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条答案
总有父母得意于自家孩子的百依百顺,觉得孩子从小就听话,是个好孩子,却忽略了孩子自身所需要的成长。父母不妨认真想一想,孩子的无条件听话真的是件好事吗?现在孩子可以听你们的话,但等往后你们不在他身边,他又该听谁的话?
从小就听话的孩子长大了怎么样?
1、没有主见,迷失自己。
由于从小习惯于听话,他们会放弃很多自己喜欢的东西,时间长了,甚至已经迷失自己,丢掉了梦想。他们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也不善于去做选择。所以明明内心有很多想法,有时候反而更希望最好什么事情都有人安排好,虽然这样自己一点也不开心。由于从小很多想法都被扼杀在与父母的争执中,当听话已经成为习惯,他们就没有了主见。虽然讨厌这样的自己,却无能为力。
2、不懂得拒绝,过于重视别人的感受。
从小就过于听话的孩子往往有颗成熟而敏感的心。因为理解父母的艰辛和不容易,或者为了得到父母的表扬和关注。他们过早压抑自己的想法和喜好,于是就会给人留下很乖很听话的假象。殊不知,这种听话其实是一种讨好的变形。时间长了,这样的孩子就会形成讨好型人格。他们不善于拒绝,通常都是委屈自己成全别人,虽然明明心里很不开心。习惯性地去观察别人的脸色,于太过注重别人的感受。
3、无法拥有自己的喜好。
因为听话的孩子,他们的爱好来自于父母的允许。父母允许他们喜欢什么,他们就可以喜欢什么;不允许他们喜欢什么,他们就必须放弃掉什么。所以听话的孩子,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爱好,就算有,也可能因为父母的原因被埋在心里深处。
4、在边界问题上存在模糊不清的情况。
听话的孩子无法分清楚边界,在边界问题上就存在模糊不清的情况,很容易将自己要做的事情和父母要他们做的事情混淆在一起。特别是对于“责任是谁”、“空间是谁”、“东西是谁”、“未来是谁”这些内容,他是处于迷茫的状态中的。虽然他们拥有丰富的想象力,但却缺乏创造力。
从小就听话的孩子应该如何教育?
1、只教方法,少给“意见”。
父母很难不把自己的“意见”灌输给孩子。但是,如果父母给出的意见多,孩子的想法就会少,不利于孩子的长远发展。就把最基本的方法原则和底线画下来,剩下的让孩子自己去体验和发挥。
2、适当刺激。
孩子的性格如果不只是老实听话,还有些呆板怯懦,父母要运用激将法,当孩子要求父母不他做事时,故意冷落,不理睬,激发孩子的活力,让孩子着急发脾气,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态度,让孩子的性格慢慢变得开朗活泼,善于表达想法。
3、不要急于给孩子贴标签。
内向随和不代表没有主见。对于从小就过于听话的孩子,父母要做的就是接受和喜欢孩子的性格,帮助他们接受自己。
4、给孩子时间“犹豫”。
很多时候,孩子做不了决定,不是因为没有想法,而是因为想太多,犹豫不决。孩子在做选择的时候,如果父母直不耐烦地催促或者只是单纯地为孩子做决定,很容易打击孩子自主的主动性。给孩子足够的思考时间,相信孩子能做决定,父母的自信就会转化为孩子的自信。
5、不要太强势。
父母太强势,什么都替孩子做主,孩子就显得弱势,不需要拿主意,父母都安排好了,发表了想法也会被驳回,于是孩子就懒得思考了。父母要学会示弱,关于孩子个人的事情有必要征询孩子的意见,开明民主,学会独立思考,更有责任心。
上一条:那些厌学的孩子后来都怎样了
下一条:为什么小孩越来越不听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