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条答案
我们要真诚与孩子交流,赢得孩子的信任,增加母子之间的亲子关系。只要让孩子觉得和我们交流是有安全感的,那即使他犯错的时候,他也愿意面对我们,因为他信任我们。
孩子犯了错不认错该如何处理?
1、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有些孩子犯错误却并不承认可能是因为自己没有认识到这个事情的严重性和错误,所以他们也不承认,因为根本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孩子还这么小,根本没有是非的概念,所以他们也并不知道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误的。
所以,作为父母一定要教会孩子如何去判别这个事物的正确与否,告诉他们自己错在了哪里,耐心的去指出来,而不是去大声的责骂,这样孩子就会知道自己的错误在哪里了,自然也愿意承认错误了。
2、因为孩子也是独立的个体,他们也有自己的内心想法,所以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也是有自己的价值判断,难免会和父母产生分歧,双方都有着自己的意见,各执己见,并且双方都不愿意让步。这个时候,父母应该冷静下来,并不是要针尖对麦芒,先是思考自己是否错了,然后再好好审视这个问题,给孩子讲清楚道理,自然就会明白了。
3、一定要讲道理,不要依靠父母的威严,而去逼迫孩子承认错误,这样是短效的却不持久的,并不能让孩子认清问题,让他们知道自己错在什么地方,实事求是。
4、审视自己,不要在孩子面前撒谎。作为父母,一定要避免在孩子面前撒谎,并且真诚的去对待孩子,有些推脱性的敷衍的话还是不要对孩子讲了。这样反而会给孩子留下不好的印象。
5、批评要委婉。是人都会犯错,犯错皆有原因。不能一出错误家长不分青红皂白直击主题,直戳孩子泪点,而且急于让孩子认错。 先冷静地分析一下孩子犯错的原因,弄清楚后有针对性地 、委婉地对孩子进行批评教育。在我们批评孩子时,也应先对孩子做得好的方面给予肯定,这里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有时候孩子是为了做好事而“过失犯错”的,这样就更不能盲目地批评孩子,应该先肯定孩子的动机,保护孩子的积极性,然后再和风细雨地指出孩子不对的地方,让孩子愉快地、没有压力地接受批评。
6、不拘泥于认错的形式。家长不必要非得逼着孩子明确说出来“我错了”、“对不起”,重点应该放在帮助孩子认识错误上。只要孩子愿意认错,道歉的形式并不重要。有很多孩子,倔强着不愿说对不起,却会用行动去表达歉意,比如主动去和对方握手或求一个拥抱,这同样是很好的认错形式。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面对犯错的孩子,让他们“认错”不是目的,而是要让他们通过这个错误明白道理,总经经验教训,以后尽量不再犯这类错误。
上一条:如何让孩子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下一条:孩子拒不认错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