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条答案
17岁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在思想、行为方式上都渴望的独立,希望尝试多种新鲜刺激的事物。但这时候的他们并不十分清楚做一件事情的后果,也是希望得到家长的帮助的。他们内心矛盾,情感激烈、偏激。应当采取正的教育方式,而不是一味的去批评指责,应当适当的给予鼓励和信心,建立友好的亲子关系。那么该怎样对待青春叛逆期的孩子?
如何对待叛逆期的孩子?
1.要表现出适当的无知。
孩子十岁前,妈妈扮演的是一个无所不能的角色,是孩子强有力的后盾,给孩子安全感很重要。孩子十二岁青春期来了以后,这样就不行了,孩子十五岁后如果还表现出无所不能,什么都懂,孩子都要听我的,就极其糟糕。首先要把自己从权威的角色上放下来,应该说:“妈妈不太知道你们现在想什么,要做什么,你需要妈妈什么样的帮助,详细告诉妈妈好不好?”
2.对孩子好奇、保持兴趣。
兴趣是什么?兴趣是对孩子欣赏的态度,不管孩子做什么,都要让他感觉到你对他有兴趣。父母要把价值深藏起来,给孩子一个彼此冲突、矛盾、多样的价值混乱时期,不要忙着帮孩子找到所谓正确的道路,那样可能适得其反,孩子失去自我的判断力与鉴别力,不能形成自我的价值倾向,家长能做的是提醒孩子社会规则:“你内心如何看世界是你的权利,面对客观现实的时候要按规则办事。”这样做就可以帮助孩子形成内心与现实的边界意识,让孩子可以在两个层面来接纳自己。
3.学会对孩子示弱。
示弱就是要善于在孩子面前装傻。如果孩子游戏打得好,你要说:“宝贝,妈妈好笨啊,这种事情都不会,你能不能教教妈妈?”孩子肯定会特别高兴,当你慢慢地表示出对游戏感兴趣的时候,孩子也许就会慢慢失去对游戏的兴趣。原因是孩子玩游戏的潜在意义是在有限的环境里寻找与父母分离的空间,如果母亲也要玩,孩子的兴趣就会大减,当然严重依恋游戏的孩子除外。
4.不管孩子提出什么不合理的、荒谬的要求,决不能马上驳斥他。
对孩子提出的不恰当的要求,要说:“你的想法不错,很有意思啊,不过我能问一下你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能告诉我你进一步的计划是什么吗?你能告诉爸爸妈妈能帮你做些什么吗?”这样的提问可以帮助孩子澄清自己的想法,如果你拒绝他,他反而会坚持。当你坐下来听他计划的时候,他就会发现自己什么计划都没有,需要的只是爸爸妈妈认同、接受他的想法,不一定要实施。
家长是孩子长期与全方位的教师,家长是孩子的榜样,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进行的。家长作为孩子经常、直接的模仿对象,他们和孩子的每一次交往都是在教育孩子,其言谈举止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子女。可以说,家庭教育中言教固然重要,但身教的影响更大,因为家长的言谈举止不仅是子女的行为榜样,而且关系到言教的效果。
下一条:如何引导孩子改掉坏的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