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条答案
歇后语是非常有趣的知识,在语文考试中也经常考到。很多好的歇后语其实非常有紧凑的,也非常富有哲理。小学生把歇后语运用到写作中也能增添文章的文化气息。所以这类知识点把积累起来,对语文成绩提升非常有帮助的。
小学生必备的歇后语:
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将一句话分成两部分来表达某个含义,前一部分是隐喻或比喻,后一部分是意义的解释。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也是语文考试中比较常考的题型,虽然分数不多,但是语文就是这样,靠平时知识面的一点点积累。
1、麻秸杆打狼——两头害怕
麻秸秆指剥去皮的麻秆。用麻秸秆打狼,狼以为是木棒,因此害怕;打狼人知道麻秸秆很脆不能用来打狼,心里也很害怕。形容争斗的双方心里都没底,有所畏惧。
2、麻绳稍水——越来越紧
涌水方言,洒水原指麻绳上洒水,使其整体膨胀,洒的水越多,麻绳越紧。形容管理得越来越严格。
3、马白脸儿养儿——一报还一报
马白脸儿传说中的一种鸟,这种鸟养大了后就被小鸟吃掉,下一代也是这样。指用相同的方法对付别人或受到别人同样办法的报复。
4、马鳖钉上鹭鸳腿——咬上不撒嘴
马鳖也叫蚂蝗,环节动物,吸食人或动物的血液。鹭鸳白鹭,一种鸟,能捕食鱼虾。形容死缠烂打,抓住人不放。
5、拿着鸡蛋碰碌礴——自己找倒霉
碌4一种石制农具,用来轧谷物。形容做不利于自己的事情,使自己丢人或吃亏。
6、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骑着毛驴看唱本,是边走边看。常用来形容对人或事不要急于下结论,日后再见分晓。
7、荞麦窝里扎锥子——尖对棱
锥子扎在荞麦堆里,锥尖对着荞麦的棱。形容双方针锋相对,互不让步。
8、热油锅煎豆腐——得翻那么几翻
用邮油煎豆腐时,要来回翻滚,免得贴锅。指双方要较量几个回合,才能分出胜负。
9、矮人看场——所见无几
看场,即看戏。因身材矮,故所见有限。喻看到的有限或见识不多。
10、赶着羊群过火焰山——往死里逼
火焰山:在新疆吐鲁番盆地,夏天时山体呈红色,因此叫火焰山。指把人逼得走投无路。
11、矮子踩高跷——假装高明
踩高跷,一种民间游戏:把木棍绑在腿上,使人高高离开地面,并可扮演各种人物。喻冒充有水平或有不俗的主张、见解。
12、刘章歌田——不畏强御
刘章西汉初年宗室,汉高祖刘邦的孙子。不怕强暴有势力的人。指为人刚正,不向强暴有势力的人低头。
13、刘自负——门无杂宾
刘惔:晋朝太守刘耽之子。家中没有闲杂的人来做客,形容交友谨慎。
14、龙阳泣鱼——担心失宠
龙阳战国时魏王的男宠。指担心失去别人对自己的喜爱。
15、矮子吃粉丝——好长面
长,指粉丝,因与矮人相比也显得长,与场谐音。好场面,即很有面子。喻很风光得意。
16、飞行员跳伞——一落千丈
本指飞行员跳伞降落得很快,限制地位、境况、声誉等下降得很快。
17、矮梯子上高房——挨不上檐(言)
挨,靠近,接近。檐,房檐,与言谐音。挨不上言,即答不上话。喻没办法进言或插话。
18、整韭菜包饺饵——好长馅
整:整根。整韭菜:不切断的囫囵韭菜。馅:谐“线”。长馅即长线。比喻时间很长久。
有没有发现,其实歇后语是由前后两部分组成的: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人们只说出前一部分,“歇”去后面的部分,就能使听者明白所表达的意思。
歇后语最大的特点,就是活泼、欢快、俏皮。与人交流时用上歇后语,使得交谈更欢快,更有趣味性;在写作中用上歇后语,更是能丰富文章的内涵,让文章变得更加生动。比如:这次数学考试考砸了,我拿到卷子时的心情真是“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不仅如此,学习歇后语还能帮助孩子了解中国历史和民族文化。因为很多歇后语的背后都藏着一个典故,比如“程咬金做皇帝——不耐烦”,讲的就是唐朝的开国名将程咬金当皇帝后的故事。歇后语大都是历史传承下来的,包含范围很广,只要孩子平时多留心、多积累,不知谈吐更有趣,应对考试、作文时也会本有助益。
歇后语是日常应用最多的语文类知识,也是孩子们很喜欢的一类知识,这类知识的特点就是应用广、不枯燥、易识记,但比较难的就是有些字容易写错。而且歇后语一般都是历史传承下来的,所以包含范围很广,如果想都掌握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只要平时多留心、多积累,应对考试者平时的应用足够了。
上一条:龙族是什么书适合学生看吗
下一条:适合初中生看的物理科普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