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条答案
孩子懒惰与家长的过度溺爱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想要改变孩子懒惰的情况,父母要减少对孩子的溺爱和迁就,要学会放手,要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对于比较懒的孩子怎么办?
1、激发孩子的内在需求。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内在需求,能否将需求转化为明确的目标,取决于他们的行动。孩子们之所以懒惰或拖延,是因为他们没有明确的目标或想要做什么。所以,让孩子克服懒惰,就是激发自己的内在需求,明确目标,让自己立即行动。
2、关注和认可孩子的努力。
爸爸妈妈可以把握时机,通过语言来认可孩子的努力、忍耐和勤奋。它的范围可以从简单的“我喜欢你的工作方式”到对他们的成就、承诺和忍耐力的详细评估。爸爸妈妈也可以在孩子按照标准完成任务后给予肯定和积极的表扬。通常我们也会告诉孩子完成任务和做好工作的标准。例如,“我希望你有兴趣地这样做。”这句话倾向于强调兴趣和奉献。没有这种“只是完成这项工作”的倾向。
3、指出努力是孩子成功的关键。
尊重一个努力学习的孩子意味着对“努力”质量的评价高于表现本身。秉持勤奋品质的家庭,会充分考虑每个孩子的长处,而不是相互比较,当然也不会以表现来评价。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能力,最重要的是让每个孩子都有进步。这些进步将取决于每个孩子自己的努力。这也意味着,作为爸爸妈妈,更应该关注成绩单上分数所暗示的努力,承担起培养和支持孩子培养坚韧品质的责任。
4、把快乐和勤奋联系在一起。
一切行为的根源都来自痛苦和快乐。人的本能总是让人远离那些他们认为痛苦的事情,而靠近那些他们认为很快乐的事情。为什么孩子们拖到最后一分钟才做他们应该做的事?这是因为他们将痛苦与痛苦联系在一起,而将快乐与其他事情联系在一起,例如看电视。因此,父母必须创造条件,让孩子在做一件事时感到开心。
5、父母以身示范。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他们的行为和态度会直接影响孩子。如果父母自身存在懒惰行为,孩子很可能会模仿。例如,父母整天无所事事,玩手机打游戏,这样的行为会让孩子误以为懒散是一种正常生活方式。父母以身示范,注意自身的行为,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展现积极的生活态度,成为孩子积极的模仿对象。
6、健康有规律的生活。
孩子需要稳定的生活环境和有规律的生活方式来培养自律和责任感。然而,一些家庭缺乏规律,没有为孩子制定明确的日常生活计划。这样的环境容易使孩子变得懒散,缺乏积极性。父母可以制定日常的作息时间表,建立规律的日常生活习惯,包括起床、就餐、学习、户外活动等,帮助孩子建立规律的生活方式。
孩子比较懒的原因有哪些?
1、家长的溺爱。
有的孩子懒得做体力劳动,有的则懒得去想,这是父母溺爱所形成的。有的家长过分溺爱孩子,担心自己的孩子做体力劳动不好或本身忽视体力劳动,不让孩子有机会从事体力劳动;有的家长为孩子考虑太多,担心孩子过度用脑会影响成长,不让孩子有自己思考问题的机会。这样,孩子们就会慢慢变得懒惰,不想做任何事情。
2、孩子独立做事时常受到责备。
孩子总有自己想独立的时候,不论多么依赖父母的孩子都是如此。但是,当他在独立做事情时,如果因做得不能令父母满意,经常受到强制或责备,就会失去做事的兴趣,从而心灰意懒,这也是造成孩子懒惰的原因。
3、时间概念不明确。
孩子之所以会懒惰,就是因为他们的时间观念不充分。他们总是觉得所有的事情都可以一拖再拖,但是到最后还是没有办法真正将自己的问题解决。这些孩子的拖延症不是一蹴而就的,是经过了长久以来而形成的一种习惯。
4、家长太懒惰。
家长是孩子的榜样,如果家长本身就懒惰,那么孩子也会受到这种行为的影响,认为懒惰是被允许的。
孩子比较懒家长错误的应对方式:
1、嘲笑孩子。
很多父母在看到孩子懒惰的时候,都会选择嘲笑孩子,以此来激励孩子成长,了。其实这样的教育方式是非常不可取的,因为孩子总会因为父母的嘲笑而变得自卑。
2、斥责孩子。
很多父母在看到孩子懒惰的时候,都会选择斥责孩子,以此来让孩子改正自己的缺点。其实斥责孩子非但不能让孩子改正,反而会让他们有了一种叛逆的想法。因为我们根本没有理解到孩子是因为什么会变得懒惰,一味的让他们去改变是无济于事的。
3、放纵孩子。
有些父母总是觉得孩子只要长大以后就会告别懒惰的坏毛病,于是对孩子不闻不问。其实这样的教育方法也是不能够让孩子改正自己的毛病的,因为他们渐渐会习惯这样的做法,从而当我们希望他们勤劳的时候,他们反倒不喜欢勤劳了。放纵教育本身就是教育界的一大弊端,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会因为被放纵而变得优秀。
上一条:当孩子出现厌学家长应该如何应对
下一条:对于不爱写作业的孩子怎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