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8
对于一些依赖性强的孩子,往往陪伴着生活能力低下、自主性差、胆小怕事等现象。当家长发现孩子有依赖的行为时,要及时纠正。在孩子成长中培养他的独立意识,让他学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且一些小事让他自己做决定,这样的教育方式,有助于孩子独立,远离依赖性人格。
孩子依赖性太强怎么办?
1、减少孩子的依赖性
许多家长特别宠爱孩子,把孩子当宝贝似的去哄着,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见不得孩子受一点点的苦和一点点的委屈。长此以往,孩子遇到事情时就会很自然的依恋爸爸妈妈。那么爸爸妈妈如果在孩子摔倒的时候,让孩子自己勇敢的站起来,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孩子的依赖性,还可以让孩子变得更加的坚强勇敢。
2、培养孩子独立的能力
事情再难,也要鼓励他自己亲自去面对,让他意识到父母不可能永远陪着他,他也不可能一直依靠父母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万事开头难,要培养孩子勇敢地迈出第一步。
3、经常与孩子进行沟通
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消除负面经验给孩子心灵留下的阴影,一步步引导孩子去独立解决问题。家长不要一下子完全放手,因为如果孩子一时适应不过来,又会引发新的问题,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4、不要让孩子成为温室里的花朵
在孩子小的时候,基本上孩子想要什么就会给孩子买什么,父母一定要在这个时候出来阻止,防止爷爷奶奶将孩子宠爱过度,导致孩子太过于依赖父母,或者是孩子在外面碰到一点挫折或者是事情的时候,都没有办法自己处理,也没有办法独立的生活,使得孩子在日后没有办法适应这个社会。
5、鼓励孩子主动做事
当依赖性强的孩了自己主动地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父母要及时发现孩子的努力,给予孩子积极的鼓励。即使孩予做得不好,甚至添了乱父母也不能打击孩子的积极性,要适当鼓励孩子的行为。孩子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时,要多肯定,少批评,鼓励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孩子在做事的过程中,父母可以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培养孩子的主动性。
6、学会尊重孩子
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当中,父母要学会尊重孩子,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人,了解孩子,观察孩子的愿望和兴趣,不要用自己的意愿来代替孩子的意愿,不要对孩子的事情达不到来,让孩子在他这个年龄阶段做他自己该做的事情,凡事不要替孩子去选择,让孩子自己去选择,因为你要明白不可能,你陪伴的孩子一辈子,你所谓的那种过分的爱,其实是在把孩子往啃老族的边缘推是在损害孩子。
孩子依赖性太强的原因:
1、过度的照顾
现在大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对于孩子都是十分溺爱的。孩子的一切事情都由父母大包大揽的做了,几乎没有需要孩子自己动手的地方。长此以往,孩子会逐渐失去自己动手做事的能力以及思考的能力,认为父母都能帮其解决。
2、过度专制
有些父母教育孩子太专制,永远不让孩子思考和选择。他们没有教孩子怎么做事,怎么思考。他们觉得太费时费力,没有单独行动那么轻松愉快。他们长期为孩子工作,做决定,所以失去了独立行动,独立思考,增加了知识和经验,日积月累养成了孩子过分依赖的性格。
3、犯错了由父母“兜着”
大多的父母认为不管孩子犯了天大的错误都还是“孩子”,所以从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就帮其“擦屁股”,孩子则认为只要有父母,犯错了也没关系,父母会解决所有的问题。在孩子的成长路上,遇到问题也会第一时间想到让父母帮自己去解决,而不是自己思考如何去解决。父母过于惯着孩子对于孩子的成长是十分不利的,不仅会让孩子厌学、人际关系差等问题的出现,对于孩子日后的独立生活也有一定的影响。
孩子依赖性太强的危害:
1、没有自信心
由于事事都有父母的帮助,安排,什么事都不用自己操心,对父母产生过分的依赖性,孩子会有一种自己什么都不会做的感觉,从而导致没有自信。家长们要知道一点,明天和意外永远不知道哪一个会先来,在日常的生活中,孩子们有可能会自己遇到各种问题,这时候如果家长不在身边,孩子就会手足无措。
2、懒惰成性
如果孩子对父母有很大的依赖性,那么他很多事情都不会自己主动去做,都会等着父母帮他做好。而且到孩子不得不独立生活的年龄时,你就会发现,他一个人生活不下去,因为不会做饭,不会洗衣,不会打扫家务,最基本的生活操作都不会,那个时候就算孩子想做了,也不知道从哪里下手。久而久之,思维也会变得不灵活。很多事情由父母做决定,孩子最后会变得没有主见,没有想法,没有进取精神。
3、形成依赖性人格
父母的这种行为会让孩子产生非常强的依赖感,即使是自己可以独立完成的事情,也会求助于父母,并且在自理方面会有一定的缺陷。对于父母的依赖会让孩子在与人交往时更加的胆小、不够勇敢。
4、对于事情没有主见
比自己的想法更愿意听从别人的安排。当父母做完所有的事情后,孩子的思考空间是非常小的。看似父母是很称职的,承担了很多的责任,但是却让孩子的思维受到了限制,只会听从于人,不会主动表达意见。
现代社会的很多家庭当中,很多父母因为工作忙碌,不得不将孩子交给老一辈人抚养,而老一辈人在教养方式上存在着某些普遍问题,又很容易导致孩子出现缺乏自理能力的情况。这种隔代教育下,父母也面临着新的教育问题。
孩子太依赖奶奶怎么办
带孩子独立居住。
如果孩子长期与奶奶居住在一起,根本无法摆脱依赖性,家长可以找个房子,单独与孩子一起睡,这样孩子每天看到奶奶的时间有限,慢慢地就不会再那么依赖奶奶了,有助于孩子形成独立自主的性格。
孩子要独自睡。
如果分开住有一定的麻烦,那就要让孩子单独一个房间睡觉,不能让孩子晚上再跟着奶奶一起睡觉。
之所以会出现孩子依赖奶奶,不要妈妈的情况,大多数时候是因为,妈妈缺席了孩子自小以来的成长,一直以来都是奶奶陪伴孩子,孩子自然和奶奶更亲。这样的情况多出现在“隔代教育”的家庭当中,最近也受到了许多父母的关注。
孩子依赖奶奶不要妈妈怎么办
1、经常陪着睡觉,能与孩子更亲近
对宝宝来说最好的选择是从小跟着妈妈睡。宝宝出生后在妈妈周围能感觉到胎儿时期熟悉的气息,这能帮助孩子重新获得安全感。
尤其是在晚上睡觉,是心理防线最低的时候,在妈妈身边能够充分消除宝宝内心的不安与恐惧。
反之,比如小娟的女儿在奶奶的长时间陪伴下,不管是体感还是体味,宝宝最熟悉的已经发生变化,她的安全感已经转移到了老人家身上,并产生了依赖,自然在宝宝心中的排序就会升高。
孩子过度依赖奶奶,说明和奶奶的关系亲密。亲密关系的建立,需要陪伴和互动,孩子过度依赖奶奶不要妈妈,因为奶奶陪的多,妈妈陪伴太少,想要改变这种状况,建议妈妈一定要每天抽时间全心全意陪伴孩子,增加和孩子的互动。
孩子过度依赖奶奶怎么办?
1、适当地拉开孩子与奶奶的距离
既然孩子过度依赖奶奶是因为与奶奶接触过多,那我们就要适当拉开两人的距离,让孩子适应没有奶奶的生活,让他自己独立去做一些事情。可能一开始这种过程是非常痛苦的,但只有让孩子挺过这段时间,他才有可能真正地成长。
2、尽量选择母乳喂养
虽然刚开始婴儿还不会认人,但是在初步依恋关系形成时,母乳喂养的妈妈在孩子心里的分量会更重,依赖性会更高一些。就像孩子饿了下意识就是爬到妈妈身边一样,这时孩子的依赖心慢慢就产生了。
初中生进入青春期,很容易遇到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所以可能会在班里感觉很压抑没朋友,这是这个年龄段普遍存在的问题。
初中生没朋友孤独怎么办?
1、练习沟通技巧
如果孩子想要结交更多的朋友,那么家长最好是让孩子练习和掌握一些人际沟通的小技巧,比如初次见面应该怎么表现自己,和朋友平时聊天的时候应该保持怎样的态度,沟通时具体的表情神态应该是什么样的。
2、学会管理情绪
初中生经常很难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有的时候会和同学、老师、家长发生矛盾,甚至起语言冲突或者肢体冲突,所以无法处理好身边的人际关系。这是因为青春期的情绪特点是半成熟和半幼稚。所以家长要让孩子学会管理情绪才好。
有一些高中学生,在高中学习的时候分明知道自己谈恋爱是不正确的,所以偷偷的瞒着家里。这就需要家长平时注意细心观察孩子的动态,避免孩子走上一条错误的道路。如果孩子真的谈恋爱了,在学校交了朋友,家长也不要着急,正确引导,为孩子提供正确的价值观,相信孩子会明白的。
高中孩子交了女朋友家长怎么办?
1、管控好自己情绪,用关心代替惩罚
很多时候因为家长的情绪过于激烈,反而导致孩子懵懂的感情被无限放大,这样的做法只会把孩子推向早恋的深渊,对于孩子的未来不会有任何积极的影响和作用。家长最好能够先控管好自己的情绪,从旁边观察,耐心沟通,多关心自己的孩子,而不是一味的惩罚。
2、耐心沟通
和孩子单独独处时,就要耐心地和孩子沟通,千万不能发火,一定要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和孩子沟通,可以给孩子举例子,可以给孩子讲未来,可以给孩子谈理想……谈心的方式很多。主要是为了了解孩子早恋的原因,孩子对早恋的认识,以及早恋会对她的人生造成的影响……孩子都那么大了,相信只要她能听进去你的话,她一定会采取方式去解决这次错误。
家长可不要轻视孩子的社交能力,不仅关系到孩子未来的发展,孩子在学校里是否拥有知心朋友,也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青春期孩子需要一个能互诉衷肠的至交,不仅可以降低孩子厌学的概率,还有利于孩子性格的形成。
青春期的孩子没有朋友怎么办?
1、鼓励孩子关心帮助别人。
让孩子感受帮助别人关心别人的快乐。让孩子知道,只要你在生活中积极为别人着想。孩子经常关心别人、及时帮助遇到困难的。就会容易得到别人的关注。一旦学生互相关心,关系就会很密切。
2、提供更多的交往机会。
父母可以为孩子提供更多的相处机会,带孩子去外面接触其他孩子,邀请熟悉的孩子一起在家玩耍,分享玩具或者让孩子适当融入自己的社交圈。
相关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