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条答案
二分法思维属于一种哲学思维,简单一点来理解就是把一件东西看成两个部分来对待。放到买手机这件事情上,也就是指要么就得买手机,要么就不买手机,没有其他的选择。但我们还是得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先分析利弊再做决定。
高中孩子该不该买手机?
一、买手机的危害
1、孩子玩手机影响身体健康:
玩手机的时间越长,眼睛的酸涩感也会越明显,同时伴有颈椎强烈的不适感。科学家研究得出结论:每天玩手机3小时以上,发生颈肩部不适的概率是每天玩手机不到1小时的4倍。
2、玩手机影响心理健康
相比于面对面的交流,许多孩子更倾向于通过网络手段完成社交过程。长期这样下去也是有风险的。使用时间的增加与抑郁症状、自杀相关结果和自杀率的增加存在显著相关。
3、玩手机会影响学习
有的孩子为了能够多玩一会游戏,可能就会把做作业的时间大量压缩,这样就会导致作业正确率的下降。此外,有些孩子还会用手机搜索答案,这会在不知不觉间削弱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4、玩手机影响亲子关系
家长知道孩子玩手机不好,有时候就会数落孩子。孩子的自尊心又强,家长多说几句就觉得丢了面子,就有可能会做出过激的行为。比如说离家出走,自残甚至是自杀等等。孩子沉溺于网络社交,长期积累下来,亲子间的关系势必会变得疏离。
二、不买手机的危害
1、孩子的安全没有保障
作为家长一定不希望孩子发生任何的突发状况。对于那些住校的孩子来讲,如果能有部手机也是挺方便的。比如说每次放假的时候,给爸妈打个电话通知一下,这也能让父母安心。退一万步说,如果当孩子真的发生什么意外的时候,手机也能起到一个降低风险的作用,帮助孩子及时联系到最亲近的人。
2、孩子的情绪无法得到排解
其实孩子的压力也是挺大的,不光是学业压力,可能还会有人际交往不顺利带来的困扰。那么如果手机有一部手机,孩子就能通过刷短视频或者玩会儿游戏的方式来排解情绪。如果消极情绪一直无法得到排解,也会影响到孩子的整个状态。
如何监督管控孩子使用手机时间?
1、一同制定规则,严格执行不马虎
规则的制定包括使用手机的频率(哪个时间点可以看,可以看几次?),时长(每次的看手机的时间长短),内容(可以让孩子自行选择,但要避免那些暴力的内容)。
2、家长要以身作则
发挥榜样的作用,不要一面让孩子不玩手机,自己却玩得停不下来。而且一定不能因为假期就放松,就算是在假期也要严格执行,不然的话,后面再想让孩子遵守可就难如登天了。
3、加强教育
要根据孩子不同的情况,加强与孩子的沟通,让孩子从自己主观上就不去玩游戏。毕竟,完全靠家长和父母的监督,是很难做到根除孩子玩手机的想法的。
上一条:孩子不给手机就不上学怎么办
下一条:发现孩子充钱玩游戏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