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条答案
当孩子出生,我们第一次有了爸爸或妈妈的称谓。伴随着孩子的成长,我们在做爸妈的路上不断学习。我们也只是十几岁的父母,所以不要对自己太过苛责。
爱护自己,情绪稳定,是我们给孩子提供稳定后方的必要条件。当两个风暴的风眼相遇,只会引发更大的风暴。
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却是必须要去做的。
我想大部分陷入网瘾,厌学困扰的孩子的家庭,在此之前都已经做过很多改善的努力。比如制定规则,建立奖惩机制,“威逼利诱”,但往往情况并没有得到改进,反而越来越糟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不认为继续制定详细的规则是一个有效的办法。这是由家庭的生态环境决定的,在表现出来的问题较轻时,制定的规则都没有发挥作用(大部分是无法执行),指望孩子突然可以按照规则行事,显然是不现实的。
第一,面对现实,理解现实。
也许我们曾经对孩子有过无数美好的想象和期待,他们也确实曾经给过我们非常美妙的记忆和惊喜。当他有一天变得厌学,网瘾,叛逆,让人特别难以接受。
我们难以接受的,除了这个现实,还有过去的美好遭受到的破坏,还有这种情境下我们不愿承认的挫败感。
有多少父母不愿意从这种自我撕扯中走出来,多少个不甘、不可能、不愿意牵制着我们的情绪,也蒙蔽着我们的双眼。越来越焦虑,步调乱了,后方也乱了。
面对眼下的所有境况,理解它,接受它,是我们处理问题的第一步。当我们真的这么做了,一个好消息是,情况不会比现在更糟了。
第二,抓大放小,简化规则。
越混乱的时候,化繁为简显得越为重要。
可能我们曾经建立过多个详细的规则,我们的初心是想告诉孩子那些地雷在哪里。开始的时候,他们可能小心翼翼地避开雷走,但时间长了或者雷太多了,他们的挫败感会与日俱增,他们也会更容易放弃。
孩子同一时间接受不同指令的数量是有限的,资源聚焦在我们最想让它改变的那一部分上,往往会收到更好的效果。这个时候想要十全十美是不可取的。保证大方向的基础之上,我们要学会阶段性的做一个聪明的瞎子。在确保可以把地里的西瓜都抱走之前,那些小芝麻就暂时不要管了。
有另外一个极端是,孩子问题的积累,是因为我们提了过于笼统,不可量化,不可执行性的要求,以至于他们其实没有任何规则可以参照。如果是这样的话,详细一点的“KPI”是必要的。
第三,积极关注。
积极关注的另一个表达是关注积极面。
即使是孩子最“劣迹斑斑”的行为,在背后都有一个良好的动机。
当他沉迷于网络的时候,也许正是他对获得尊重,实现价值有很高渴求的时候;当他不想走进教室的时候,也许他对自己在学校的表现有着很高的期待。他是遇到困难了,但凭自身的能力还没有办法很好的解决,所以用防御机制来保护自己,只是他用的负面的防御机制。当我们理解了他这些真正的心理需求。我们才能够有针对性的去帮助他,和他站在一起,共同面对问题,解决问题。而不只是苛责他荒废光阴。只有理解,我们才可能,也才愿意和孩子一起“站在水里”。
积极关注的另一个含义,是我们要有能力看到孩子的每一个进步,即便在那些最糟糕的日子。不是孩子只有做得完美,才值得我们的赞扬,只要他今天比昨天有进步,这一个小时比上一个小时有进步,我们都要学会看见并表达。他们就是在这样一点一滴的小鼓励里,重拾信心的。在一团糟里去发现一个小的闪光点,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甚至从情感上你也不愿意去表达一个小小的赞扬,但你可以试一试,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上一条:孩子厌学做作业拖拉怎么办
下一条:初三孩子厌学逃课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