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条答案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作为家长关键看你怎么做榜样,怎么正确灌输和引导。很多时候,家长的情绪、态度,决定了孩子的性格和成长方向,学会心平气和地与孩子对话。
孩不听话怎么样教育?
1、学会放手
孩子毕竟要长大,过多地控制,所谓地“听话”会让孩子失去主见和创造性,不以旧眼光看待孩子的新想法,父母在某些事情上不一定比孩子高明,想让孩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父母也要学会接受新事物。相信孩子的能力,让孩子学会更多的技能来适应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给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学会掌控自己的内心世界和行为的能力,不断地磨炼成熟。
2、注意自己的情绪
孩子成长过程中,难免会做错事。如果家长只懂得指责孩子,会令他反抗性更强,更加不会听话。所以在孩子做错事的时候,家长要做的不是指责孩子,而是要去了解孩子,耐心的询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并帮他分析这样做的后果,使他认识到严重性,学会以后如何解决此类的问题,调控自己的情绪。
3、把自由空间给孩子
父母想要孩子能发挥自己独特的个性,就要给他足够的独立空间。正处在发育期的孩子,心理和生理年龄正在逐步走向成熟,不断在增强自我意识,孩子就需要更多地独立的私人空间和个人自主选择权。父母平时要给孩子更多的尊重,给他们足够的自由空间。父母的责任就意味着尊重和自由。有责任心的人,一定是一个有较强自制力的人,孩子何尝不是如此。
4、注重肢体语言的交流
肢体语言也是一种有力的教育工具,比如我们在日常对孩子的拥抱、抚摸、握手、微笑等等,都能给予孩子更多的安全感,向孩子传递出我们的包容、认可和鼓励等等。这样亲子之间的关系将变得更加融洽,孩子和我们在情感上亲近了,就不容易出现不听话等行为。
孩子不听话的原因:
1、孩子没有选择权
随着孩子不断长大自我意识不断提高,渐渐会有自己的一些看法、兴趣等。而站在家长的角度,总希望孩子能够成材,认为自己为孩子做的都是最好的,为孩子规划好一切,要求孩子照着办。阻止孩子自己的意愿去尝试,从而令孩子产生挫折感,长期下来,孩子就会变得不听话。
2、平时给孩子的陪伴太少
如果做爸爸妈妈的平时给孩子的陪伴太少,孩子的心中就会对爸爸妈妈的管教充满了抵触情绪,甚至还会有爸爸妈妈就爱和自己做对的想法。如果做爸爸妈妈的平时很少陪伴孩子,每次和孩子说话的时候都是在指责孩子的错误,孩子的心里自然就会有很多不服气。
3、没有给孩子应有的呼应,和孩子亲密度降低
孩子在玩耍或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把自己觉得新奇的东西和身边的人分享,也会把自己的进程随时汇报,从而寻求认同。父母没有精力或缺乏耐心,不给孩子回应或是给敷衍的回应,都会对自己和孩子的关系造成十分负面的影响。你不是孩子最亲密的人,你的话对他来说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