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条答案
青春期是指儿童发展为成人的过渡时期,一般而言,女孩是10-18岁,男孩是12-20岁。青春期的孩子是很容易叛逆的,对于青春期的孩子做的一些叛逆的事情,有的家长往往会采取某些暴力的手段来教育孩子。但是,事实证明,这样是不可取的。
家长如何教育青春期的孩子?
第一,家长要有青春期意识。
许多家长对孩子的青春期变化感到突然,没有思想准备,更不必说有预先干预的理念和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了。这些家长由于没有青春期意识,对孩子的心理发展后知后觉,看到孩子不同以往的表现,只是一味强调孩子“不乖了”、“逆反了”等,情绪就会烦躁不安,进而直接影响对孩子无端干涉的频率、范围和方式,引起进入人生第二加速发展期孩子的强烈不满。
第二,安抚孩子的情绪。
大多数孩子在青春期时,情绪是他们最难以掌控的,而大多数家长也很难理解孩子的行为,这也是大多数家庭不断出现争吵的原因之一,家长在孩子出现情绪暴躁时,不要去试图和孩子讲道理,因为这个时候的孩子听不进去任何道理,他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应该在孩子冷静下来后,再去温柔的安抚孩子,并明确地告诉和引导孩子。
第三,教育孩子要实现好两个过渡。
青春期是人生旅途中一个非常美妙、奇异、灿烂的时期,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正欣喜地体验着自我意识的觉醒和性意识的觉醒,体验着自己的长大,他们“变得有主意了”,就是因为他们自觉长大了,成人心态在他们内心正迅速膨胀。面对他们,父母必须逐渐实现从父母心态向成人心态的过渡。
第四,教育孩子要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
处在青春期的孩子有了对事物的自我辨知能力,做父母的如果没有注意到孩子的变化,而是一味地像以往一样,牵着孩子按自己设计的路线走,自然就会引起孩子不满,有意跟家长对着干。要与孩子融洽相处,父母就得正确认识孩子,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
第五,教育孩子要从生活入手去改变。
青春期孩子由于生理上的急剧变化,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反应,大部分是自我意识觉醒的表现形式。他们试图冲破约束和管教是正常的,甚至犯一些错误也是成长需要付出的代价。
对于青春期的孩子,生活上父母注意让孩子独立,充分挖掘孩子的自理能力,让孩子养成处理自己生活琐事的习惯,否则事事代劳,反而会与他自我意识的觉醒增强相矛盾。
上一条:家长如何与初中生沟通
下一条:孩子七八岁叛逆期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