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条答案
现在很多家长意识到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不少家长却将阅读量大和阅读能力好划上了等号,给孩子大量囤书,要求孩子必须大量阅读。孩子的阅读能力似乎并没有得到提高,甚至还出现了逆反心理,变得不爱阅读。培养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一定要找准方法,不能太过心急。
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
1、培养读善思勤于动笔的习惯
孩子从小就应该养成多读善思,勤于动笔的读书习惯。文章的内容是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达的。只有通过读,才能把无声语言变成有声语言,把语言文字所描写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表达出来。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孩子在学习中有了疑问,才能产生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才能有所创见。
2、亲子共读,为孩子树立良好的阅读榜样
父母应尽可能多地和孩子一起看书,做孩子的阅读榜样。家长还可经常与孩子在一起交流读书的方法和心得,鼓励孩子把书中的故事情节或具体内容复述出来,把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讲出来,然后大家一起分析、讨论。这样孩子的阅读兴趣就可能变得更加浓郁,孩子的阅读水平也将逐步提高。
3、多实践,丰富感性经验,提升抽象理解能力
提升阅读理解能力,需要孩子多体验社会生活,通过亲自实践获得大量感性知识,通过思考上升到理性知识和抽象思维能力,最终理解并构成个人知识的组成部分。比如,带着孩子一起爬山,让孩子理解什么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和孩子去看庐山瀑布,理解什么是“疑是银河落九天。”
4、泛读和精读相结合
阅读量大的人,其大脑对文字信息的处理速度、辨识速度也会快很多,更能刺激大脑掌握阅读技能,更有效率地处理信息的输入输出。泛读的同时,也要做些精读。经常和孩子一起讨论书的标题和内容。比如,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是讲一件事还是讲一个人,还是介绍一件物品。
5、和孩子交流读书的感悟
读书只是一件比较浅显的事情,要想真正的起到效果,还是需要去对书本进行阅读理解,只有能说出来的东西,才是真正了解的。父母不仅需要引导孩子爱读书,还要鼓励孩子勤思考,对书本的内容进行理解,这样才能最终提高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
6、培养孩子多读、勤于动笔
文章的内容都是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达的,只有通过读才能把无声的语言变成有声的,把语言文字所描写的人物形象表达出来。孩子只有在学习中产生了疑问,才会产生去积极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家长要给孩子热情的鼓励,积极的思考可以让孩子了解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想法。
上一条: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下一条:高三孩子突然不想上学了了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