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
在很多家长看来撒谎就是一个非常不好的行为,甚至会因为孩子撒谎而动粗打孩子。事实上孩子撒谎并没有家长想象中的这么严重,孩子撒谎甚至是一种正常的现象。12岁孩子正处在青春期,他们撒谎可能是为了逃避责任,或者是想得到家长的关注。家长要先了解孩子说谎的原因,找到纠正和引导孩子行为的科学方法,有了这些方法的正确指引,孩子一定会变得越来越真实、勇敢,成为一个勇于说真话的人。
12岁孩子总是撒谎六大原因?
1、满足特定的心理需求,掩盖羞耻心
有时孩子私下里会攀比吃喝玩乐的东西,有的孩子出于保护自己羞耻心的缘故,维护自己的面子,如果不吹嘘下自己,会被朋友看不起,于是就开始说谎。比如有的孩子炫耀自己的假期过得多愉快,有位同学说:“我去香港了”,其实他哪儿也没去,为了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会编造出去香港玩了赛马场、海洋公园等等,其他同学就会信以为真,对“香港之旅”特别羡慕,而这位同学就会特别的满足。
2、缺乏安全感,只为得到父母关注
有一类说谎的小孩比较可怜,他们希望得到父母的关爱才决定用说谎这样的方式,他们的本质并不坏,甚至可以说他们的心非常善良,他们说的都是一些“美丽的谎言”。比如说有的留守儿童,父母在外打工,一年见不到几次,如果骗父母说自己生了场病,爸爸妈妈肯定会赶回家来陪自己。
3、为了逃避惩罚
孩子因惧怕父母惩罚或者期待奖励而说谎。就像有的孩子害怕自己考差了被妈妈批评,就谎报了成绩,而且如果说自己得了优,反而还可能得到表扬。人们都期待自己的孩子能够优秀,但若要求太苛刻、对成绩过于强调,孩子一次达不到父母的期待,可能就从此开始了说谎的习惯。
4、撒谎才能达到目的
爱说谎的孩子虽然不讨人喜欢,但是却总能骗到糖吃,孩子从这件事情上得到过好处,以后就会变本加厉,因为他们知道直接说出理由,父母肯定不会同意,比如说不想上学,想吃两个冰淇淋等等,在一系列父母不允许做的事情上,孩子只能是通过耍点小聪明来达到目的了。
5、受成人言行影响
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成人在社会交往中一句漫不经心的谎话,都可能被孩子模仿。如果父母经常当着宝宝的面说些小谎话,以后孩子遇到类似的情况就会说谎。更可怕的是有些家长自己本身就常常说谎,甚至要求孩子对别人说谎。有这种言传身教,孩子自然会说谎成性。
6、对事情了解不全,捕风捉影
有时候孩子并非真的在撒谎,也可能是受到别人的误导,对某些事情没有了解全面就成了“撒谎”。而他们自己并不知道自己所说的是不真实的,这种情况也并非他的本意。
12岁孩子总是撒谎怎么办?
1、告诉孩子诚实是美德
家长要学会告诉孩子,诚实善良是一种美德。孩子的美德和习惯都应该从小培养,很多人都会说孩子太善良了,也会不好,因为“人善被人欺”。但是,他们却忘了,平凡才是生命的常态。只有诚实善良,才能拥有更多的知心朋友,才会为平凡的生活增添色彩。诚实和善良也是一个人,与他人相处交往的基石,家长要时刻教育孩子诚实友爱的重要性,可以讲一些寓言故事,让孩子明白这个道理。
2、不轻易给孩子贴“爱撒谎”的标签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对自己说了谎,那么一定要了解清楚事实的真相。不要随便给孩子贴不诚实的标签。孩子经常会试探父母的底线,撒谎只是孩子的一种测试方法。所以当你察觉孩子第一次对自己撒了谎,可能事情没有你想象的那么严重。但是假如孩子撒谎成性,那么作为父母就要重视起这个问题了。
3、父母树立好榜样
要想让孩子改掉说谎的坏习惯,父母应该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好榜样。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用切实行动告诉孩子,说谎是不对的行为。父母多跟孩子交流沟通,要让孩子明白,说谎会造成不良的后果。告诉孩子,假如因为一些难以开口的原因,而对父母说谎是完全没有必要的。要诚实守信,无论结果如何,父母都会体谅。
4、建立亲密信任的亲子关系
撒谎其实并不是一件舒服的事情,很多孩子撒谎的时候会紧张、心跳加速、心理压力很大,如果在家里说实话对他们来说是能被接受的,大多数的孩子都不愿意撒谎。如果事情已经发生了,可以问问孩子“为什么会害怕对我说实话”,认同孩子的恐惧和焦虑,修复亲子关系。
撒谎是一种自然倾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撒谎是孩子成长的必经之路,但是作为家长遇到这种情况不能不管,要想解决孩子撒谎的问题,首先家长就要先深入了解孩子撒谎的成因和心理,只要了解了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孩子总是撒谎六大原因:
1、吹牛,为了获得小朋友的认同,或因愿望没达成,导致孩子编造或掩盖事实来挽回面子。
2、模仿生活,父母在与人交往时说了谎话,孩子听到后就如法炮制。我们要让孩子认识到,无论生活、学习还是工作,都可以是很坦荡的,不需要刻意隐瞒或编造什么。只要家长做好了表率,孩子不会偏离轨道太远。多提醒一句,对孩子的承诺,一定要努力兑现,否则孩子也会认为父母在说谎,留下不好的印象。
3、求关注,如果父母平时工作较忙,只在孩子生病时才会“特别关照”,那么孩子就很可能通过谎称自己不舒服来求得家长的关注。
4、把自己置身事外,经常能听到有些家长对孩子说“我在外面累死累活,挣钱供你吃、供你穿,你却不学好,你对得起我吗?”、“我们一家都老实本分,怎么会养出你这样会撒谎的孩子!”这种一遇到问题,就把责任一股脑推给孩子的行为,千万要不得。孩子是父母真实的写照,如果孩子真的有问题,一定要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不可置身事外。
在孩子第一次撒谎的时候,家长就应该即使采取措施,告诉孩子撒谎的行为有哪些后果,让孩子认识到撒谎是一种错误行为。有些孩子之所以会养成说谎的习惯,就是家长起初睁只眼闭只眼,不止一次的放纵,导致日后很难再纠正。
小孩子总是撒谎怎么教育才好呢?
第一、给予一定的耐心。
面对孩子说谎时,家长不能太苛责,尽量给予一些时间和耐心,了解孩子说谎的原因。发现孩子说好后,家长必须认真对待,不能认为说谎只是小问题而已,一旦养成坏习惯在纠正就很困难。家长要告诉孩子说谎的坏处,同时指出问题的严重性。
第二、正确引导。
发现孩子说慌后家长不能漠视,需给予正确的引导。让他们了解说谎是错误的,然后及时更正,久而久之,说谎的习惯也能转过来。另外要树立好榜样,付诸于行动。有一部分家长没有做好榜样作用,父母总是说谎,那么孩子也喜欢说谎话,这是无意识的学习,所以家长需行使好榜样作用。
无论孩子有多么严重的说谎行为,父母在批评孩子之后,不要忘记表达理解和期望。只有被理解的孩子,才可能会朝着正向的方向发展,一味批评和打压,只会让孩子懦弱和逆反。
10岁孩子总是撒谎怎么办?
1、树立好榜样形象
父母在要求孩子诚实的同时,首先自己应该以身作则,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个好榜样,不要不经意地在孩子面前说出做不到的承诺,或骗人的话语,要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注意做到言行一致,诚实守信。
2、取得孩子的信任
父母要先取得孩子的信任,向孩子保证即便说出实情家长也不会发火更不能严责。而要以一种接纳的态度给到孩子充分的理解与包容,用温和的语气给孩子进行引导与规劝,这样孩子才会慢慢打开恐惧紧张的心理,坦诚的将错误呈现在父母面前,不会以说谎来逃避责任,躲避惩罚。
孩子的是非观还没有形成,需要成人的教导,很多时候都会把想象说成现实,所以请你不要着急,一定要耐下心来。还有就是好好想一想自己的教养方式,是不是平时太严厉了,孩子有恐惧心理。
孩子总是撒谎怎么办?
1、当我们的家长发现了宝宝说谎话,我们就不能马上对宝宝发脾气,需要去问清楚为什么宝宝会撒谎,目的是什么。要是宝宝说的是为了别人好的谎言,我们家长可以先告诉他这样是代表你很善良,愿意为别人去着想,然后再去告诉宝宝这样的行为也会出现的后果。
2、有些家长在听到自己孩子说谎话之后,就会变的情绪非常的激动,甚至会出手打人,这样做是非常不理智的,要在第一时间去了解孩子的内心,为什么要出现说谎的事件,如果是因为害怕受到外界环境的责骂,而被迫去说谎,这样家长就要帮助孩子打开心结,告诉正确的处事态度。
3、导致孩子说谎的因素,都是多种多样的,只有找出来才能采取非常正确的方法,但是无论怎样说谎都是非常不对的,在平时家长要和自己的孩子进行一些情感上的交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样就算是遇到了一些事情,孩子也会在第一时间里告诉父母。
4、可以通过一些图书动画片儿或者其他的方法,侧面的告诉孩子说谎是一个错的行为,并且让孩子作出保证,这样就杜绝了以后孩子说谎的现象。家长也要在生活中做出一个好的榜样,平时当着孩子的面,不要说谎话,要做一个正直和诚实的人。
撒谎,偷东西都是不好的行为,当发现孩子有这些行为的时候,家长一定要及时纠正,正确引导,从小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孩子总是偷东西撒谎父母该怎么做?
1、家长应该保持平静。
当发现孩子偷东西和说谎后,家长要保持平静的心态,强调的重点不在于要他坦白承认撒谎,而在于讨论。当事实已经摆在眼前时,要弄清他为什么还要坚持否认。这时,家长要尽量控制自己的怒气,否则只会让他更难以面对真相。
2、尊重孩子,不要恶语伤人。
家长切忌用“那么小就骗人,长大必然学坏”,“你在撒谎”,“你骗人”这些糟透了的语言,否则会使孩子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孩子因此会产生自卑心理,或者是更强烈的反抗心理。
孩子逃课,我们家长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和引导孩子。当孩子从学习中树立信心,养成好习惯后,自然不会逃课了。
孩子总是逃课心理原因有哪些?
1、课程跟不上,对学习无兴趣,或者跟某个老师结怨,怕见到这个老师,或者是跟某个学生结怨,受到威胁,又怕老师批评,等原因导致学生厌学,致使学生逃学。
2、家庭因素,因为家长没有满足他的某个愿望,跟家长置气,或者因父母生气家庭不和睦,造成他对生活失去信心,从而逃学。
3、社会因素,学生在上学途中,受到某些社会闲散人员的威胁,导致学生对上学没有安全感,又不敢或者不愿告诉家长,致使学生干脆不去学,进而逃学。
4、盲目从众, 逃课一般都是发生在学习成绩不理想或者学习偏科学生身 上, 没有自己独立的思考问题的习惯, 喜欢和别人学, 由于长时间的处于学习这个金字塔的最底层,受不到老师和同学的重视, 自己在班级里没有存在感,造成孩子逃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