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条答案
孩子的动手能力能够激发出孩子的创造力,动手执行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家长如果什么事都不让孩子动手的话,会影响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孩子失去信心,对孩子的成长不利,对培养兴趣方面也会有很大的确失。
如何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1、多做些小游戏
家长要陪孩子多做一些小游戏,游戏最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通过做游戏来加强孩子的动手能力,并且会让孩子愿意自己动手。
比如,可以和孩子一起玩拼图,一起捏橡皮泥,一起涂鸦,只要家长用心,会找到很多孩子喜欢的小游戏,轮流地玩,孩子的动手能力自然会越来越棒。
2、适当地做些家务
动手能力应该是多方面的,要求孩子适当地做些家务活,能很好地锻炼孩子生活方面的动手能力。比如洗小毛巾、收拾玩具、整理书桌,或是帮妈妈洗碗、摘菜等等。可不能让孩子做一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呆子。
3、不要一再催促,让孩子慢慢来
当孩子在做一件事时,可能很慢,毕竟他的反应能力不强,还是在慢慢的积累和学习过程中,家长如果这时在旁边一再地催促,孩子只会更加不知所措、手忙脚乱。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让孩子慢慢来。
4、加强身体锻炼
家长可以陪孩子做些简单的体育锻炼,这样能够提高孩子身体各部位的协调能力,做事动起手来自然会轻松许多。
比如家长可以带着孩子一起踢皮球、跑步、放风筝等等,能让孩子全身动起来、跑起来,对孩子来说都是一种锻炼。这样会增强孩子的身体素质,自然也有益于孩子的动手能力。
5、多去户外发挥想象力
孩子的好奇心很重,对外界的事物充满着好奇心,家长可以经常带孩子到户外玩耍,给孩子创造主动探索外界和大自然的机会,家长要舍得让孩子自己锻炼,在各种实践中自然而然能提升孩子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孩子动手能力差的原因:
一、嫌孩子做不好,打击孩子的积极性
家长总是嫌弃孩子这做的不好,那做的不好,孩子听了心里难受,感觉自己真的是没能力做好事,以后做事就会缩手缩脚,做什么都没有积极性了。
二、家长事事包办,不给孩子动手的机会
家长太溺爱孩子,舍不得孩子动手,怕碰着磕着。吃饭、穿衣、穿鞋、洗脸、刷牙等等这些事全由家长包办了,剥夺了孩子动手的权力和机会。
上一条:青春期男孩早恋的表现
下一条:如何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