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6
很多家长过多重视孩子身体健康、学习教育方面,却忽略了孩子成长过程尤为重要的心理健康问题,其实,只有心理健康的孩子才能理性的对待生活,正视问题,才能积极向上。在家庭教育中,面对叛逆期的孩子,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孩子的心理沟通与疏导?
1、多与孩子相处,让孩子感受家庭、亲人的温暖。
很多问题孩子,究其原因,都是父母泛滥所致,养不教、父之过,这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家长无论多忙,都应该抽时间陪陪孩子,与孩子谈谈心,站在孩子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感受孩子的心里,切记因为工作忙,在自己感到疲劳的时候,对孩子置之不理,甚至骂孩子,这会让孩子逐渐懒于和父母交流,甚至产生自闭。
2、对孩子进行一些生理常识的疏导与交流。
很多家长对孩子青春期发生的变化,不知道如何开口,或者说羞于开口,尤其是谈到性方面尤其避讳,殊不知,青春期孩子的各种心理问题,与孩子的生理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说女孩子的月经、异性之间的互相吸引。这些问题都是孩子早恋等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之一。
3、进行法律常识方面的沟通交流。
一些简单的法律知识的普及,能够让孩子对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有个正确的认识,比如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交通法等法律法规。
4、以身作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谓言传身教,在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自己首先要心理健康,如果父母心理存在不健康的因素,很大的结果会影响孩子的心理,所以,要努力塑造自己良好的性格,保持心理健康,在孩子的心目中要树立起正面的、可爱的形象。
总之,当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时,父母一定要做好倾听者、帮助者、陪伴者的角色,让孩子能够从中感受到父母对他的爱,这样对孩子心理健康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青春期孩子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
一、脾气暴躁。
青春期孩子大脑里对事物已经有了一定的自我认知,以前心目中父母高大威严的形象日渐模糊,他们急于摆脱父母的管束,很多家长容不得孩子身上的缺点、不足,为了让孩子尽快改正缺点,家长唠叨、抱怨不休,可孩子却一句都没听进去,不是沉默不语,就是极力顶撞。
二、不服父母管教
青春期孩子不服从管教,父母一说就顶嘴,让父母很头疼。孩子顶嘴当然是坏习惯,是一种出气的方法,带有挑战性,常常激化矛盾,造成家庭不和,甚至引起离家出走。
三、厌学心理
厌学是青春期孩子最普遍的心理障碍之一。具有厌学障碍的青少年所表现出来的对学习的情感上的疏离及行为上的消极令无数家长无所适从。每个家里有厌学障碍的青少年的家长都想帮助自己的孩子走出阴影,因为操之过急,或方法错误,结果往往使得其反。
四、叛逆心理
青春期孩子的大脑中,负责控制感情和冲动的神经尚未发育成熟,这是他们易冲动的原因。
五、性心理
孩子到了青春期,在性激素作用下,他们对于很多事情都十分好奇,尤其是性。但由于青春期孩子性心理尚不成熟,并不能控制自己本能,每一位父母都应该和孩子坦诚沟通和引导。
六、虚荣心加重
开始注意着装,喜欢装酷扮帅,花钱很大手很大脚,喜欢名牌服饰。
七、爱撒谎
这个时期的孩子自尊心强,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孩子撒谎现象会增多。
八、情绪多变
他们既会为一时的成功而激动不已,也会为小小的失意而抑郁消沉。他们情绪多变,经常出现莫名的烦恼、焦虑。
孩子叛逆期分哪几个阶段?
一般来说,孩子叛逆期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宝宝叛逆期。第二阶段是儿童叛逆期。第三阶段是青春期叛逆期。
宝宝叛逆期是2-3岁的时候出现叛逆行为,这是人生的第一个叛逆期表现。
儿童叛逆期是7-9岁左右,这时人生第二个叛逆期。
青春期叛叛逆期是12-18岁,也就是人生的第三个叛逆期。
不同的叛逆期有不同的个性发展,以及心理、生理的发育特点,父母应对的方法也就有所不同。
这位家长,您家孩子已经进入青春期,身心都开始高速发展。这时期如果家长不改良教育方法,依旧习惯命令孩子,就可能激发孩子的心理问题。青春期孩子的心理问题有很多种,家长应该根据自家孩子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孩子的引导方法。
怎么疏导孩子的心理问题?
第一、塑造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围。
作为父母,我们要与孩子一起坚持不懈地成长,不断觉察自己,完善自己,给孩子塑造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围,以更健康的方式养育孩子,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为孩子的成长注入源源不断的心灵滋养。
第二、培养孩子承受抗挫能力。
青春期学生的心智发展还不是很成熟,对于挫折的抵抗力也不如成年人,所以引导青春期孩子如何自我调整挫折也是心理健康健康的一个最要课题。
厌学这种情况,估计在许多人的上学历程里都发生过。学校压抑的氛围、课本上枯燥的知识、班级里无趣的课堂……针对厌学情况的普遍性,家长要和孩子共同面对,帮助孩子找到解决这问题的方法,帮助孩子找到学习快乐,孩子厌学,成绩自然就会有所上升了。
怎样疏导孩子厌学的心理高中?
1、表示理解与包容
孩子厌学就像大人厌倦工作,我们总有那么几天不想起床、不想工作、不想面对领导,因此我们有理由对孩子的厌学心理表示理解和包容,休息几天又如何呢?趁这个机会带着孩子去外面走走,参加一些户外活动,既能散心又能减压。
2、换位思考,循循善诱
不想工作的心思常有,但当我们想到要养家糊口的时候,也很难真得不去工作,因为我们要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同样孩子作为学生,也应该承担起好好学习的责任。因此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换位思考,用同理心感化孩子。
在一个家庭当中,和睦的亲子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但往往由于家长不当的教育方式、孩子的叛逆,导致亲子之间产生厌烦、怨恨、对立的情绪。年少冲动的孩子甚至会记恨父母,长期以往下去,会对亲子关系带来不可逆的伤害,再无法复原。
记恨父母的孩子的心理疏导怎么做?
1、锻炼孩子,提高孩子的独立能力
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要学会适当放手,锻炼他们的独立能力。孩子独立性强,自信、乐观,遇到困难首先会自己想办法解决,自然也就不会埋怨父母了。
2、家长应该多抽时间主动跟孩子沟通。
孩子记恨父母,其实是受一些事情的诱导。作为父母应该多抽一些时间,跟孩子好好沟通。先了解真正使他们仇亲的原因,并耐心地听他们内心的想法,然后找一个合适的方式,慢慢去化解孩子心中的怨气,从而帮助孩子走出仇亲期。
无论孩子遇到什么事情,做父母的,一定要先和孩子站在一起,站在一边。先安抚孩子,安抚孩子的过程也是安抚自己的过程,让自己和孩子都冷静下来。一方面,让事情朝着自己希望发展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家长处理问题的方式,往往会成为孩子在以后生活中处理问题的方式。
孩子被老师打骂后的心理疏导?
1、做安全的倾听者
我们需要掌握真实的信息,就必须做一个安全的倾听者。孩子可以毫无顾虑地告诉我们任何事情,尤其是那些糟糕的、不开心的事情,孩子不担心说完以后,我们会马上变脸。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知道孩子遇到了什么样的老师,结交了什么样的朋友,遭遇了什么样的困难。
2、做温暖的情绪接纳者
被老师批评、惩罚、辱骂的孩子,一肚子伤心委屈,最需要的是父母的接纳,即使我们很想知道老师为什么这么做,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也不要先质问孩子:老师为什么要批评你啊?孩子此刻需要的是情绪安抚,如果孩子在学校积累的负面情绪,能够在父母这里得到接纳和疏导,至少不会出现心理疾病。
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中,除了身体健康以外,家长同样需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而逆反心理的存在无疑成为了很多孩子健康的拦路石。家长想要正确应对孩子的逆反心理,就应该首要关心孩子逆反心理的形成原因,然后再着手改善。
叛逆孩子的心理疏导有哪些?
1、面对情绪,转移注意力。
被家长惩罚或责骂的时候,有的孩子会哭闹,这时候正是他情绪最强烈之时,说什么都没有效果,家长可以试试把他的注意力转移,可以用他感兴趣的话题,比如玩具、动画等等,与她聊天。如果转移注意力不管用,就冷处理,待他哭闹过之后,冷静下来就可以与他交流了。
2、对孩子的期望值不要太高。
孩子毕竟是孩子,跟成年人比,他们经的事儿少,思考问题单纯幼稚,理解感悟层次较低,因此你不要想着抛块儿砖头就能马上引出个玉来,这粒种子就能按着你的思路开花结果。望子成龙成凤是家长的美好愿望,但毕竟对孩子的教育是个慢活,大人一定要耐着性子对他们,切不可大刀阔斧见什么不顺眼就砍。
不管是大人之间,还是大人与孩子之间,尤其是和青春期的孩子,要想有顺畅的沟通,需要建立良好的关系,只有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沟通才会有一个好的开始。
家长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的心理沟通?
1、尊重孩子
当孩子向父母表达自己的需求时,父母要给孩子尊重,放下手头忙的事情,或者告诉孩子稍后自己有时间,再听他讲。蹲下来与孩子对视,让孩子意识到父母在认真听他的话。当父母与孩子进行沟通时,孩子也会停下来,认真听父母的话。此外讲话的语气,也要用商量建议的语气,不要命令孩子,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让孩子感到与父母的平等,需要相互尊重的。
2、准确表达,让孩子听得懂
作为成年人,在讲话的时候会用一些语言技巧,让话变得更加有深度。但是跟孩子讲话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孩子小小的脑袋听不懂太过高深的话,父母要用陈述的语句,一句话只表达一个意思,让孩子能够听得懂,才能够回应父母,进行有效的沟通。
相关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