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条答案
父母要尊重孩子的社交自由,但不是说对孩子的人际交往就不管不顾,相反,优秀的父母早早就会给孩子上社交课。那么父母如何指导孩子的人际交往呢,首先得明确以下三个原则:
第一,引导孩子善于和不同的人相处。
父母可以设想一下,当孩子进入学校以后,他处在一个什么环境中呢?
毫无疑问,他会与各种各样的人生活在一起。有的来自普通工薪家庭,有的来自商人家庭,有的来自农民工家庭。学校就是一个小社会,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有不同的特点,班级自然就成了多元文化的组合。
孩子身在其中,只要能学会和不同的人和谐相处,那么,当他走向社会的时候,就会比较适应。相反,如果孩子拒绝跟不熟悉或不相同的人在一起,他就可能逐渐走向孤独封闭,这不利于培养孩子健全的性格和社会活动能力。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调查显示,有45.3%的父母为了不耽误孩子学习,要求孩子减少和朋友的交往。父母的担心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交往有可能会使孩子兴奋得忘乎所以,有可能过多投入时间和精力,而把学习丢在脑后。因此,父母适度的提醒、节制是必要的。
但是,父母和孩子的成长环境相差甚远,孩子尤其是独生子女内心的孤独感是父母难以理解的。必须看到朋友对孩子的发展不可或缺,限制过多会得不偿失。建议父母在多跟孩子交流的同时,应该鼓励孩子和同龄的朋友主动交往,特别要引1导孩子为弥补个人缺陷而交往,这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挑战,会给孩子带来突破性和均衡的发展。而且孩子交往的人多了,自然就明白什么人是真正可交的。
同时,不要不加分析地认为孩子煲电话粥、发短信、玩微信是十恶不赦的坏事,要看到这可能与孩子对于同伴友谊的渴望有关,应给予理解和引导。
第二,引导孩子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
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帮助是与人友善相处的三个关键点。有的孩子在家里比较受宠,会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不太容易发现别人的优点。我观察过一个现象,让一群小学生说某个同学的优缺点。讲缺点的时候,这不好、那不好,大家的话都很多;当要讲别人优点的时候,大家一下子就沉默了,什么也说不出来。
其实,孩子的感觉很敏锐,但是需要父母、老师的及时引导,让孩子学会发现别人的优点。只有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才会有与人交往的动力,也才容易被人接纳。
与他人友好相处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大人之间还每每因为利益纠纷、得失相争闹矛盾,何况自制力较差的孩子呢?孩子之间因为性格、爱好的差异难免会产生摩擦,这都是正常现象,关键是要正确对待。不能因为孩子之间发生过一两次冲突就不让他们继续交往了。孩子身上最可贵的就是不世故,吵完了接着玩,打过了转眼忘,甚至不打不成交,矛盾的解决正是彼此深入了解的机会。因此,父母应鼓励孩子自己解决矛盾,勇于承认错误,善于宽容别人,使孩子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逐渐长大、成熟。
第三,引导孩子善于独立思考。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越来越多地受到同伴的影响。当他们看到同学们花钱大手大脚、追求名牌时,往往不自觉地就会攀比,加入到过度消费的群体中。当同学们中间流行追星的时候,很多孩子都会被裹挟其中,甚至越来越疯狂。
孩子们有个共同点就是模仿,这个特点带来的好处是互相学习,坏处是盲从。那么父母应该怎么做呢?我的建议是,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让孩子明白和大家友好相处、尊重别人、善解人意非常重要,但同时自己也是个有独立思想的人,不能人家说什么我也说什么,要动脑思考问题,既要对别人负责,也要对自己负责,要保持自己的优势,坚持正确的见解。
上一条:孩子学习不好自卑怎么办
下一条:青春期孩子叛逆逃学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