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条答案
很多父母在孩子出生的时候,都会对孩子寄予比较高的期望,尤其是对于家有男孩的家庭来说。这个观点不是说重男轻女,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思想其实是淡化的,父母在养育孩子的时候打心里认为对男孩的要求应该更严格,更需要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能力,在现代这个社会中,如果男孩没有责任和能力,则难以在社会上立足,更不用说养活自己。一个没有养活自己能力的男孩,他们可能会成为啃老族,可能会成为妈宝男,更可能会成为无所事事的一些人。这样的男孩子显然会成为父母的负担,那么在培养孩子的时候,父母的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男孩教育的三条准则:
准则一:从小就要让男孩知道,他是个了不起的男子汉
男孩在四五岁的时候,就已经有了性别意识,他已经知道自己是个小男子汉,这个时候,父母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其男子汉的作风:男孩跌倒了,告诉他:自己爬起来;男孩胆怯了,告诉他:你可以做得更好;男孩犯错误了,告诉他:好汉做事好汉当;男孩不听话了,告诉他:不给父母添麻烦,是男子汉的一种荣耀。
值得注意的是,让男孩从小就具有男子汉意识,父亲的作用是巨大的。无数事实证明,妈妈过多的保护和担心,会削减男孩的男子汉气概;而父亲更显严格的规则、更显宽松的约束,则会赋予男孩无与伦比的坚强与勇气,进而促使男孩更快地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男子汉。
原则二:千万别对男孩来"硬"的,要和男孩做朋友
男孩最怕什么?很显然,他们最怕没有人理解、没有人支持,以及没有自由。男孩最不怕什么?家有男孩的父母都知道,男孩最不怕的就是武力胁迫,"越打越犟"是他们的长项。因此,所有男孩父母一定要牢记这样一个教子箴言:如果你现在不和你的孩子成为朋友,那么青春期之后,他就会把你当作“敌人”!和男孩做朋友,其实很简单:给男孩更多自我选择的权利;和男孩一同分享他的喜怒哀乐;尊重你的男孩,并放弃"不打不成才"的教子观念;时刻让男孩感受到你不温不火的关爱,巧妙约束但不强硬控制。
原则三:别让男孩太“富有”
我们所说的“富有”包含两个概念,一个是父母太多的溺爱和包办,一个是钱财的充裕。有的父母特别宠爱男孩,一切事情都依着男孩;有的父母很有钱,他们给男孩很多零用钱;有的父母很有能力,男孩的大小事情他们都会包办;
然而,父母这种让男孩过于"富有"的做法,又会给男孩带来什么呢?父母的过度宠爱让他们变得自私而没有责任感;太多的金钱让他们只想用"奢侈消费"的方式去消耗体内过多的睾丸素,从而忘记了自己还要学习;父母的事事包办则让他们丧失了劳动的能力、应对困难的能力、抵抗挫折的能力……正因如此,明智的父母从不会让自己的男孩太过"富有",他们会把"爱"藏起来一半,他们会寻找和创造机会让男孩去体验贫穷!
男孩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不能溺爱孩子
父母不能溺爱孩子,在养育孩子的时候应该适度放手,让孩子养成独立的习惯。生活中大部分的妈妈都会照顾儿子的起居,很多事情许多妈妈会过度关心,给孩子造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妈妈有时候也要和儿子适度的保持距离,不要造成孩子过度依赖妈妈,避免长大后还是一个妈宝男,这样的孩子独立思考能力非常差,遇到什么情况都问妈妈,生活中也会经常会说我妈怎样怎样,到社会上也会难以适应。你可不能陪你的孩子走完一辈子吧,生活要靠自己,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不要打骂孩子
父母觉得孩子是自己的私有财产,想打就打,想骂就骂!其实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长期的打骂,不仅会造成孩子自卑怯懦,不善与人交流等性格特点,严重的还会在孩子心里埋下仇恨的种子,这颗仇恨的种子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生根,轻则报复父母家庭,严重的会报复社会。
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
父母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打着“我这都是为你好”的旗号,做些干涉孩子私生活的事情!有的父母觉把自己工作生活的不成功归因于自己没有上一个好大学,所以从小强迫孩子各种辅导班,让孩子小小的年纪生活却像个陀螺一样!生活中的一切都用学习成绩来衡量,其实,孩子的童年应该是五彩缤纷的,成功的道路也不是唯有学习一条道,努力挖掘孩子的天赋,有针对性的培养,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更容易成功!
每个当父母的,都有一颗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尤其是有儿子的家长,很多家长对待女儿的期望没有那么的大,但是对待儿子的期望却非常大,多数父母还觉得教育男孩子比教育女孩子要难上好几倍,关于男孩子的教育问题也让当父母的非常头疼,男孩子的教育,打不打不是关键,怎么教育才是关键,如果打的不合适,不仅起不到教育的作用,相反还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教育的万能玥匙是爱,让孩子感受到爱,沐浴在爱的温暖中,孩子差不到那里去。但爱要有度要有原则,不可以溺爱。
上一条:着名的家风家训
下一条:真正爱孩子的家长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