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条答案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学习人际交往的一门重要功课,同时也是父母的一门重修课。在孩子之间发生冲突后,家长正确处理这个矛盾,不仅可以减轻冲突对孩子的负面影响,还能够帮助孩子增强人际交往能力。
孩子面对校园霸凌咋办?
1、控制好情绪
当家长知道孩子被打伤,一定会有愤怒的情绪,然而,如果情绪过于激动或者因情绪而出现了过激行为,则会有一些负面的结果。比如,孩子之间的冲突是因打闹产生的小矛盾,本不是一件多大的事,所谓的“被欺负”实际上是家长给这种打闹行为赋予的评判。如果家长反应过度反而会让孩子感到害怕,认为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或者自己受到了一种极大的伤害。这样一来,孩子会对人与人相处发生的冲突过于敏感和担心。
2、借助老师的力量
老师在孩子心中是非常有力量的形象,当孩子与同学发生冲突,家长在听闻此事的第一时间应与老师沟通,了解相关情况,并请老师出面调解。老师经验丰富,可以有效帮助双方化解冲突,教导他们如何正确相处。
3、帮孩子建立正确的物权意识
培养孩子“物权意识”,首先家长要让孩子知道物品的所有权属于谁,比如,家里哪些玩具、生活用品是他的,哪些是爸爸的,哪些是妈妈的。然后,在生活中不断地进行强化训练,让他逐渐形成物品所有权意识。
4、正确认识暴力
幼儿时期很容易出现肢体冲突,父母应该帮助孩子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不过分强调发生冲突是特别不好的事情,进而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也不让孩子有“是我不好,我弱小,所以别人打我”这样的误解。但是,必须让孩子意识到暴力行为不是受欢迎的正确举动,遇到分歧可以选择其他更合适的方式进行处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家长还可以利用这个冲突事件,教给孩子化解人际矛盾的方法。
5、在家里要锻炼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
不要任性,更不能娇生惯养,这样很容易交不到好朋友,还容易招致别人的欺负,到学校里的时候,让孩子不要过分的炫耀,无论发生什么事情家长都是孩子最坚实的后盾,这样孩子的心里才会有安全感,平时工作之余要多和孩子进行沟通,这也方便了解对方内心的需求。
6、懂得寻求帮助
当孩子受到欺负后往往会受到别人威胁说:不许告诉老师,“不许告诉你的爸爸妈妈”不然下次还欺负你。孩子由于害怕不敢和家长说被其他小朋友欺负的事,时间长了,就会成为经常被欺负的对象。久而久之,他们性格会变得胆小怕事,自卑,甚至于造成严重的心理疾病从而导致悲剧的发生。
7、学会说“不”
孩子在成长道路上,需要学会如何拒绝别人,不要一味地去满足别人的要求,自己不愿意做或者不愿意分享的东西要学会拒绝。虽然,分享是中华传统的一种美德,但是,分享的前提前是基于孩子本身是否愿意的基础上。家长要给他们灌输“他自己的东西愿意给别人再给别人,不愿意给也没有关系的”这种理念。
上一条:如何关爱单亲家庭的孩子
下一条:如何不对小孩发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