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条答案
家长要明确地告诉孩子,如何通过正确的方式获得他想要的。孩子偷拿东西有很多种可能,也许是他不敢和别人说话,或者不知道怎么去索取想要东西,所以需要家长给他示范和引导。
如何教育偷窃的孩子?
1、合理满足法,让孩子说出自己想要的东西
为了避免孩子由于想买东西而手里没有钱,便动了偷的邪念,家长一定要合理满足孩子购物的需求。平时你可以明确告诉孩子,爸爸或妈妈像你这么大时,看到别的小朋友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我们也特别羡慕与渴望,于是便和家里大人说出自己的想法。
2、给孩子讲明这件事情的错误之处
其实孩子也是通情理的,只要父母明细的给他讲明这件事情真正错在哪里,又会对自身造成什么样的不良影响,孩子才会很快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很多家长不分青红皂白就痛打一通,会让孩子因此产生一些抵触心理,家长只有给孩子讲明这件事情的错误之处,孩子才能知道其中的前因后果及具体的影响。要知道,家长只有让孩子养成后果意识,才能够杜绝下一次再犯此类的错误。
3、明确物权,强调尊重,让无心恶习杜绝再现
明确物权、保护所有权在西方的家庭教育里尤为突出。父母的东西是父母的,孩子的是孩子自己的,这样一种意识的强化能帮助孩子学会尊重,少做很多惹人不快的事情。
4、私下解决,不打骂孩子也不让孩子当众认错
一旦发现孩子偷窃,就打骂孩子或者命令孩子当众认错,并斥责孩子,以便让孩子不敢再犯。其实,这是在羞辱孩子,带给孩子的也只是自卑和羞耻,让孩子对大人失去信任。事后切勿翻旧账, 反复追究,随意转述。
5、保持冷静,了解孩子背后的想法
当你看到孩子“偷钱”后,就气得把孩子狠揍一顿,要孩子许诺不再犯时,结果往往是孩子跟家长斗智斗勇,“偷钱”的小动作越来越多。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他们偷东西或许有自认为非常正当的理由,你的聆听和理解是让孩子改正的前提。
孩子为什么偷窃?
1、压抑
孩子在家庭或者学校中,长期感到压抑,缺少一同玩耍的伙伴,总是形单影只,可能也会选择用金钱笼络伙伴,获得伙伴,同时通过金钱来逃避家庭的压抑感。
2、孩子没有“物权意识”,需及时开导
孩子年龄还小,一般都没有产生物权意识,不知道其他人的东西是不可以乱拿的,而且也不知道商店里面的东西还需要掏钱买。因此在平时生活的过程中,妈妈要及时对孩子进行开导和教育,让孩子形成一种物权意识,不是自己的东西是不能乱拿的,否则就要付出代价,承担很严重的后果。
3、家长疏于管教
认为孩子的“偷”是小事,翻不出大天来,不管不顾。有的家长一味护短,不肯直面孩子的问题和缺陷,这都是不对的。有时候,孩子的偷未必像大人想象的那样不堪,他们可能只是简单的需要,或者认为拿自家钱不算偷,发现孩子“偷”的行为,家长的做法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需要分清情况,谨慎对待。
上一条:孩子青春期该怎么教育
下一条:孩子屡次偷钱怎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