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条答案
我发现,身边许多家长都忽略了非常重要的一点,即独立学习是一种能力,是需要孩子在平常多去锻炼才能形成的能力。有许多像您一样的家长,总希望孩子一夜之间成长,突然就学会了独立学习,这是非常不现实的。我们作为父母,应该用正确的教育方法来引导孩子学会独立学习,我在这里分享一些经验给您。
如何培养孩子独立学习能力?
第一: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谈到独立学习能力,就不能不谈到独立思考能力。事实上,独立思考能力是独立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也就是说,一个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孩子,对于学习才会更加地投入,才更有可能养成独立学习的能力。我们作为家长,要经常性地鼓励孩子在学习中学会独立思考,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
第二:引导孩子实现自我管理和平衡的能力。
一个优秀的学习者能自己主动学会思考,拥有更强的自我管理能力,并能主动将学到的新知识快速地应用起来,通过探究和提问的方式学到更多的内容。而这正是我们要帮助孩子达成的目标能力。
每个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都难免会受到外界的各种干扰和诱惑,在这种情况下,引导孩子学会平衡学习和其他事情,实现自我管理能力的做法就很重要。
第三:帮助孩子制定一份个性化的学习时间表。
独立学习还意味着孩子会有更多的能自由支配的时间,这些时间可以用来完成作业、阅读以及复习已学的知识等等。我们可以引导孩子通过制定一份个性化的学习时间表,来实现科学有效地管理好学习时间和开展学习的目的。
培养孩子独立学习能力时千万不要做的事:
第一:不要做“保姆式”家长。
在孩子学习动手做事情的初期,由于在他的头脑里没有相关的经验和记忆,所以在我们看来很简单的事情,孩子也可能会花费很长的时间,效果也不好。这个时候,很多心急的父母宁愿自己动手快速搞定。但培养孩子良好的动手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需要家长有足够的耐心,鼓励孩子自己动手,慢慢做好,而不是抹杀孩子学习的过程。
第二:不要给孩子消极的期望。
当一个家长要求孩子第二天早晨自己收拾书包时,应该说:“我相信你能做到这一点。”而不是说:“你能做好吗?”后一种表示会使孩子自己也怀疑自己是否有完成这个任务的能力,在具体做的时候就不是努力去做,而是容易气馁,半途而废,招致失败。
第三:不要设置双重标准。
很多家长对孩子要求很高、很严,却对自己用另一套标准。例如,有些家长朋友要求孩子东西从哪里拿的就要放回哪里,可是自己却常常乱丢东西;他们要求孩子一回家就做作业和家务,而自己却可以一回家歇一歇,什么也不做。这样做的结果会使孩子感到不服气。
培养孩子独立学习能力时容易步入的误区:
第一个误区:孩子不可能独立学习。
有些家长反馈说孩子不可能独立自主学习,小孩整天想着玩儿怎么可能独立自主学习。其实不是的,独立自主学习并不是只有自己学习和被动学习两种情况。
第二个误区:独立学习就是“不要喊妈”。
大部分家长对于独立学习的理解都停留在行为层面上,只要看到孩子独立完成作业,自己去学习,不要来烦我,就认为孩子在自主学习。更懂得教育的家长就可以关注到能力层面,我们需要孩子不仅仅现在不来烦我,而是希望孩子建立起时间观念,有计划性,有执行力。
上一条:高三的孩子出现厌学情绪怎么办
下一条:如何培养孩子独立写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