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条答案
教育孩子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多和孩子沟通。尤其是叛逆期孩子,父母要多关注孩子的心理世界,留意孩子的情绪,在孩子需要的时候,以朋友的身份和孩子聊聊天。家长千万不要让孩子感到压力,否则会让孩子更抵触。
叛逆期的孩子该怎么沟通?
1、双向交流。
交流是双向的,所以孩子必须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青春期,孩子有自主的需求,家长需要给孩子足够的面子,这样才能消除沟通障碍,让沟通更加顺畅。在一些比较小的选择上,要给孩子充分的自主权,即使事情搞砸了,也是可以接受的。
2、不能盲目念叨。
青春期父母的金科玉律就是不唠叨,少说话,多做事。因为他们经历了十几年的灌输式教育,慢慢会觉得累。青春期,人生观价值观都很完善的时候,都有自己的想法,希望能迫切表达出来,有独立意识,对父母价值观的植入非常反感。
3、做好引导工作。
在不同的时代,父母的思想要跟上孩子的步伐,不要用自己小时候的经历教育孩子。自己的经历只是参考值,不能把自己的经历强行灌输给孩子,这样不仅会让孩子反感,反而会带来失控的后果。当孩子面临问题或选择时,不要直接告诉他们该怎么做,而是让他们自己做出选择。
叛逆期的孩子有哪些表现?
1、自以为是。
叛逆期的青少年虽然在社会上和生活的经验上都有所缺乏,但是她们仍然在思想和行为上盲目的自大,做事情也不考虑后果,把自己当做中心点,不考虑其他人。而且情绪的波动也会很大,同时内心还是十分脆弱敏感,真是打不得也骂不得啊!
2、拒绝服从。
青少年在叛逆期时通常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反叛心态,不再像过去那样听从父母、老师等权威人士的意见。他们不喜欢被管束,渴望独立自主。在面对父母的责备和规定时,他们会表现出强烈的情绪反应,可能会咆哮、抗议,甚至拒绝听从。
3、对风险行为的尝试。
青春期是冒险和探索的时期。叛逆期的孩子可能对一些风险行为表现出兴趣,如抽烟、喝酒。这些行为可能是他们试图寻求刺激和独立,同时也是探索自我边界和社会规范的方式。
孩子进入叛逆期的原因:
1、家长教育方法不妥。
一些家长短少一般的心理心理学常识,对孩子的教育急于求成,方法简略粗暴,常常无视孩子的自尊心和心思接受能力,导致孩子叛逆心理的发生。
2、压力过大。
过度的家庭压力、学校压力或社会压力,可能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例如,过高的学习压力、过多的课外活动要求,以及严格的家庭规则等,都可能让孩子感到无法承受。
3、发展需求未得到满足。
叛逆是孩子和父母对于生活掌控权的争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对探索、独立、自主产生强烈的需求。如果这些需求得不到满足,孩子就会通过叛逆行为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下一条:17岁叛逆期怎样管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