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条答案
一个人,从充满自信的那刻起,上帝就在伸出无形的手在帮助他。自信对我们来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生活状态,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都是无比重要的。如果一个人每天因为一点小事受挫后就闷闷不乐,不敢再次面对这件事,就会产生自卑心理,还会影响到自己的身心健康。
如何让孩子有自信更自信?
1、要相信孩子
很多孩子不自信,都是由于父母的大包大揽造成的,孩子做什么家长总是阻止,这个你弄不好,我来帮你弄,那个很危险,我来替你弄。其实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通过自己的做事来获得自信,同时也学会一些基本的技能,每学会一样本领,孩子都会很自豪,当然也会越来越自信了。
2、对孩子奖惩要分明
父母对待孩子的正确做法,是该表扬的时候表扬,该批评的时候批评。不要过分使用奖惩,如果父母动不动就要惩罚孩子,个性强的孩子就会反抗,势必会影响亲子关系;而个性弱的孩子,会形成自卑的心理,事事以父母的意愿行动,没有自己的主见和立场。
3、把选择权交给孩子
大多数家长喜欢给孩子做决定,认为孩子小不懂选择,容易把自己的想法、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总觉得孩子听自己的总没错。这样会让孩子丧失自主能力,产生依赖心理,对他们是弊大于利。家长适当地学会放手把选择权交给孩子,也是一种自信心的培养。
4、激励教育法
对青少年来说,自我意识、自我形象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建立在比较崇信的人对其评价的基础上。家长打小是孩子心目中的“权威”,如果家长对他们的评价是肯定积极的,他们的自我意识、自我形象一般可能就会好一些,从而对其取得成功的自信也相对就要强一些。
5、尊重和信任孩子
尊重孩子,使他切实地体会到自己是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信任孩子,调动孩子做事的积极性,并给予积极关注和表扬、切忌包办代替,更不可打击、讽刺。这样既培养孩子对自己行为负责的品质,又培养了自信心。
6、以身作则,树立典范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很难想象缺乏自信的家长如何能培养出自信心十足的子女。父母能够充满希望地看待未来,充满自信,孩子就会深受感染,所以父母在要求孩子的同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修养,做好孩子的典范。
上一条:怎么鼓励信心不足的孩子
下一条:高三孩子不想上学父母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