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4
孩子学习不积极,总是喜欢玩,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家长们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那么,孩子初三懒散不积极怎么办?
孩子初三懒散不积极怎么办
1、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方法,唤起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
很多情况下,孩子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不知道该学什么,该怎样去学,从而导致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受到挫伤,学习兴趣下降,无法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要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创设情境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最佳营养剂和催化剂,孩子对学习有兴趣,学习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他只是表面地、形式地去掌握所学的知识,遇到困难时往往会丧失信心,不能坚持学习。因此,要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就必须激发和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3、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进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如果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求得答案,那么他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将会越来越高,而所得到的知识也将会更牢固。自己克服的困难越多越大,其学习也就越积极。因此,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进步,学生就会在愉悦的情绪中产生一种渴求学习的愿望,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
初三孩子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
1、学习时要全神贯注
玩的时候痛快玩,学的时候认真学。一天到晚伏案苦读,不是良策。学习到一定程度就得休息、补充能量。学习之余,一定要注意休息。但学习时,一定要全身心地投入,手脑并用。学习的时侯要有“虽处闹市,而无车马喧嚣”的境界。
2、学习要主动
只有积极主动地学习,才能感受到其中的乐趣,才能对学习越发有兴趣。有了兴趣,效率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
有的同学基础不好,学习过程中老是有不懂的问题,又羞于向人请教,结果是郁郁寡欢,心不在焉,从何谈起提高学习效率。这时,唯一的方法是,向人请教,不懂的地方一定要弄懂,一点一滴地积累,才能进步。如此,才能逐步地提高效率。
3、注意整理
学习过程中,把各科课本、作业和资料有规律地放在一起。待用时,一看便知在哪。而有的学生查阅某本书时,东找西翻,不见踪影。时间就在忙碌而焦急的寻找中逝去。我认为,没有条理的学生不会学得很好。
初三孩子懒散不积极,需要家长和孩子共同努力,相信只要坚持孩子一定会告别懒散。
孩子每天早上起床拖拖拉拉,吃饭磨磨唧唧,晚上该睡觉了还是磨磨蹭蹭的,不管干什么,都得喊好几遍,就是坐在那里看电视,只答应不动弹。那么,孩子懒散不积极怎么办?
孩子懒散不积极怎么办
1、制定规则
父母可以制定明确的规则让孩子执行,如果孩子继续拖延,就要承担必要的后果,当然这个小小的惩罚可以多样化,只要起到提醒作用即可。
2、制定标准
父母可以对一些日常生活制定标准,比如生活作息表。和孩子一起制定每项活动完成的时间,如:几点起床、几点午睡、晚上几点洗漱等等,用规定好的时间,来限制孩子的拖延症,从而也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诱导选择
给孩子尽量出选择题,而不是必答题。要问“愿不愿意”,而不是“赶快去”,例如:现在赶快去睡觉!这种语气对孩子的压迫性比较强,虽然有一定威慑力,但会增加孩子的抵触心理。
孩子懒散不积极的表现
1、性格懒散,不愿动手,得过且过
家长长期的宠溺而造成的,家长望子成龙的同时,却又给予孩子更多的溺爱,从小不舍得让孩子多动手,全权代理,长此以往就让孩子养成了不爱动手的习惯,在孩子上学后,认为孩子学习时间紧,任务忙,仍然为孩子代劳,以为一切都是帮助孩子,可不知道这样做的结果,同时也让孩子变成懒散的奴隶。
2、对不喜欢的老师安排的事懒得动,懒得听
孩子在上学的时候,孩子由于对某老师从心理上不喜欢,导致对该老师的无视,进而对老师布置安排的事宜置之不理,表现的不理不动不跟进。
3、因身边同学懒惰而跟随着变得懒惰
有句老话这样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身边有个懒惰的同学,势必会受到他懒惰情绪的影响,受到其懒散思维的干预,受到其懒惰言行的干扰。
孩子懒惰对孩子今后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家长们一定要重视起来,行动上要及时的干预,将孩子懒惰的习性和行为拒之门外。努力做到早发现早沟通,对症下药刻不容缓,相信孩子一定会有所改变。
有家长反映,孩子目前上六年级,每天懒懒散散的,做事不积极,没有一点精神头,整天是躺在床上,家长看到孩子这样总是很发愁。那么,6岁孩子懒散不积极怎么办?
6岁孩子懒散不积极怎么办
1、别勤快的帮孩子做家务
中国式家长的通病就是习惯帮孩子包揽一切,全然不顾后果。这样做孩子极有可能会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不会自己处理事物,所以家长要慢慢的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然后可以帮助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这不仅减轻了家长的负担,还会让孩子变得勤快起来。
2、家长的嘴巴要懒一些,别经常催促孩子
很多家长的通病就是习惯什么是都催促孩子,生怕孩子落后于人。可是家长们的习惯性催促对孩子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父母的惯性催促唠叨孩子,会让孩子有一种催一下动一下的习惯。孩子也就习惯了这种做法,不会主动去做事。形成恶性循环。
3、叫孩子起床别太勤快
让养成自己控制自己起床的时间,虽然有可能迟到,也不要紧,迟到过几次,孩子就会自己意识到早起的重要性。慢慢的也不需要家长的催促就能够自己主动起床了。
父母包办过多对孩子造成的影响
1、孩子的依赖性太强,不能独立
家长凡事都替孩子做好,慢慢的孩子就形成了习惯,觉得不管怎么样家长都会替自己想办法。于是孩子的依赖心理特别严重,即使是一点小事也想要让他人帮助完成。在面对事情时,孩子不能独立自主完成,尽管是生活上的琐事,孩子也不能自理。
2、行为懒惰,对事物态度不积极
过于操心的家长凡事都替孩子做好,久而久之孩子就是去了好奇心,因为家长已经把事情都做完了,孩子没有探索的机会。
慢慢的孩子就会失去求知的欲望,不管是生活还是学习,他们都没有热情。这样的孩子会越来越懒惰,不仅仅是身体上,还有精神上孩子也不愿意去自主思考。
3、内心没有责任感,行为较自私
尽管家长已经将所有事情都替孩子安排好了,孩子也没有感恩的心,他们会觉得这是家长应该做的,自己没有强迫家长做。在孩子小的时候,家长就应该培养他们责任心,让他们知道自己是这个家的一份子,应该为家庭付出,每个家庭成员都是平等的,大家要互帮互助。
身为父母不能包办过多,让孩子学习处理自己的事情,主动承担属于自己的责任,有利于让孩子养成勤劳的习惯。
当孩子能在学习中获得利益的时候,孩子就会用积极的态度去对待。所以,当你发现孩子的学习态度不积极的时候,可以给孩子设定一个目标、制定奖惩措施等等类似的办法,提高孩子学习的积极性,无形的督促孩子努力学习。
孩子学习态度不积极怎么办?
1、适当的压力,给予孩子更多进步空间
家长可以给孩子一些压力,但是要适当家长可以把离家近的几个孩子聚在一起学习,增加孩子的积极性和动力。当孩子有了一起学习的同伴的时候,孩子的积极性开始提高了,内心也开始暗暗较劲,都不想做最差的那一个。这样,孩子学习不积极,不向上的毛病就改了。
2、制订一个合适的目标
我们可以给孩子树立一个短期目标,不会太难,也不至于太简单去完成。对于孩子做的好的地方,适当鼓励,给孩子信心,可以是一个简单的拥抱,一个暖心的谈话,也可以是孩子期待已久的一样玩具或者一次旅行。
3、寓教于乐的学习方式
好的学习也需要正确的引导。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总觉得乏味,无聊,对学习没有兴趣,然而在玩游戏的时候却往往聚精会神,眼睛都不眨一下。这其实是由于一种成就感的心理。玩游戏何尝不是一种学习,但是孩子能轻松上手游戏,却不愿意伏案学习。家长们要学会满足孩子的这种心理,寓教于乐。
4、做好孩子的后勤保障工作
说到这个,很多家长都认为孩子吃得饱穿得暖就行了,其实不尽然,家长也不能忽略了孩子的自信心。家长的鼓励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有很大作用的,特别是对于孩子自信心的建立是有很大帮助的。在孩子年纪较小、心灵比较脆弱的时候,家长还是要以鼓励孩子为主,尽量不要打击孩子。孩子拥有了自信心,对学习自然也是信心倍增!
5、家长给予孩子适当的鼓励
建议家长少用口头语言,适当运用肢体和书面语言对孩子表达关心鼓励,孩子需要改进的地方家长也不必时时提醒。这样可减少或避免因父母唠叨而引起孩子反感的情绪。
6、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孩子不断进取
孩子具有很强的模仿性,他们生活的伙伴中、家人朋友中有优秀的人,都能成为他追逐的榜样,成为支配自己学习的动力和准则。
7、 对学习困难的孩子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
针对孩子学习上的困难,家长需要帮助他找出困难的症结,并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制定“补差”的计划,鼓励孩子战胜困难,变被动为主动。
8、 让骄傲的孩子学会客观评价自己
家长在表扬孩子时,要高度重视感情的作用,尽量做到“浓淡”适度;孩子犯了错误,也必须严肃批评。要让孩子学会正确地评价自己,既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又看到自己的缺点。
其实很多孩子刚开始学习的时候是挺努力,挺认真的,但却随着学习时间的增长,孩子反而越来越厌倦学习,学习的积极性就降低了很多,这很有可能是因为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家长的错误教导引起的。所以,建议个为家长能够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不要对孩子过度管控,让孩子产生厌学情绪。
孩子学习不积极怎么办?
1、激发学习兴趣
要想让孩子从根本上喜欢喜欢学习,一味地让他看书并不会起到好的效果,父母们应该带孩子探索,在探索中学习,在探索中激起孩子的求知欲,当孩子发现学习会使他找到答案时,孩子自然就会爱上学习。
2、把选择的权利教给孩子
独立自主的能力不是天生的,想要让孩子有内在驱动力是很简单的,只要在高质量的陪伴下,每天都可以给孩子一端固定的时间让他们自由玩耍或者是闲着,他们就能够学会如何自发给自己找点事情干。家长没有必要包揽孩子所有的空闲时间,更没有义务帮助孩子缓解无聊,如果孩子觉得没事干他们自然就会遵从兴趣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
3、通过相应的失败让孩子汲取教训
孩子的成长过程,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犯错的过程,尤其是在学习上,孩子可能稍不注意就落下了功课,导致在考试的时候以低分收场,最终自己的自信心也遭受严重的打击。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万不可以嘲笑和辱骂去苛责孩子。聪明的做法应该是让孩子在相应的失败中汲取教训。
4、及时把孩子学到的知识付诸实践
许多家长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纸上谈兵。以为孩子记住了某个知识点就能立刻应用,可一到见真章的时候孩子脑子里却是一片空白。所以家长在帮助孩子记忆的同时,也要及时把学来的知识付诸实践,比如孩子今天背会了一首古诗,家长可以拿出其中的一句话来让孩子接下一句。
5、用赏识促进孩子主动学习
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成功的体验极其重要。孩子有了成功的体验,会把寻求这种愉悦感转化为自己的动力,所以父母要创造机会给予孩子鼓励和肯定,让孩子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比如可以在孩子自主学习之后及时给予夸奖和鼓励,赏识孩子的每一点进步。孩子会在家长的赞赏中更加主动地学习。
孩子学习不积极的原因:
1、家长没有给孩子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
大部分孩子没有学习积极性,都是因为家长引导工作做的不好,没有给孩子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孩子天性爱玩,没有家长的约束,那么很难对学习产生兴趣。
2、家长给孩子太大的压力
部分家长将自己的未完成的目标全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能够帮助自己去实现自己未实现的梦想,这样在无形中就会给孩子巨大的压力,进而使其产生抵触情绪,孩子自然也就不会喜欢学习了。
3、家长过分看重成绩
“唯分数论”对孩子的伤害是非常大的,部分家长因为成绩不理想,会全盘否定孩子付出的努力,这样会无形中给孩子带去沉重的精神负担,使其产生厌学情绪。
都说吃饭不积极,思想有问题,但是如果孩子读书不积极,那是不是也是思想有问题。其实,读书和吃饭可以说是一个道理,吃饭是为了维持人们身体营养的需求,而读书是人们的精神食粮,如果不读书,那一样会让人的思想过于空虚,那样整个人相当于是一个傀儡,没有什么生存下去的意义。所以,还是建议家长尽早培养孩子读书的积极性。
孩子读书不积极怎么办?
1、从孩子的主导需要入手,让孩子明确学习目的
当个人和群体因缺乏某种刺激时会呈现一种不平衡状态,对这种不平衡状态以及要求达到新的平衡的体验表现为需要。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目的产生于需要,活动的动机也产生于需要。活动动机是需要的具体表现形式,是推动人们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
要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必须从孩子的需要入手,想方设法阐明所学知识与他们未来的生活、未来的发展的利益关系,使孩子认识到知识对社会和对自己的意义而产生学习的需要,使孩子明确学习目的,以推动孩子自觉、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2、启发孩子的求知欲望和认识兴趣
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认识兴趣,是经常推动孩子积极学习的动力。人们的求知欲望和认识兴趣,除产生于认识需要外。还产生于人的好奇心、好胜心。因此,家长必须创造条件,如设疑、质疑,设计一些与学校教学内容相关的孩子想知而未知的问题,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望。
3、激发孩子内在的自我上进的动力
家长要学会适当的放手,不要向监督犯人一样,死死的盯着孩子的一举一动。同孩子一起制定一个劳逸结合的学习计划,让孩子跟着计划走,让孩子独立的去完成自己的学习。但是很多家长就是做不到这一点,总是不肯在孩子的任何小时事儿上放手,其实,你适当的放手不仅可以让孩子感觉到你对他的信任,还能让孩子在被信任的同时激发内在的潜能,孩子也更愿意把自己的理想付诸于实践。
4、让孩子感受学习的乐趣
孩子对学习不感兴趣,很可能是因为孩子没有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学习对孩子来说都是非常枯燥的,这样是不可能让孩子爱上学习的。因此,想要让孩子对学习感兴趣,首先就要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促使孩子爱上学习。
5、避免急躁焦虑
当孩子出现成绩下降的时候,很多家长都会强迫孩子以更高强度进行学习,但成绩下滑并不能证明孩子一辈子都是差生。因此,家长要避免焦虑和进行,对孩子进行正确引导,帮助孩子重塑信心。
6、鼓励孩子
鼓励可以帮助孩子建立信心,从而以最佳姿态进行学习,勇敢面对学习上的困难。因此,家长要看到孩子的进步和成长,对孩子进行鼓励,不要总是批评孩子。
孩子读书不积极的原因:
1、父母要求过高
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成绩是特别严格的,而且对于孩子的学习有着相关的要求,比如说孩子在写作业的时候总是会问孩子去哪里。还会给孩子制定目标,让孩子的成绩必须达到多少分以上,必须背多少个单词等等,这样的情况会让孩子产生厌学的情绪,很有可能还会恨父母。
家长对孩子有着要求,虽然是一件好事,不过也有着弊端,对孩子要求不要太高,毕竟还是一个孩子,可以制定一些小目标,然后给孩子发放相应的奖励。如果父母对孩子要求太高的话,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对于目标来说太过于遥远,觉得自己没有办法达到这个要求,从而导致情绪低落。
2、父母打击孩子的自信心
对于很多家长来说,如果孩子达不到自己理想的目标之后就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如果孩子经常被父母打击的话,是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的,从而降低读书的积极性。
3、孩子缺乏责任心、不重视学习
孩子缺少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学习心态,对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抱有无所谓的心理,对学习毫不在意。
孩子不自觉不主动不积极将,总的来说就是缺乏自律。自律就是孩子的角色对自我欲望和嫌恶的一个约束能力,当孩子在他律的情况之下接受了规则,并且执行规则享受到了喜悦和成就,他自然就愿意主动去执行这个规则。所以,一个没有他律的孩子是不可能有自律的,即使他去做了这件事那也是他的欲望自我在做,而不是角色在做。那么,孩子不自觉不主动不积极怎么办呢?
孩子不自觉不主动不积极怎么办:
一、转变角色,帮助孩子理解学习和工作的动机
现在孩子学习的动力很多来自外部环境刺激,家长经常在催他、在逼他,把他不停地往前赶,家长逼和催得太急了,孩子就不想学习了。如果学习往往与那些无趣的形容词联系在一起,比如“累”“苦”“无聊”,等等,会让人感觉学习是非常痛苦的事情,感受不到它的乐趣。真正的学习是对未知的探索,家长能够有意识地在生活的细节上启发孩子,不仅比单纯地催促更有效果,也会增强亲子间的沟通和互动。
二、帮助孩子发展自我意识和职业生涯意识
家长们要了解孩子的兴趣和能力,强化他们的成功,帮助其制定学习和生涯计划,并逐渐努力实现目标。当一个人设定了目标,并致力于坚持自己的努力时,整个人就会充满欢乐和激情。只有发自内心为自己学习的人才能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更加自觉、主动地学习。要感受学习的快乐,拥有积极的情绪和成就感是必不可少的。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我参照的标准,并鼓励孩子认同自己的进步和成功,给予孩子以精神鼓励为主的鼓励。
三、助力孩子联结社会
家长们可以直接提供最新的信息,帮助孩子探索社会、了解社会问题,帮助其独立决策,鼓励他们探索高中毕业后的各种教育机会,参与制定孩子的未来计划,并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参加各种活动。
四、不过分唠叨、督促
很多父母一看到孩子沉迷玩耍忘记学习,就会忧心忡忡、焦虑万分,于是赶紧催着、提醒孩子去学。可是渐渐就会发现,刚开始说或许有点效果,孩子乖乖听话学习,可是后来唠叨越多,孩子越不自觉。很多孩子的内驱力,都是在父母日复一日的唠叨中被消磨殆尽的,变得拖延、懒惰、懈怠。于是演变成这样的情况:父母不说,孩子就不主动学,到了后来甚至说都说不动他,因为孩子已经觉得厌烦,对学习越来越丧失兴趣。因此,父母生活中一定要减少唠叨说教,长话短说,引导孩子懂得为自己负责,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而不应该是家长天天操心。
五、早早定好规矩、严格执行
我们首先要清楚,不管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不是一天两天、一次两次形成的,它是一次次的行为不断重复而形成的。要形成良好的习惯,前提就是要按照正确的要求去做。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不在于家长每天催促,而是要求孩子每天做到。没有哪个孩子打小就懂得要怎样学习,学多久,他需要父母给他立好规矩。比如每天回家后写好作业再玩,而不要拖到临睡前;每天半小时阅读;每天上课前提前预习新内容,等等。从孩子小的时候,就要及早给他定好学习的规矩。定好规矩后,父母要和孩子一起严格遵守,不按规矩来就给予相应的惩罚,比如减少玩的时间。坚持原则,不要随意变化,否则就会破坏规矩的有效性,最后形同虚设。让规矩来督促孩子自主学习,而不是家长絮絮叨叨的督促。
六、培养孩子内驱力,最关键的一点是给孩子自主感,那就是孩子感到行为可以由自己决定。
很多父母喜欢为孩子操持学习上的一切,什么时候做作业,什么时候玩,形成一种绝对支配和被支配的气氛,这对孩子学习是不利的。家长可以多用启发的方式来指导孩子,在按照规矩的基础上,多把选择的权利交给孩子。
七、给孩子设立适当的学习目标
如果一段路程我们不知道终点在哪里,很快就会丧失兴趣、失去信心、难以保持前进的动力。学习也是一样,没有学习目标的提醒和激励,孩子很难积极投入其中,更加不会主动地去探索实现目标的最佳途径。家长要多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常常与他探讨,协助孩子树立明确且适宜的学习目标。一个适宜的目标能够激励孩子努力追求知识,主动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