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6
初中孩子正处青春期,三观和思想都正在发展,他们还没有判断是非的能力,只追求个性和独立。在这时期孩子眼中,朋友要比父母更重要。因此,青春期孩子的社交是非常值得父母关注的,父母要引导孩子和正能量的人交朋友。
初中的孩子跟了不好的孩子在一起怎么办?
1、及时制止孩子交往恶友。
孩子与品行不良的人交往,爸妈一旦发现,就应该及时制止,让孩子早日远离恶友。孩子和品行不端的人交往是有一定原因的,比如想获得他人的关注,想不被同伴欺负,想得到尊重等。这些心理层面的需求,爸妈可以引导其通过其他健康的手段获得。
2、适当干预,不要一味杜绝和“坏朋友”接触。
如果家长只是简单禁止小孩和个别“坏孩子”接触,会发现几乎难以实现。作为父母,真正要做的是让孩子具备判断力和自控力,遇到可判断的错误同伴关系,家长也别硬来,孩子在引导下,是有足够的智力从错误中学习的。
3、帮孩子交“好朋友”。
家长可以帮助孩子交到好朋友了,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参与不同的活动,在不同的圈子结识更多的同龄人,找到真正的好朋友。
4、给孩子制造分辨朋友的空间。
如果家长只是一味反对,那么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他们的注意力会被牵引到与家长的对抗中,从而在不合适的关系中越陷越深。反之,如果家长愿意给青春期孩子营造一种让他们感觉很舒服的愉悦氛围,那么他们就有精力来感受什么朋友是真正适合他们的。当他们拥有空间时,他们常常自己就会厌倦那些不好的朋友。
5、引导儿子远离趣味低级的朋友。
志同道合的朋友,应该是一群具有远大人生理想的人,他们胸怀大志,愿意为理想而奋斗,这类朋友才能成为孩子的伙伴。
6、告诉孩子交友要注重精神层面,交真正的朋友。
孩子不懂如何选择朋友,爸妈要引导他重视精神层面的交往,选择一些心心相通的朋友,对自己的缺点能直言规劝的朋友,才能真正提升孩子的素养。
初中的孩子跟了不好的孩子在一起有哪些影响?
交友不慎,孩子容易误入歧途。
青少年正在成长期,这个时期还分不清是非,善恶,丑美,也没有正确的法制观。在这个时期如果家长没有正确地教导,孩子很有可能就会交到不务正业的坏朋友。人生的道路本就曲折,路上要是遇见了损友,那必然会让人生的道路更加曲折,甚至一片黑暗。
相互感染不良习气。
在不良交往中,有很多不良习气或者是恶劣行为,比如说讲究吃喝玩乐,爱打架、闹事、不守纪律、吸烟、酗酒、逃学、厌学等等,常常是相互影响相互感染,恶习加深产生错误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交友不慎,孩子容易受到伤害。
交人交心,浇树浇根。虚情假意的朋友,也许表面上和你和和睦睦。但早晚有一天,因为利害关系,他会在背后结结实实地给上你一刀,最后受伤的还是自己。
对于读初中的孩子来说,确实很容易受到身边同龄人的影响。毕竟这时期的孩子依旧处于“模仿”的阶段,尤其是对他们觉得“酷”的不良行为,会进行模仿。许多孩子就是因为从坏孩子身上学到了不好的习惯,才开始犯下各种错误。
初中生和坏孩子在一起怎么办?
1、及时制止。
孩子与品行不良的人交往,爸妈一旦发现,就应该及时制止,让孩子早日远离恶友。孩子和品行不端的人交往是有原因的,比如想获得他人的关注,想不被同伴欺负,想得到尊重等。这些心理层面的需求,可以引导其通过其他健康的手段获得。
2、加强正面的教育引导。
孩子进中学前后,要不断地进行有关社会交往方面的教育。可以给孩子讲一些古今名人交友的生动故事,既讲交好朋友受益的道理,又讲交坏朋友受害的事例,有意识地给孩子灌输交友要有选择,要慎重的道理和知识,增强孩子的道德观念,帮助他们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在孩子思想上筑起一道防线,减少他们交友的盲目性。
当孩子进入了青春期,这个时候的孩子会变得非常不听话,做什么事情都有自己的主见,发现孩子叛逆混社会的话一定要耐心的和孩子沟通,而不能坐视不理,否则孩子越来越严重会影响以后的发展。
孩子叛逆混社会怎么办?
1、家长不要当众惩罚孩子
家长可以对已经误入歧途或者执迷不悟的孩子进行适当的惩罚来强化自己的教育的力度。但是不要采用侮辱和贬低人格的言语行为,这样不仅不能对孩子起到教育作用,还会使他的自尊心受到损伤以及对父母产生抵触心理、越错越远。
2、家长不要以一个居高临下的心态教育孩子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就要以一个值得信赖的朋友的身份经常和孩子进行交流,这样不仅能了解到孩子的心理成长过程,而且在给孩子传递价值观的时候也更容易被孩子接受。孩子正在逐渐形成独立人格的阶段,人生观、价值观尚不成熟,要苦口婆心,循循善诱。
人跟人的亲密度,很多时候就是几句话决定的。如果你总是对小孩冷言冷语,小孩就不敢信任你,长大以后也自然而然就会疏远你。但是,当年到底是你的哪一句话让孩子有这种感觉的,他可能也早就忘了。可是,那种不安全的感觉,却一直留在他心里。
孩子一起玩被欺负了怎么办?
1、不能再责备孩子
首先,要知道,孩子被欺负了,是受害者,心里已经很难过了,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影响孩子的性格,与健康成长。如果父母的应对方法不对,更会适得其反。当孩子被欺负后,作为父母的,如果这个时候,不去安慰孩子,反而责怪孩子没用,不懂得反抗,或者责怪孩子惹事,别人没被欺负,就你被欺负了。这样的做法,只能让孩子再一次受伤。估计以后,被欺负了都不敢跟父母说了。
2、充分地理解孩子
在听完孩子的遭遇后,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应该是:表示理解。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明白你的感受:你不还手不是因为你软弱,而是因为你是个善良的小孩,不想用暴力伤害别人。你不吵架不是因为你理亏,而是因为你是个有素质的小孩,不愿意和别人计较太多。多说一些这样的话来安抚孩子,这样他才可以尽快让情绪稳定下来。
由于青春期的孩子是非分辨能力很弱,不懂得分辨朋友,有时候结交社会上的不良人员,甚至染上抽烟、喝酒的恶习。对于这种情况,我们要耐心引导青春期的孩子。
孩子和社会青年交往怎么办?
1、接纳孩子的朋友以退为进
家长不要攻击孩子的朋友,越是攻击,会造成孩子反感,伤害他的自尊,可以先接纳,然后从孩子口中了解朋友的情况。如果是一些胸无大志,低级趣味的朋友,要跟孩子耐心沟通,分析结交损友的弊端,帮助他建立一个正确的交友观。
2、要分析原因帮孩子远离
孩子和社会不良青年来往,他可能是想获得他人关注,不被同伴欺负,得到更多尊重,再或者社会人员给孩子物质的诱惑。这些心理需求父母了解之后要多给与关心和帮助,不能因为家庭爱的缺失,让他从外界去寻求。
两个孩子打架,家长一方面担心两个孩子受伤,另一方面怕影响两个孩子之间的感情,所以总是教育孩子之间要相亲相爱,和睦相处,但是两个孩子在一起免不了发生矛盾,打架有时候也就变得很常见,每次处理起来都头疼。
两个孩子在一起老是打架怎么办?
1、家长尽量保持淡定的心态,孩子们一吵架,最先被惹怒的却是家长,总想第一时间摆平孩子们之间的矛盾,其实,家长们在处理问题前要保持冷静的态度,这是正确二娃矛盾的前提。
2、相信孩子并适当放手,孩子们总有一天要走向社会,不如让孩子们从解决小的内部矛盾处理开始。当老大和老二有小争执的时候,父母不应干涉过多,放手让孩子解决,有意识地增强他们的协调能力和交际能力,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社会交往能力。
3、不过度偏袒尽量公平,如果需要家长干涉的时候,一定要事前询问好孩子们打架的原因,公正地处理问题。如果家长无原则地帮老二,老大就会心理失衡,可能会偷偷把负面情绪发泄在老二身上,也会纵容老二利用年龄优势“狐假虎威”,激化两个孩子的矛盾。家长应帮助出现问题的孩子及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道歉,使两个孩子形成知错就改、理解他人的性格,如此会使孩子受益终生。
4、避免打骂和言语刺激,孩子们发生争吵时,容易让家长烦躁,就会容易情绪暴躁,不问原因,先各打五十大板再说。其实这样也是不可取的。家长应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在充分理解的前提下,避免暴力对待孩子。在训斥声和棍棒下成长的孩子,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心理问题。
相比较爸爸妈妈来说,家里的老人往往对孩子更加溺爱。尤其是现在隔代教育的家庭越来越多,经常会看到父母忙于工作,老一辈人带孩子的情况出现。这时候,孩子对父母的感情难免就会变淡,而爷爷奶奶的溺爱也会让孩子任何事都依赖老人。
孩子只要奶奶不要妈妈怎么办
1、妈妈要对自己有自信
作为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来的人,你们和孩子之间有着别人无法代替的联系。只要你勇于接纳孩子的感受、理解孩子的需求、让孩子感到被尊重、被爱,孩子和你之间的关系就会是健康而亲密的。
比如当孩子说「不要妈妈」的时候,妈妈们可不要太在意,孩子才两岁呀,会说的话非常有限,更不懂说出来话会给别人什么感受。
他也许想表达的是:我也很爱妈妈,不过我更习惯奶奶陪我睡,奶奶知道我睡觉时候爱听哪首歌、被子要盖成什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