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条答案
很多家长教育孩子的时候,孩子总是和父母唱反调,甚至不和父母沟通,很多父母在这个时候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但是已经无法对孩子进行教育了。因为感觉教育孩子太累了,感觉力不从心了。
教育孩子力不从心怎么办?
一、家长要给足孩子信心,让孩子对自己将要做的事情有责任并能胜任
教会孩子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孩子有责任感,这样孩子不光是对自己将要做的任务有责任,而且会来也会支撑整个家庭的责任。其次就是教会孩子对自己将要做的事情有信心,家长平时要多鼓励和支持孩子,让孩子对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有内驱力,内部驱动大大提高,孩子自然做什么事也有积极性。
所以家长千万不要吝啬自己的夸奖,比如孩子在某一科目上成绩特别优秀,家长就可以多对孩子鼓励和表扬。相反如果孩子做出的成绩没有那么优秀,家长也可以抓住孩子进步的阶段,给足孩子鼓励,“你这次有了很大进步,怎么这么棒,妈妈相信你以后也会越来越好。”
二、要学会让孩子追求并领悟自己的价值和存在感
在很多家长的眼里,孩子就是什么都需要家长替孩子做决定的不懂事小孩,这种完全忽视孩子存在感的做法,很容易让孩子觉得自己没有什么价值。久而久之孩子也不想和父母进行沟通交流,有什么想法,也不会主动说出来。
要想让孩子有责任感,担任其家庭的一份子,那就要给足孩子存在感,比如在孩子想要跟家长倾诉时家长要耐心倾听,并及时帮孩子解疑释惑。孩子有什么想法或建议时家长也要合理采纳,并给予孩子肯定答复,“你的想法真棒,谢谢你给爸爸妈妈这么好的建议。”
三、学会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自主意识
孩子不喜欢和家长沟通的主要一点就是他们的自我意识比较差,什么事都想让家长来帮忙处理后续,把一堆烂摊子都丢给父母。
所以在孩子小的时候,家长不要一手包揽孩子所有事情,可以让孩子主动做自己的事情,然后家长及时在过程中给予孩子引导和指正,这样孩子沟通能力和动手能力也会随之提高。
教育孩子力不从心的原因:
1、家长急功近利,没有长远目标
很多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没有计划,学到哪里算哪里,发现有漏洞了就“眉毛胡子一把抓”,通常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家长心里的预期随着学生的成绩起起伏伏犹如坐过山车,长此以往,学生考试没把握,要么没自信,要么盲目自信。
2、家长缺乏沟通和心理疏导
家长和孩子的沟通要通畅、平等,不要动辄用“粗心、不努力、不专心”等空洞的字眼来形容自己的孩子。时间长了,家长和孩子容易对立。特别是有些毕业班学生的家长,恨不得孩子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学习,不应该有一丁点儿的放松,甚至是孩子填报志愿也往往由家长包办。
3、家长用自己成人的思维模式及标准去衡量孩子
现在的孩子的确见多识广,信息接触相当丰富,但他们毕竟是身心都未发育健全的未成年人,仍然需要大人的耐心引导,大部分家长只是简单地将结果或后果告知孩子,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缺乏耐心,并提出很高的标准,动不动说“我们读书的时候怎样怎样”,这样的教育最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结果也可想而知。
上一条:孩子对父母失望的表现
下一条: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