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条答案
父母不必急于揠苗助长,应懂得在合适的时机,除草、施肥、浇水,给予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所以说,教育,从来不是孩子的功课,而是父母的修行。高质量的爱,是需要父母永不停息的自我成长。
对孩子的教育要求有哪些方面?
1、教会孩子承担责任
想要孩子长大,就必须要教会孩子承担责任。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义务也有责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作为家长,我们要在确保孩子不受二次伤害的前提下,要充分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和能力。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遭遇问题时沉着冷静,解决问题时游刃有余,进而成长为一个有主见、有担当的人。
2、幼时挫折教育
为人父母都应该知道,如果自己不教育好孩子,那么迟早有一天,社会必然会替自己狠狠教育孩子。真正的挫折教育,是引导孩子用积极的策略解决问题,唯有如此,孩子将来才不会轻易被挫折击败。但一提到挫折教育,很多父母想到的就是让孩子吃苦,批评或者责罚孩子。所以说,大多数父母以为的挫折教育,其实给到孩子的只有挫折,而非教育。
3、容忍孩子的不同意见
如果我们的孩子总是能高高兴兴按我们说的做,生活就会轻松多了——可是,这并不是人类的本性。所以,当孩子不听话的时候,你要记住,他并不是不尊敬你,他只是有不同的看法而已。
4、生命教育
很多孩子,对于“生死”的认识不够全面,不够立体,从而缺乏必要的应对挫折的能力,轻而易举就拿生命开玩笑。这就是缺乏生命教育导致的最严重的后果。因此,对于孩子而言,少时的生命教育刻不容缓。唯有让孩子明白“死”的意义,才能让孩子更加珍惜“生”的可贵。为人父母,更要担负起孩子生命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向孩子传递敬畏生命、爱护生命的态度。
5、不要事事代替
现在有许多父母事事都不让孩子干,不让孩子有自己做决定的权利,究其原因是怕孩子做不好或避免孩子遇到挫折后的伤心,但对孩子来说,不经历失败,怎能从错误中学到东西。况且,孩子在将来的某一天,终究要面临人生的重大抉择的,如果现在没有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他便无法自己把握将来。
6、适时放手教育
父母与孩子之间本就是一场渐行渐远的别离,不论出于何种原因,父母都无法陪伴孩子走完人生全程。为了让孩子拥有独自面对世界的勇气与能力,成长中的适时放手,是父母给予孩子最好的守护,最好的爱。当然,所谓放手不等于放弃对孩子的关爱,而是调整关爱的方式。
7、不要用打的方式惩罚小孩
用打的方式育儿将有可能导致小孩出现心理健康层面与认知方面的问题。此外,也有研究显示这些被打的小孩在长大后较爱捣乱,也可能会较有侵略性,出现偏差行为等。
上一条:孩子教育哪几个方面比较重要
下一条:父母对孩子教育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