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条答案
每次周末或者放假休息的时候,老师总是会布置一些课外作业让孩子们在家写,有些孩子能自觉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但是有些孩子为了能多玩一会,不浪费周末的时间,直接把答案抄上去,根本就不动脑思考,导致孩子看似作业也完成了,但实际对学习是没有任何的帮助的。
孩子做作业不爱动脑筋怎么办?
1.父母做好榜样
我们都知道现在科学技术很发达,所以很多事情的解决都依靠的是手机、互联网,大人们也是如此,遇到难题之后不先自己思考,而是求助于手机,这样的话,也会给孩子造成一定的影响,孩子可能会认为,自己遇到不会的数学题,不用思考,只要借助手机就可以解决了。
所以这个时候,父母应该起到好的榜样作用,遇到问题之后先自己动脑筋思考,也可以教育孩子向自己学习,多思考,少借助外力解决问题。
2.给孩子独立思考机会
有些家长在孩子遇到难题之后,首先会帮孩子去解决,这样就少了孩子独立思考的过程,其实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进行思考,而不是直接就帮孩子解决了问题,我们应该多给孩子创造独立思考的机会,让孩子自己体会独立解决问题的乐趣,这样他们就喜欢这种经过自己思考而得出结论的成就感,从而喜欢上了独立思考。
3.多夸奖孩子努力
很多家长也知道鼓励的重要性,所以说当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就会鼓励孩子,他们就会说“你那么聪明,一定会解答出来的”等话语,但其实这样说不合理,家长应该多让孩子努力,而不是强调孩子有多聪明。
因为如果家长夸奖孩子聪明,孩子可能就会产生骄傲的心理,更不想自己思考,但是如果鼓励孩子多努力的话,孩子就会有动力去解决问题,所以应该多夸奖孩子努力。
4.比起教会孩子解题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学会解题思路
有的父母,遇到孩子不会做题,喜欢像“倒豆子”一样,把解题方法一股脑地“倒”出来。这样做,其实是让孩子“抄答案”。孩子在家中抄对了,考试时没人给他抄,问题还是没解决。而孩子之所以不会做难题,最根本的原因是缺乏解题思路。引导孩子找到解题思路至关重要。怎么引导?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让孩子多读两遍题目,划出题目中包含的关键信息,然后,问孩子三个问题。
(1)题目中有什么(信息、条件、数据)?
(2)题目需要你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3)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先知道什么、再知道什么,为了想知道的信息点,需要做些什么?
遇到每道难题,都先进行“三问”,久而久之,孩子再遇到难题,会自动启动这“三问”来寻求解题思路。
孩子做作业不爱动脑筋的原因:
第一、过度的寻求关注
这种孩子往往缺乏自信,缺少父母的关爱,在父母这里得不到的高质量的陪伴,微乎其微。所以他会用作业的方式来寻求父母的关注,最起码我说我有不会做的题,你能过来关注我一下,用这种关注来获得一种归属感和安全感,。
第二、不干家务造成的
不干任何的家务,往往孩子不把自己当做家里的一个成员,觉得所有的事情不该我的事,没有责任,没有担当。学习上同样也不例外,觉得学习也不是我的事情,我只是替爸爸妈妈完成任务。
第三、“替”孩子做的太多
替孩子做决定,替孩子做家务,替孩子收拾书包整理房间。同样孩子也会让爸妈来“替”自己学习,形成了心理上的依赖。
第四、一味的批评教育孩子
往往给孩子造成不敢做,不想做,因为孩子怕犯错,做的越多错误就越多,批评指责就会越多,孩子为了躲避这种错误,所以对做作业有抵触心理,家长没有给孩子成长锻炼的机会。
上一条:孩子不愿意写作业拖拉有什么好办法
下一条:孩子不愿上课外兴趣班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