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条答案
许多时候,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中,总会遇到来自身心或外部的困难和阻碍。这个时候,家长要做的不应该仅仅是体谅,或是代劳,而是要鼓励孩子不泄气,不放弃,坚持到底,让孩子在困难面前懂得坚持,并最终体验胜利带来的喜悦。
如何培养孩子的坚毅力?
1、让孩子独立活动
要尽可能地为孩子创造独立活动的环境,他们在活动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克服种种困难,在克服困难的同时意志力也会得到增强,如果孩子遇到难题,家长先让孩子们尝试自己解决,当孩子战胜了困难,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也随之增强。
2、在多样化的活动中培养孩子的坚持性
孩子的坚持性只有在不同的文体活动中、在多次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才能逐渐形成和培养起来。家长可以经常组织孩子参加一些既力所能及又需要付出一定努力的游戏、学习、劳动等活动,从中锻炼孩子坚毅顽强的精神。
3、对孩子适时鼓励
当孩子在活动中表现出进步时,家长要适时、适度地给予肯定和赞许。家长的赞扬可以鼓舞孩子的士气,提高他们的信心。当孩子完不成计划时,家长要对情况具体分析,不能说丧气话打击孩子,这会增加孩子的挫折感,容易使他们失去自信心。
4、运动中成长,培养孩子坚毅的品格
锻炼孩子坚毅的品格,需要通过运动的方式,而且越早越好。因为人在运动中得到的体验最直接、也最极致,这些儿时的极限体验,能够在孩子脑海里形成观念和鲜明的记忆判断,并在以后遇到类似心理体验时发挥作用。
5、夸孩子的努力,而非成绩
当孩子取得好成绩,如果你冲口而出的是:“你真棒!真聪明!”那么孩子刚刚与一次接近“成功特质”的教育失之交臂。因为无论“棒”、还是“聪明”,都是结果,而非过程。要孩子拥有“成长型思维”,关键是让他理解自己可以越来越棒、越来越聪明。
6、从小事做起,让孩子从小磨炼意志
要让孩子具有独立生存的能力,就要给孩子独立自主的机会,让孩子独立完成自己分内的事情,哪怕并没有积极的结果。人在克服困难的斗争中成长,无畏、勇敢可以使人变得坚强。家长要引导孩子从小事锻炼意志,克服小困难,才能克服大困难。
上一条:父母如何正确的向孩子表达爱
下一条:爸妈为什么不理解自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