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条答案
因为孩子年龄比较小,他们可能并不明白什么叫物品的归属权。尤其是当父母习惯性地将一些零钱放在家里某个抽屉时,孩子会觉得这就是家里的钱,只要有需要自己也可以偶尔支配。家长要跟孩子去沟通。
小孩偷家里钱应该怎么正确教育?
1、正确引导
孩子有偷钱的行为发生,这种情况下一定要正确的引导。孩子的零花钱可以继续给,但是在给孩子零花钱的过程中,一定要强调这些零花钱是从什么时间到什么时间的,如果在这个期限之内提前花完了,就不会再有其他的零花钱。这样规定以后,孩子几次用零花钱的过程中,就会慢慢的总结一些经验,慢慢的有自己的计划来花这些零花钱。
2、不用兴师动众
很多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有偷钱的行为,就会特别的恐慌,在心里面默默的就会认为自己的孩子是小偷,还会认为孩子偷钱是一件非常大的事情。其实对于孩子的偷钱行为大可不必这样兴师动众,这种情况下更不能打骂孩子,只要家长正确引导,孩子是可以改正这个坏习惯的。
3、给孩子部分零用钱,让孩子学会正确合理地消费
孩子有了一定的管理能力后,家长可以给孩子一些零用钱,多少视自己的承受范围而定。家长可以允许他们自主尝试,鼓励孩子跟自己交流消费心得,并指导孩子消费。如果孩子短时期没有什么消费目标,还可以教给他们储蓄,并做好目标规划。这是培养孩子财商的有效途径。
4、及时和孩子沟通
父母在给孩子零花钱后,要帮助孩子树立对应的支配能力和财商,多和孩子沟通,询问孩子零花钱的用处,帮助孩子调整思维,学会不乱花钱,会花钱,懂得支配经济。
小孩偷家里钱的原因:
1、缺乏金钱概念
孩子长大之后会拥有独立意识,他们也懂得基础概念的表达,但是他们没有办法明确这种界限。尤其是在家庭当中,孩子对金钱是特别模糊的,因为家长在教育他们的时候也不太注重。久而久之,孩子认为父母的东西是自己的,所以就会偷拿父母的钱。
2、需求得不到满足
年纪在6岁之后的孩子内心已经产生了购物的想法,常常喜欢拥有自己喜欢的东西。如果这些想法得不到满足,内心的欲望会更强烈。在欲望的驱使下,一旦有机会就会出现“偷拿”等走偏的行为。
3、家长管教太严格
有些家长平时是特别严格的,对孩子也是如此认为,家庭收入并不高,所以每天都在节约的过程当中度过,认为孩子也应该更加节约。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生活水平,导致孩子的很多需求都没有满足,在父母这种严格管教情况下,孩子也会发现自己和同龄人差距太大。为了弥补这样的差距,或者是弥补心理上的落差,也会偷拿父母的钱,然后自行购买。
4、与父母缺乏沟通
孩子“滥拿”家里的钱财,主要是平时父母的管教过于严厉,对孩子期望太高喜欢追求完美。这就导致孩子与父母疏于交流也不愿意进行交流,不敢主动的向父母提出自己要求,从而自作主张“滥拿”。
上一条:爱偷东西的孩子怎么教育
下一条:14岁男孩不读书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