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条答案
由于家庭环境、孩子性格等方面的不同,父母的教养方式也有所不同。正确的教育方式可以让孩子健康快乐的生活,养成活泼开朗的性格,对孩子的成长有非常大的积极意义;反之,错误的教养方式也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很大伤害。甚至有些孩子因为家庭和父母的原因,对生活的态度消沉,终日混沌度日,断送掉自己的未来。
对孩子伤害最大的教养方式:
第一种教养方式:“你真没用”,不断否定孩子。
曾经和高中时候的一个好友聊到“如果成为父母,我们最不该对孩子说什么话”。平时活力四射的朋友听到这个话题,突然眼神黯然失色,她说,我一定不会对孩子说“你真没用”。
她说,小时候爱好十分广泛,唱歌、跳舞,还有运动。大概在她七八岁的时候,她跟着电视里的舞蹈演员跳起了现代舞。正在她沉迷于舞蹈带来的快乐的时候,她妈妈突然跳出来说“你这就是瞎跳”、“节奏都踩不对”、“你真没用”。听到这,原本热忱无比的她收起了自己的胳膊和腿,退回到沙发上安静地看电视。后来,朋友就再也没有跳过舞,她觉得自己可能真的没有这方面的天赋。
被父母否定的孩子是敏感脆弱的,无时无刻如履薄冰,小心翼翼地用自己的努力去满足父母的要求。最终孩子长成了不自信的样子。有时候最伤人的不是拳头,而是一句冷冰冰的“你真没用”。不要让自己不经意的一句话,伤了孩子一辈子。
第二种教养方式:过度养育,只会祸害孩子。
心理学家武志红曾在《家为何会伤人》中提到:“父母越强大,孩子越弱小。因为,父母打断的不止是孩子的探索之路,更是严重伤害了孩子的自我效能感,也就是孩子面对挫折和挑战时的自信程度。”
曾看过一期《少年说》,高二学生郝睿涵控诉家人包办太多,导致自己“高分低能”。从小到大,所有的衣服都是家人买好,她连自己穿多大码数的都不清楚;不仅买好衣服,穿衣服也是家人一直代劳,她直到初二,才学会自己穿衣;17岁的她,第一次学着自己倒热水,筷子还用得不熟练……
看到别的同学什么都会,而她俨然一个“生活白痴”,郝睿涵陷入了极度的焦虑和自卑中。她在节目中大声地喊出:“我不想成为所谓的学习机器,也不想做高分低能,希望你们放开手,让我独立起来!”
父母的过度养育,不仅无法培养一个独立自主的孩子,反而容易让孩子陷入无能感,失去自信,和社会脱节,阻碍孩子的健康成长。
第三种教养方式:太“清白”的父母,用内疚感拴住孩子。
有一类父母,身上充满了悲情的味道。他们一生都过得很苦,为了孩子燃烧着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恨不得把骨头都砸碎了给孩子。可是,这种父母往往换不来孩子的感恩,反而还会让孩子怨恨。
《安家》里面有一对卖包子的老严夫妻,他们一个包子赚五毛钱,住在卖包子的铺子里,靠着这样日积月累攒了300万给儿子全款买房。他们连还贷款的苦都舍不得让儿子吃,但是儿子用什么回馈他们了呢?儿子住进新房,把来投奔他的父母赶出门外。这样的事情并不是个例,确实令人心酸。可这背后藏着的真相是,父母只付出不接受,利用“清白感”把自己置于关系的高位。
热播的电视剧《亲爱的小孩》中,婆婆带孩子的时候沉迷打麻将,把孩子从婴儿车上摔下去了。她采取措施不是寻求原谅,而是回到家趴在地上擦地。儿子儿媳想要怪她,她就拿出自己擦了三遍地,每天辛辛苦苦做饭来堵住对方的嘴。
用内疚感控制孩子,也是父母常用的方式。他们无法面对自己的内疚感,也不愿意感觉到内疚,所以就把内疚投射到孩子身上,让孩子去体验这种内疚感。一个人的内疚感积累多了,就变成了愤怒,想要逃离的愤怒。所以现实中,含辛茹苦的父母,往往养出不懂感恩的孩子。过度付出的父母,让孩子想要远离。
适当的内疚,会激发人的责任感。但是过度内疚,会让人感到恐惧。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有些甚至直接影响着孩子的一生。有些家庭教育是可以为孩子的成长加分的,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一定是快乐、健康,甚至是十分出众的人,但是有些家庭教育却是在为孩子的成长减分,严重的话还可能会毁掉孩子的一生,所以家长千万不要不当回事。
上一条:不适当的教育孩子对孩子成长不利
下一条:父母的成长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