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条答案
其实每一个孩子在小的时候,难免都会犯一些小错误,可如果家长不以为然,长此已久,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可是非常不利的,而家长们只要合理的把握好惩罚的尺度,在惩罚之后,耐心的跟孩子沟通教育。
孩子做错事怎么惩罚?
1、罚站
如果孩子比较小,那么当孩子犯错时,家长就不宜使用讲道理、责骂等方式来惩罚孩子。家长可以让孩子在规定的地方呆上十多分钟,让他自己好好想想自己到底错在哪,妈妈为什么要惩罚自己,等到孩子真正悔过之后,再恢复他的自由。
2、没收孩子平时最喜欢的玩具当做对孩子的一种警告
就像上述案例中小林家的孩子一样,在玩完玩具之后,不会把玩具物归原处,而且搞得满地都是,这时候,宝妈可以采用没收孩子玩具的方式,作为对于孩子的一个警告。可能有些孩子在看到宝妈没收了自己的玩具之后会大哭大闹,这时候,宝妈们一定不要因为孩子的哭声而心软,宝妈在边收拾玩具的时候,首先一定要告诉孩子不能有乱丢玩具的习惯,同时,玩儿玩具的时候,不要大吵大喊,如果不把东西收拾好,下次还会没收所有的玩具。
3、给孩子思考的时间
很多时候孩子犯错以后,家长会给他讲道理,但有的孩子年龄小,并不能完全明白。而且有时候家长看到孩子犯错,情绪也比较激动,可能会使用暴力手段惩罚孩子,但是这种方法对孩子并不好,也容易出现反效果。其实这时候,家长可以让孩子安静的做某件事,比如写字,这样家长不仅有一个缓冲的时间调整情绪,孩子也能在写字中慢慢冷静下来,然后回想一下自己的错误,等孩子想到错在哪以后,字也写完了。孩子不但能够认识自己的错误,还能趁机练字,一举两得。
4、暂时隔离
暂时隔离指孩子出现一些冲动性的、难以控制的行为时,家长把他“晾”在一边,让他独自冷静反思。惩罚和奖励的区分方式就是看目标行为在未来的变化。如果这个行为在未来发生的频率或强度上升了,那就是这个目标行为被“强化”了;如果频率或强度在未来降低了,就是这个目标行为被“惩罚”了。
5、家里要约法三章
要让孩子知道,并非所有的行为都是能够被接受的。父母根据自己和社会的价值观给孩子立规矩,在对不适当的行为设立限制时,父母应该让孩子知道遵从或违反了这些规定的后果。良好行为的后果可以是正面的关切、赞扬、特权或奖赏,不良行为的后果是不予关切、特权的丧失或没有奖赏。
6、指明“出路”不含糊
惩罚孩子不能半途而废,应要求受罚的孩子作出具体的改错反应才能停止。家长要态度明确,跟孩子讲清楚他应该怎么做、达到什么要求或标准,否则有什么样的后果。如孩子有乱丢东西、不爱整理的习惯,家长在惩罚时就应该让其自己收拾好东西、整理好玩具;使其明白必须要做好,否则又要受罚。家长千万不能含糊其词甚至让孩子“自己去想”。家长不给“出路”,孩子改错就没有目标,效果就不明显。
7、就事论事不牵连
家长训诫孩子时务必要一事一议,就事论事,切忌翻陈年旧账。有些家长在批评幼儿时喜欢东拉西扯、横牵竖连,将幼儿从前犯过的种种错误一一道来,却忽视了本次谈话的主题。家长说的问题太多,幼儿抓不住重点,这样的教育效果可想而知。
上一条:如何鼓励孩子上课积极发言
下一条:父母如何给孩子树立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