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条答案
其实,孩子不好好学习是因为家庭中存在错误的互动模式,使孩子没有自驱力,对家长的掌控容易消极抵抗。要想让孩子好好学习,关键在于要培养孩子的自驱力。
怎样能让孩子好好学习?
1、激发孩子主动学习的动机
孩子对新鲜事物总是充满好奇心,就会积极去探索,去仔细观察,这个过程就是提升孩子学习能力的过程;相反,如果孩子对周围的事物不感兴趣,这样也就无法激起学习的欲望。所以,家长要想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首先就要从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入手。
2、提高孩子的学习自主性
经常听到家长们抱怨:“孩子写作业拖沓,明明1个小时能完成,偏要花3个小时。”“放学回家不是先做作业再玩,而是先玩够了才不情愿地做作业,还得我们在旁边盯着……”
孩子学习态度不端正,你是打骂孩子,逼着他学?还是唠叨督促或者是陪在孩子身边看着他学习?但是这样做只会适得其反,会使孩子更加反感并丧失学习兴趣。
首先应该让孩子认识到学习是他自己的事情,经常给他植入这个观念,树立他正确的学习观。
其次要引导孩子使用正确的学习方法。例如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学习目标,并根据目标安排学习计划,最终严格执行计划。目标完成可适当给予激励,让孩子自主自动学习。
3、科学引导,帮助孩子掌握学习的方法
有的孩子其实内心是想学习的,也很羡慕那些学习特别好的小伙伴,但是就是不知道怎么学,已经很努力了还是学不好。这时候,家长就要重视起来,主动帮助孩子。通过观察孩子学习的方法和习惯,帮助孩子克服学习的困难和障碍,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比如有的孩子记忆力不好,学了立马就忘了,家长就可以多管齐下帮助孩子记忆,比如引导孩子建立思维导图,大声朗读,整理读书笔记等等。
4、善于发现,让孩子体会到学习的好处
如果孩子能体会到学习带来的种种好处,那孩子也会更有学习的动力,更愿意化被动为主动去学习。只是有时候,孩子自己感受不到,不明白学习带来的好处在哪里,家长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帮助孩子去看、去寻找。比如孩子学钢琴学得很辛苦,家长可以这样鼓励孩子:“宝贝你钢琴弹得这么好,好像人也变得越来越漂亮了呢。”“宝贝你你学会弹琴,就可以在班级的六一晚会上表演了,好棒啊”等等,夸奖最好是具体的,能让孩子真切地体会到学习的好处的。
5、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会让孩子受益终身。父母要培养孩子学会:预习功课,及时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上课认真听讲,对于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要勇于主动举手回答,对于自己有疑问的还要大于大胆提出。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孩子向好的方向发展和变化。
6、帮助孩子制定合适的学习目标
如果孩子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那么他的学习过程就会漫无目的,无法达到学习的效果。所以说,合适的学习目标,能够指引孩子学习的方向,给与他学习的动力,同时激发出孩子主动发掘自身潜能的能力。
所以,父母可以帮助孩子,制定合适的学习目标。所谓合适的学习目标就是不能够过高,也不太低,而要根据孩子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定。不要违背孩子的意愿和要求,那样只会适得其反。
上一条:怎样才能让孩子自觉的写作业
下一条:孩子作业不会做家长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