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条答案
在父母的引导和学校的教学之外之上,要给孩子自主的空间,要给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要尊重孩子自己的感受、想法、爱好,不要把孩子当作为学校制造分数的机器,也不要把孩子当作为父母争光的工具。
中学生怎么教育好?
1、孩子需要的鼓励远远多于批评
因此,当孩子做出任何值得肯定的事情的时候,你都要真诚明确地表现出你对他的肯定。孩子会深刻地记住这些鼓励,他会遵守这些规则,直到他习惯这些良好的作风和行为。你不必担心孩子会为此而骄傲自满,你要知道,只有在得到过分夸奖的时候,他才会滋生傲慢。
2、要逐渐培养子女吃苦耐劳的精神
劳动不但可以锻炼孩子的身体素质,还可以培养他们艰苦奋斗的品质,培养他们在逆境中也能拼搏向上的精神。肯吃苦的孩子能承受更大的压力。
3、不能够溺爱孩子
因为在这个阶段,本来是一个孩子拥有独立人格,性格也开始发生转折的时候,如果仍然溺爱孩子,对孩子百般呵护,不想让孩子受一点苦的话,可能孩子在学习的时候,都不能够真正地长大。如今有很多的孩子,每天除了学习以外,父母都把所有的事情打理得很好,这些在溺爱环境当中长大的孩子,其实根本就不理解什么是爱。
4、注重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
教育子女的责任,要由父母共同承担,哪一位都不能放弃自己的责任;同时,父亲和母亲要为对方承担教育责任创造条件,在教育孩子上有分工有合作,不应单方独揽“大权";只有在父母共同承担教育责任、对子女的教育影响力和谐互补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全方位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
5、注重与孩子日常交流,帮助孩子克服缺点
我们非常注重与孩子的交流,让她说同学的优缺点,自己有哪些不足的地方需要改进。比如我们的女儿好犯粗心大意的毛病,总是把加法当减法,减法当加法。我们就设计一些作业,其中有许多粗心大意的错误,故意请她当“老师”批改。
反复训练几次,在这方面的错误明显减少了。针对她吃饭慢的不良习惯,我们就想办法培养她做事快的习惯,给她讲明道理:只有把自己的事尽快做好了,才有时间玩或学别的东西。
6、不要轻易对孩子发火
我们觉得,经常对孩子发火。会出现两种结果。一是她已经习以为常了,觉得你发火没什么大不了的事,二是会因为她胆小而惧怕你,使她对你望而却步。如果经常发火,她就会报喜不报忧,家长就了解不到孩子的真实情况,这样教育起来就会被动。教育孩子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能慢慢来。
上一条:家庭教育如何进行
下一条:怎样进行良好的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