甚至就会产生消极情绪,这时孩子会生活在紧张、焦虑、烦恼当中,如果被这种情绪主宰,孩子就没有办法去认真学习。适当地鼓励孩子,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孩子考试没考好,家长如何鼓励孩子?
1、帮助孩子分析考试失利的原因
成功必有经验,失败肯定有原因。有时候,失败的经验比成功的喜悦更加宝贵。在孩子心情低落的日子里,家长要不但要鼓励他们,还要帮助他们找出考试失利的原因,要记住失败的教训,迎头赶上。
2、日常生活多关注
平时生活中对一些细节非常的留意,尤其是孩子的情绪一旦出现了低落,家长就要进行有效的沟通,出现了一点的进步,就要马上的给予赞扬,主要是一些语言和行动上面的,当孩子的成绩有效提高之后,家长可以给孩子一个非常温暖的拥抱并且赞赏。
3、要理解自己的孩子
孩子考试没有考好,作为家长不要总是一味的责骂和打骂孩子。孩子没有考好,心里其实也是很不受的。谁不愿意考好呢?孩子已经尽力了。家长要理解孩子,还是给孩子多多的鼓励他,少批评少责骂。
4、父母可以让孩子写一个总结
孩子如果没有考好,父母要鼓励孩子写考试以后的总结。总结是什么原因造成考试没有考好,是马虎不认真,还是题目太难根本不会造成的。让孩子对考试拿出重视心,总结自己到底是哪里错了,改掉不认真的习惯。
5、在语言上,表达出对孩子的欣赏
对孩子的能力要有所肯定,这样孩子才会恢复自信心。其次,要让孩子把眼光放的长远一些,尽快走出考试没考好的阴影。最后,让孩子孩子继续努力,不要放弃。聪明的父母要知道,这样的语言最有效果的,想让孩子获得好的成绩,就要把话说到孩子心里面。
6、耐心地开导孩子
告诉孩子每个人都有失败的时候,一次没考不代表永远考不好。家长一定要告诉孩子:我们在学习上暂时遇到了困难,别灰心,问题是可以解决的,爸爸妈妈愿意帮助你渡过学习的难关。孩子考试没考好,不要灰心丧气,要结合孩子的实际,找准症结,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帮助孩子走出学习上的低谷。
孩子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家长综合素质和付出心力的竞争。家长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家长心中的天平一旦失衡,不仅不利于孩子的成才,而且还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损害。那么孩子考试成绩太差家长该如何做呢?
孩子考试成绩太差家长该如何做?
1、学会以身作则
如果家长希望孩子好,那就先成为读书型的父母,那就和孩子一起,安静地看书。如果不能在书桌前坐半个钟头,又如何要求孩子每天从早到晚坚持五六个小时的艰苦学习呢?曾经有家长抱怨说:“孩子不爱读书,不爱思考,放学回家,除了写作业,就是看电视打游戏。其实这都是家长的影响,家长不爱看书,孩子自然也就不想看书,如果家里没有藏书,那么家长在家肯定没有读书的习惯,家长会说没有时间看书,也没有买过什么书,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父母得做好表率作用,孩子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越应当阅读。其实,无论是基础知识,阅读还是写作,提高能力的根本途径都是课外阅读。
2、建立学习的爱好
孩子之所以喜欢打游戏,喜欢看动漫,原因是快乐。他们可以在动漫、游戏里收获快乐,但是在学习里只能收获厌烦。这样的情况下,禁止孩子打游戏,把孩子按在书桌前也是没用的。这个时候,家长需要给孩子建立起学习的正反馈。就是让孩子看到学习之后的第一反应是快乐。家长需要慢慢的把快乐与学习联系在一起。首先找到孩子最擅长的学科,帮助孩子把这一科目做到最好。
3、从自身找原因
如果说父母是原件,那家庭是复印机,孩子就是复印件。孩子是父母的未来,父母更是孩子的未来。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父母得做好表率作用。你让孩子每天回家在桌前读书写字三四个小时,自己却在客厅看电视玩手机。家长没有树立起榜样,就不要怪孩子做不到。想要改变孩子,务必要先改变自己。
家长不当的教育方式:
1、唠叨个没完
唠叨是80%以上家长的通病,也是几乎100%孩子反感的父母的缺点。父母之所以唠叨,是觉得孩子在某些方面的表现不合自己的要求,但又怕孩子不上心、不改正,因而时时提醒、事事提醒,这样就形成了唠叨的习惯。而孩子呢,又恰好反感父母这样的做法。过分唠叨,会使孩子觉得父母认为他没有理解事物的能力,久而久之,孩子会产生厌恶,甚至产生很强的逆反心理,专门和父母对着干。
2、不停训斥孩子
家长企图通过训斥来教育孩子。但仔细想一下,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不但家长情绪低落,孩子也十分不开心。于是,渐渐地,孩子们失去了自信。于是,渐渐地,孩子们开始怀疑父母对自己的爱。这种教育方法的坏处是慢慢显露出来的。孩子即使知道家长的训斥并没有恶意,但会在内心深处,不知不觉中开始怀疑父母对自己的感情。不管父母之前多么在意日常感情的培养,每天的训斥足以把这一切抵消。
3、对孩子要求过高
父母的过高要求,会使孩子经常得不到接纳和肯定,以至于无法形成客观的、良好的自我认同感,也就无法建立起必要的自信心。久而久之就会让孩子失去内心的快乐。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一个家长的心愿,但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不完善之处。所以,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家长就要接受孩子所有的一切,包括他的身体、情感、行为、智力、创造力等等,不管是优点还是缺点,甚至是缺陷,以及孩子犯下的错误,不加条件、不求回报地爱自己的孩子,尊重孩子的特点和需要,不以自己的期望来要求孩子。
相关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