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条答案
孩子自卑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表现为过多地否定和贬低自己,抬高别人,影响了对自已正确、客观的判断,不能客观地、正确地看待自己和周围的人和事。自卑会影响到孩子人格的健康形成。
孩子特别自卑该怎么办?
1、爱与尊重,消除孩子自卑感
孩子渴望得到家长的关注,尤其是自卑的孩子。作为父母,要细心留意孩子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积极回应,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在平时的生活中,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及喜好,给孩子自我发现的机会和空间,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生活,有利于自卑感的淡化。
家长陪孩子玩耍时要专心,如欧马利说的那样,“与孩子一起时,带上你所有的法宝和智慧,然后坐在地板上”。玩耍的同时,要多对孩子的言行肯定,引导孩子改变不正确的思维方式,帮助孩子正确的认识自己,提高自我评价。
2、环境对树立自信心的影响
很多时候自卑感的产生并不是因为困难、挫折、失败等因素带来的,而是因为当遇到困难、失败等问题时周围人的态度。如果遇到问题时周围人的态度是指责和嘲讽就容易打击自信心,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做到,从而渐渐产生自卑的心理。
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位学生在小学时,因为学习成绩不太好,经常受到其他同伴的嘲笑,因此就对自我产生怀疑,从而产生自卑的心理,觉得自己处处不如别人。等到上初中后,摆脱了原来环境的影响,没有人知道这位学生原来的学习情况,没有了同伴的嘲笑,让他更加有自信,学习成绩也得到了提升。
3、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
如果孩子缺乏自尊心,会让其变得畏首畏尾,不敢表现自己,这样的孩子,在认知和交往能力上都会比一般孩子差很多。
作为家长,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少赞许,少责备,切忌在教育的过程中,使用不恰当的做法和刺激性的语言去伤害孩子。少说几句别人家的孩子,诸葛亮也曾说过:“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4、不要过度保护和照顾孩子
父母对孩子的过度保护,让孩子缺乏锻炼自己的机会,也会让其缺乏自己去探索的欲望。而家长的过度照顾,也会让孩子缺乏自己动手的能力,甚至遇到事情也没有解决它的能力。长此以往,等到孩子年龄大了,由于自己没有能力,遇到困难的时候,就会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挫折,进而变得自卑。
孩子特别自卑的原因:
1、孩子缺乏自信可能是自身性格特点的原因
忧郁质和粘液质的这部分小朋,通常表现为性格内向,在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通常会选择逃避,久而久之,就会缺乏自信。胆汁质和多血质的孩子天生性格乐观开朗,充满自信心,不过这些都可以通过后天改变。
2、孩子缺乏自信可能是家长的责任
家庭永远都是一个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个课堂,不同的父母培育出来的孩子肯定是不同的。文化程度不高,父母关系又很紧张,或者是家庭不和谐,对孩子的成长会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
这类父母通常会不分青红皂白的指责孩子,甚至把夫妻间产生的矛盾,拿孩子当出气筒。在这样家庭中长大的孩子,通常都会比别人更加自卑,孤僻,不合群。
孩子特别自卑的表现:
1、过于害羞
孩子极度怕生,甚至在熟悉的人的问答下,也不敢与他人交流,不愿抛头露面、不敢接触小朋友、过度害羞行为说明孩子内心深处会比较自卑。
2、过度在意别人的看法
有自卑心理的孩子大部分都比较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在听到别人对自己有不好的评价会心情不好。或者在父母的评价下会为了达到父母的看法而过度追求完美。
3、没有主见
遇到什么问题孩子总是不出声,对父母言听计从,不会反抗,也不会说出自己心里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