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1
作为父母应该认识到,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是自我控制力引起的。一般来说自我控制能力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得到改善。因此,父母一定要克服对孩子粗暴、焦虑的态度,关心体贴他们,同时认识到合理要求孩子的重要性。
孩子不能集中精力怎么办?
1、要少干扰孩子。经常看见有些家长,对孩子过度关注,恨不得每时每刻都要指导孩子,你要这么做,你要那么做。虽然他口口声声要孩子注意这个注意那个,其实孩子自己在集中注意力,他倒在旁边各种干预,反而破坏了孩子的注意力。还有的家长总是忙于教育孩子,生怕错过了孩子的学习机会。
2、教孩子学会分配时间。当孩子在相对短的时间内集中精力做好功课,便有更多的时间做其他事情。家长要教会孩子自己掌控时间,通过努力完成后会有成功的感觉,做事也会更加自信。
3、专注于一件事情。家长要在孩子做某一件事情时,保持安静不打扰孩子,让孩子全身心的投入其中,以保证孩子不被打断,出现情绪,还可以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4、多鼓励,少批评有的家长对孩子要求很高,比如每当孩子写作业的时候总是不按时完成作业。这样就容易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所以当孩子在做一件事的时候,家长和老师应该鼓励,让孩子感觉到他是能够认真的完成这种作业的,所以孩子在做完作业以后,家长可以给予适当的鼓励,不要责备,让孩子知道做一件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孩子不能集中精力的影响:
1、喜欢丢三落四, 比如经常忘记了学习用品放在哪里,老师布置的作业没有抄全,到家后又不知道有哪些家庭作业,严重的还会出现课本都不带回家,导致学习差半途而废。
2、自我整理和打理能力比较差,很容易出现脏乱现象,从而无法自主地完成家务或作业。
3、自信心不足。在过重的学业要求与升学的高压力下, 注意力不足多动的学生很容易被定位为问题青少年,同时本人也因无法充分地发挥本身的能力,而失去对学业的兴趣。由于自信心不够强,常常会引起各种问题与行为,最后会感到被孤立; 因长期环境不适应与经历挫折,失去自信、感到自卑。
4、学习成绩差。由于总是分心,上课40分钟的内容,孩子能接收并消化的少之又少。低年级时,课业负担不重,家长和孩子可能无法感受到与其他人之间的差距。但到了高年级,孩子需要消化吸收的内容越来越多,学习会变得十分吃力。
提高孩子注意力的方法:
1、动手做一做
只要是自己动手的操作性活动就需要专心,像夹豆子游戏、滴管游戏,但进行活动前,还需要帮孩子考虑到坐姿及环境的安排,让孩子在较安静的环境中,一次进行一件事情,且尽量避免太多声音、视觉的干扰。也可以直接买一些简单的玩具,像小的弹珠台,孩子必须专心才能将小弹珠滑近固定的位置,或是以竞赛的方式进行,看谁进行得比较快,比较准确。
2、照镜子游戏
跟孩子一起玩动作模仿,想象自己是一面镜子,让孩子跟着的自己动作进行,刚开始给孩子的动作要简单一些,速度也尽量放慢,等孩子熟悉后,可以互换角色,增加活动的趣味性。
3、抢背电话号码
一本电话号码本,可以成为游戏工具,老师给学生看一两秒钟,让他记住某人的号码,然后移开号码本让他背出来。老师和学生可轮换着背,比比谁背的多,记得多。
乐于接受批评,是孩子成长的重要一课。只要您稍加用心,正确引导,孩子就能get到这个重要技能。批评孩子的时候,千万要注意言语的恰当,也是要好好的纠正一下孩子的行为,不然的孩子会走向更大的误区,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家长在批评孩子的时候,这些问题要引起注意。
孩子不能听别人的批评怎么办?
1、批评有技巧
针对事情本身分析(如“打人会让人受伤”),而不批评孩子的人格(如“你怎么那么暴力”)。因为,批评孩子人格(如“不听话”、“真笨”),会影响孩子的自我认知,让孩子的自尊受挫;而得当的批评,能让孩子既意识到自己做错,内心也不会受伤害,从而愿意改正行为。
2、接纳情绪,正确引导
允许孩子犯错,接纳孩子犯错后难过、内疚等情绪,并引导孩子正确认识错误和批评:“批评你,不等于讨厌你”。父母还可以鼓励孩子弥补损失,让孩子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挫折是每个人在人生中都必然会经历的,但面对挫折的不同态度,也决定了一个人最终是成功还是失败。这一点在孩子身上同样受用,受挫能力差的孩子,遇到半点风吹雨打,心态就会崩溃,产生自我贬低和放弃的想法。在这种心态下是注定不会成功的。
孩子受挫折能力差怎么办?
1、有意制造挫折情境磨练孩子。
父母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创造一些适度地挫折情境,使孩子提高抗挫折的能力,教育孩子正确应对日常学习、生活中的挫折,培养孩子处理和应对挫折的能力。
2、提升孩子解决难题的能力。
挫折是一种珍贵的资源,也是一种人生的财富。父母应引导和培养孩子在不同情境下战胜挫折的应变能力,激发孩子的知识积累和大脑潜能,激发他们探究未知事物的兴趣,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从中获得可贵的人生智慧和坚韧的意志品质。
无法专注写作业的孩子背后,往往都有一对不注重孩子学习的家长。很多家长其实都没有发现问题所在,只觉得是因为孩子不想写作业,所以才静不下心。其实大多数时候,父母过于殷切的关心、家里嘈杂的环境,以及父母坐在旁边玩手机的负面榜样,才是导致孩子无法专心学习的罪魁祸首。
孩子不能静心写作业怎么办?
1、培养写作业的习惯。
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精心写作业的习惯。最好在孩子刚刚读书的时候就给孩子养成一种观念,回家就马上写作业。如果孩子做不到,就要大人多花点时间和心思陪陪孩子写作业,等孩子习惯养成了,再放手让孩子独立去完成。
2、家长要静下心来。
有部分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让孩子学学这个、学学那个,这样,孩子的兴趣就会分散,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对学习产生厌恶情绪,这种厌恶情绪一旦形成,再想让孩子静心那就难了。 所以,做家长的,一定要静下心来,想想自己的孩子有什么特点,应该如何安排他的学习、生活,不要看别人学什么就学什么,每个孩子是不一样的。
刚开始写作业的时候,孩子没有养成习惯,缺乏自律能力,家长监督陪伴孩子写作业,这是可以的。可等孩子长大以后,上了小学五六年级,甚至初中、高中,却依旧是这样。家长只要一晚上不在,孩子就能浑水摸鱼的偷懒。这对孩子的学习是很不利的,这说明他们缺乏学习目标,没有目标的孩子是不会取得好成绩的。
孩子不能独立写作业怎么办?
1、养孩子专心听课的好习惯。
想要孩子独立完成作业,就必须让孩子做到当天在课堂上专心听课,一定要培养孩子专心听课的好习惯。如果当天孩子在课堂上没有专心听课,对老师当天在课堂上讲的概念公式定律一无所知,怎么可能把作业中的题做出来呢?
2、帮助孩子建立时间观念。
家长可以给孩子建立起时间观念,比如制定时间计划表,让孩子有一种紧迫感,当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时,家长就可以给孩子一定的奖励,让孩子有所成就感。
小孩缺乏耐性,好动贪玩,都是很正常的。他们不像大人,没有很好的自控能力,而且玩心重,很容易就会被其他的小玩意吸引。所以,家长要以平常心对待孩子写作业时不老实的情况,耐心引导孩子集中注意力,这比对孩子大吼大吵要有用的多。
孩子不能静下心来写作业怎么办?
1、让孩子自己划分任务安排。
家长可以试着让孩子自己来安排写作业任务的分配,当他自己参与了时间分配和先后分配,他会有更高的参与意愿,在写作业的过程中,也就更能静下心来,一步步完成自己设定的任务。
2、家长以身作则。
家长很多时候就是学生的一个榜样,很多时候他们都是以家长为标准来学习的,所以,如果家长想要让学生主动的写作业,那么家长就要以身作则,平时的时候要按时去完成各项内容,而在学生写作业的时候,更是也要进行一些学习,这样学生就不可能不好好写作业了。
大多数孩子因为年纪还小,自控能力都相对较弱。尤其是在学习、写作业上,常常写着写着,心思就飘到了窗外,或者游戏上。家长每天也很忙碌,总不能一直盯着孩子写作业,这时候,家长就要注重培养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只有孩子真正喜欢上学习这件事,养成了写作业的习惯,才能做到自发写作业。
孩子不能自主写作业怎么办?
1、孩子写作业也需要有规则。
在孩子自主写作业的管理能力里,可以说最大的绊脚石就是自我控制力,当写作业和动画片、当学习和玩游戏凑在一起时,那么写作业和学习就会变得不堪一击。所以,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制定规则,并让孩子形成“遵守规则”的态度。
2、根据作业类型调整监控力度。
低年级的语文作业无非是写生字、抄词、造句等,数学作业无非就是计算,这类作业比较基础,这时候家长可以不监控或者轻度监控,让孩子独立完成。如果孩子注意力不够集中,家长可以在旁边看看书,起到监督作用。
相关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