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3
家长要以理解和耐心的态度来处理孩子抵触老师和厌学的情况。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并与学校合作,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适当的支持和引导将帮助孩子克服困难,重新建立对学习的兴趣。
孩子厌学讨厌老师怎么办?
1、改变孩子,另寻良师
如果与老师的关系已经到了无法容忍的情况下,建议同学可以换一个班级,甚至是换一所学校。心里面特别讨厌的人出现的时候,难以控制住自己,这时最好是换个环境,减少不必要的接触。当然,这种情况往往是与老师之间的关系很僵硬,有种一山不容二虎之感,换个学校已经算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
2、了解孩子和老师的矛盾点
孩子有的时候讨厌的原因是五花八门的,而且往往是由于一件小事。比如有一天迟到了,老师让你上外面站了一节课,而别的老师就会说让你下次注意,而不会罚站。这样孩子就开始讨厌这个老师,就不写这门课的作业,和老师顶嘴,就会导致双方的矛盾越来越大。所以家长要先问清事情的根源。比如向上面的事情,家长就要告诉孩子首先迟到了是不是应该接受惩罚呢?所以老师这样的做法也是合情合理的。你就不应该为这件事而对老师产生意见。
3、当孩子抱怨时,给予正确引导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可能会让所有孩子都满意,当孩子出现抱怨情绪的时候,家长需要及时发现,并进行引导,避免因为对老师的不喜欢引起厌学情绪。当孩子向你抱怨老师的错误时,尽量从正面引导孩子去理解老师消除孩子对老师的负面情绪,(当然这是正常情况,因为一般老师都不会故意为难孩子)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也不要一味的偏袒老师,让孩子觉得你不是他一伙的,这样孩子的情绪只会更加激烈。
4、保持与老师的联系
要知道一个班那么多学生,老师不可能深入去了解每个孩子,老师会对学生会有误解和偏见,这是正常的,因为老师也是人,家长能做的是尽量去消除老师对孩子的错误看法,这就需要家长在平时与老师保持畅通的交流,让老师更了解孩子的特质,在后期的教育中避开孩子的敏感区。
孩子厌学讨厌老师的原因:
1. 孩子的逆反心理严重,通过发泄对老师的不满来反抗家庭
孩子的年龄越大,好奇心和求知欲就越来越强烈。有的父母和老师对孩子表现出来的好问行为表现得十分不耐烦,简单粗暴地回答孩子的问题。孩子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对父母的反抗经过多次尝试发现作用甚微,何况自己又要依赖父母生活,不能对专制的父母进行反抗,于是不满情绪就转移到老师身上,一股脑发泄给老师。
2. 老师和孩子有矛盾或者对孩子做出了不公平的事情
孩子和老师之间有了心结,如果一直打不开,确实会影响师生关系,让他们之间“相看两厌”。这个时候,老师很大可能也不喜欢这个学生。
3. 老师的教育教学方式不当
有许多人认为,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教育改革是步履最慢的,无论是教学的内容还是教育的方式都已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和孩子的需要,这种说法虽然有些偏激,但不无道理。有的老师习惯为学生贴标签,对学生产生刻板印象,好学生一好百好,坏学生本性难移;有的老师不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和需求,对孩子提出了不恰当的过高或过低的要求;有的老师教育方式简单粗暴,不会尊重孩子,甚至打骂孩子;如此等等,都会使孩子产生抵触情绪。
4. 孩子不喜欢老师的某些特点
比如老师的外形或者性格不是他喜欢的类型。一个朋友的孩子就是如此,她觉得自己的班主任个子矮,人长得不帅,有口臭,又喜欢管班级的“闲事”(人家是班主任,不管不行啊)。总之,在她眼里就是一大堆缺点,所以她对班主任很不喜欢。
首先家长要与孩子沟通交流,了解孩子讨厌老师的原因。事情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是老师的问题还是家长以及孩子的问题?如果是老师的问题,需要家长和老师沟通,不能有畏难情绪,这个结一定要打开,否则孩子的日子很难过。如果是孩子和家长自身的问题,则需要反思,并勇于承认错误。否则孩子的日子仍然难过。所以,家长需了解情况后前行解决。
孩子讨厌老师厌学怎么办?
1、找到原因。
家长要耐心沟通,弄清原因。解铃还须系铃人,所以家长要先和孩子沟通,让孩子能够详细地说说心里话。沟通期间尽量多听孩子说话,让孩子把话说完,之后再引导孩子说出进一步的情况。看一看是因为老师管教学生太严厉了,还是做了什么事情被老师批评了所以害怕,找到原因就好解决了。
2、及时与老师沟通。
如果孩子不喜欢自己的老师,家长要和老师多沟通,多了解老师的长处,用这样的方法开导自己的孩子,同时要和老师沟通,要老师多关注一些自己的孩子都作出表扬,这样孩子很快就有所改变。
孩子讨厌老师而厌学怎么办?首先要和孩子站在同一个角度,认真听孩子讨厌老师的原因。其次,分析原因。如果老师确实有问题,认可孩子的判断,同时劝导孩子要多看别人的优点,老师也是人,也会做错事,要学会原谅。无论如何她教会我们知识,这一点要知道感谢。如果老师没有问题,是孩子的错觉或任性。也要尽量理解孩子的心情,站在孩子的角度才能取得他的信任。然后和他一起讨论应该怎么办。
孩子讨厌老师而厌学怎么办?
一、尊师教育
首先要对孩子认真的进行尊敬师长的教育,因为有了尊敬,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家长不妨告诉孩子,老师是人不是神,和我们一样难免有缺点、犯错误。老师每天要面对那么多的同学、问题,可能会处理不当,也可能会误解了某个同学,或者是语气太严厉了伤了学生的自尊。如果你心里感到委屈,可以及时和老师交流,说出你的想法,但前提是你首先要尊重老师。
二、转变对老师的看法
家长要多挖掘孩子老师的优点,可以到学校做一些侧面的观察、调查,找一些对孩子老师熟悉的人,尽可能多地了解老师的长处、闪光点,然后装作无意识的把老师的这些长处、闪光点告诉孩子,在孩子面前多夸奖老师,引导孩子认识老师的优点和长处,让孩子对自己的老师有崇拜感。
孩子被老师批评不想上学,这是许多家长经常遇到的问题。对于孩子来说,上学是一件枯燥无味的事情,他们更愿意去玩要或者看电视,这是很正常的。然而,如果孩子不想上学已经影响到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那么家长必须采取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
初中孩子被老师批评后厌学怎么办?
1、孩子的情绪需要被认可
即便是孩子做错了但他们也会有比如伤心、愤怒的情绪存在,这都是很正常的,大人被批评的时候也会有反抗的情绪。因此,孩子们这些不好的情绪也需要被认可,让孩子说出来自己为什么会生气、因为什么而伤心,让孩子将心里那些不好的情绪释放掉。
2、承认老师在处理中不妥的地方
很多时候孩子被批评了并不会有这么激烈的情绪反应,孩子有这种情况发生就不能排除老师在处理过程中是否有所欠妥。比如对于孩子的言辞过分伤人,某些用词并不恰当等等,这些都是伤害到孩子的地方,家长们不能“唯老师准确论”,认为老师就一定是对的。
导致孩子讨厌学校的原因有很多,我们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我就见过一个小孩,在读初中的时候出现厌学心理,不想去学校,家长一直以为是孩子玩心太重,对孩子特别失望。但是我跟那个孩子沟通以后,却发现小孩只是觉得在学校没有朋友,很无聊,所以才不想去学校读书。找到原因,才能选择解决方法。
孩子讨厌学校怎么办?
1、尊重孩子的感受。
现在某些学校还是停留在过往填鸭式的教育方式,让孩子感觉到被压抑被强迫,而没有感觉是被尊重被理解。在这样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他有负性情绪其实是蛮正常的一种现象。针对这样的现象,家长越是禁止孩子的表达,他们的愤怒与压力就会继续升级。所以说与其压抑孩子的表达,还不如给予孩子诉说的空间,尊重孩子的感受。
2、温暖而坚定的引导。
陪伴与倾听会让孩子们感觉是被理解。通过诉说不舒服的情绪就得到释放,但要提醒家长,你应该认可孩子的感受,但不要让孩子存在一丝侥幸心理,认为自己可以不去学校。在孩子的情绪平静下来的时候要"趁冷打铁",给孩子积极有效的引导,帮助孩子更好的适应学校的生活。
身边确实有很多家长提到过同样的问题:孩子讨厌某一科老师,故意不上某一科的课。或者孩子讨厌班主任,直接厌学……高中孩子其实还是没有完全成熟,我们作为家长,需要让孩子明白,学习是他自己的事情,厌学毁掉的也是他自己。
高中孩子不喜欢老师厌学怎么办?
第一、允许孩子描述、解释发生了什么事情,就算是天马行空的无稽之谈,也让他把话说完。事情的经过往往很简单,每个孩子都会遇到,只是客观事实给他们造成的主观感受不同,因而孩子的反应也不尽相同,无所谓是非对错。孩子需要的只是把自己的感受表达或者发泄出来而已。一旦说出来,他们的心情就会平静很多。
第二、了解孩子和老师的矛盾点。孩子有的时候讨厌的原因是五花八门的,而且往往是由于一件小事。所以家长要先问清事情的根源。
第三、理解、承认、同情孩子的感受,不做解释与辩护,不长篇大论地讲道理,简洁地回应孩子,不论孩子的表现看上去是多么地偏激。
第四、充分信任孩子,相信他有能力处理自己的事情。对孩子的信任胜于一切说教,这份信任会化作一份坚定的力量注入到孩子的体内,让他更加自信从容。
可能会因为某件事放大对某位老师“不喜欢”的情绪,有时候这种爱与恨的情感还特别强烈。因此表现出这样的行为:上这位老师的课做别的科目的作业,看课外书,不断地走神或者干脆睡觉不听……
青春期孩子讨厌老师怎么办:
1、首先是聆听和感受孩子
很多家长一听孩子抱怨某个老师,流露出厌学的情绪,立马就着急了,直接的反应就是赶快制止孩子——“你怎么能讨厌老师呢,你不能因为不喜欢老师就不好好学这门课”!孩子刚开口表达自己的想法,就被生生堵了回去。孩子究竟为何不喜欢这位老师,他在学校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即便家长事后愿意给孩子做理性的分析,可能也失去机会了。所以,父母要先站到孩子的角度想问题,起码用耐心的倾听回应孩子。将心比心,长大过程中,我们都有过不喜欢的人,越小的时候越容易偏激,这个时候,先不要把事情想得太严重,要仔细听孩子把话说完。
2、引导孩子分析讨论老师的优缺点
顺着孩子不喜欢老师的话匣子,我们可以往深处引导启发式地问下去,逐步引导孩子全面地评价老师。比如,孩子向你抱怨,他不喜欢这位老师一直凶巴巴的,甚至开口骂学生。家长可以借机跟孩子有一个比较深入的讨论,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有优缺点,可以一起来分析分析这位老师的优点和缺点,让孩子正确认识遇到的事情,让他放下心里的负面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