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条答案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穿着打扮,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然而,作为小学生,如果他过于讲究穿着、打扮,一味地追求高档、名牌效应,则不是一件好事。
如何正确引导孩子攀比心理?
1、不能大惊小怪,无端制止
当父母听到孩子说“他有,我也想有”的时候,应该先是直接的点头表示赞同或者共情。看到别人拥有美好的东西,自己也想拥有是孩子正常的反应。
2、父母要引导孩子分清羡慕和喜欢
羡慕和喜欢是两个不同的感受,因此,父母要引导孩子当看到别人有某样东西时,首先要考虑自己是否真的喜欢这件东西,如果真的喜欢,能发挥它的价值,这笔投入就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如果只是单纯羡慕就要考量获得这件东西的意义了。
3、引导孩子将攀比化为动力
实际上,孩子与别人攀比,说明孩子当时的心理有竞争倾向,想达到别人同样的水平或超越别人,假如父母可以抓住这种心理,让孩子在学习、才能、意志力等方面进行攀比,正确引导孩子发奋努力,有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同时,将攀比转化为动力,让孩子想办法实现自己的需要,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主性等良好品质。此外,父母可以引导孩子了解更多的知识,比如文学、历史、地理等,一旦孩子关注点转移了,那他就不会想到要和别人攀比了。
4、父母要让孩子明白所有得到的东西都需付出代价
让孩子明白金钱来之不易,可以尝试让孩子自己去挣钱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当他体会到金钱来之不易,所有获得都会付出代价时,也就会试着去考量每一个需求是否真的有必要。
孩子出现攀比心理的原因:
1、孩子的好胜心理
在孩子开始与同龄人相处时很容易产生好胜心,也就是很想在同样的角度赢过对方。在家时孩子是家里的中心,而在学校时,无数同年龄的人在一起,自己变得不再特别,在大人眼里也不再突出,这会使孩子有危机感,所以他们想要赢过别人,获得大家的注意。
而当学校里有人穿戴名牌,获得别人夸奖时,他们可能会产生模仿心理,来对比下之前获得关注的同学。
2、家长的溺爱让孩子沉迷物质
当家长生活条件好了之后,就会想要和孩子一起分享努力的成果,在这时他们就会在孩子的生活物质上花心思。像傅首尔在《奇葩说》上讲的:"对于我们这种勤勤恳恳工作的中年妇女而言,不就是为了带着孩子踏踏实实地装吗?"
父母辛苦奋斗,心疼孩子自然就在孩子的各个方面都照顾得井井有条,然而家长的好心其实在不知不觉中让孩子在物质世界里无法自拔,他们不再关心学习,只关心自己物质上的优越。
3、孩子的虚荣心作祟
从心理学上来说,大部分人都会有虚荣心,而未成年人自控力弱,虚荣心过盛容易产生失控行为,会带来一系列学习和生活上的问题。
面对孩子跟人攀比,弄清楚攀比背后的原因,正确的引导孩子,不要直接把孩子的话怼回去,直接怼回去,会伤到孩子的自尊心,小孩子最需要父母的理解。
上一条:怎么改变孩子的学习态度
下一条:孩子发脾气哭闹正确处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