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4
孩子大多没有自觉性,容易被外界新鲜事物吸引,网络信息虽然全面,但也有非常多不适合孩子的,孩子都乐于探索,家长也不可能时刻守在身边,当他开始沉迷时,往往都很大程度影响到了学习!所以这里就需要家长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
手机对孩子有那些影响:
一、破坏注意力,让孩子坐不住。
孩子看手机主要是看视频,因为孩子看不懂文字,也对文字没有兴趣,视频因为画面和声音的结合,非常吸引孩子。看手机视频和看电视一样,会影响孩子的注意力。
二、影响孩子的阅读和语言能力发展。
虽然孩子们会跟着手机视频学一些话,但是语言的学习和发展需要互动,而看视频只是孩子被动的看,没有参与,所以不利于孩子语言和词汇的学习。即使是一些教育类的节目,对孩子带来的也并不是正面的效果,美国的一项研究发现,17-24个月幼儿的词汇量,每天多看一小时节目,他们理解的词汇就比其他孩子少6-8个。看多了那些色彩丰富、不断切换的画面,孩子就很难有耐心再看书阅读,所以,看手机对孩子的阅读和语言能力发展都有影响。
三、长时间看手机会影响视力、导致肥胖。
很多家长怕孩子看手机会近视,其实看手机本身并不能导致近视,但是长时间看手机会导致眼疲劳,而且长时间看手机必然会减少户外活动的时间,户外活动时间不足是导致近视的原因之一。长时间的静止看手机,也会导致运动量少、脂肪堆积,引起肥胖。
四、玩手机影响孩子的想象力
手机和电视一样是单向交流,孩子长期玩手机会对认知有影响,单纯的接受手机的信息,大脑不用思考。破坏孩子的想象力。
五、长期玩手机易抑郁孤独焦虑。
因为孩子长时间玩手机,就会不出门,沉迷虚拟的网络世界,不愿意与外界社交,认为在网络里是安全的。很容易诱发他们自闭症、孤独症等心理疾病;还会出现过度依赖网络症,导致注意力、记忆力下降,导致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
怎样引导孩子正确使用手机:
1、首先家长要做好表率作用。在家我们自己不要在公共区域使用手机,在家里非必要电话,信息,新闻尽量不要翻阅查看。自己在家要养成真正的爱学习的榜样,多多书。如果你老是在家里打电话,玩游戏,耍手机,小孩能不跟你学嘛!所以表率作用很重要。
2、跟孩子约法三章,建议性提出每天用手机时间的点,和时长,自己和孩子商量,把自己也放到规则里去,孩子也可以监督我们。无论是你还是孩子违反一次,停用手机一天,两次就停三天,到三次就停用一周。先说好规则,一起遵守,一起监督。
3、手机务必是孩子通过努力挣到钱买的,千万别因为某次考试考好了奖励给小孩,或者如果你怎么怎么样,我就买给你,容易得到的东西。
4、尊重孩子,不要用爱的名字去限制她使用手机的权力。但务必有个年龄的限制,13岁前可以拥有手机。比尔盖茨就是这么规定自己的孩子的手机的。
5、我的经验是我小孩,我从小就培养她使用手机的功能,告诉她手机是用来打电话,发信息,看通知和阅读新闻的。
现在是网络时代,不用手机就是与时代脱节的。所以一定要好好跟自己的孩子,沟通和商量。分析她使用手机的动机和想法。我相信,只要你做好表率,沟通和商量,理解和安慰,你的孩子会接受你的想法和意见的。
高中是孩子学习的关键时期,学业也十分繁重,一个疏忽学习就有可能掉队。现在的手机功能繁多,对孩子吸引力很大,如果给高一的孩子买手机,很有可能他就会沉迷手机,无心学习。
高中应不应该给孩子买手机?
不应该。高中生该不该有一部手机这个问题要因人而异,辩证的去看待:一、如果是自制力比较好的孩子,懂得分辨是非对错,对人生目标很明确,知道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情,不会沉迷于网络小说、游戏,反而会对手机和移动互联网善加利用,来促进学习,增长见识,打造良好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那就该有而且必须要有一部手机。
二、如果是自制力较差的孩子,人生目标不清晰,不知道应该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情,而且无法经受的住诱惑,容易被网络小说、游戏所影响,那就应该限制他对手机的使用。
高中孩子玩手机怎么办?
在当代社会中,电子产品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当中的必需品,特别是对于手机来讲,没有了它,感觉生活就会失去重心。但是,手机也有很多弊端,特别是对于学生们来说。所以,很多家长不允许孩子拥有手机,也不会把手机给孩子玩。
初中孩子要买手机家长应该如何对待?
关于这个问题建议和孩子聊一下,倾心听一下他的需求,给孩子准备一个手机不是错误,引导他正确使用,不要过度摆弄手机才是正确之道。可以和孩子沟通好,告诉他学习和上课中手机不可以使用,劳逸结合还是没问题的。
初中生也是有自控能力的,和孩子之间相互信任就好,如果孩子因为玩手机学业下滑,可以在购买前与他约法三章,若真是由于贪玩造成的学业下滑,那么也需要他知道要为自己的行为和说出的承诺负责。
初中孩子玩手机家长应该如何引导?
1、保证学习质量
都知道经常玩手机是有危害的,可还是很多家长“明知故犯”,因各种原因让孩子经常玩手机,甚至还为孩子配置手机,让孩子自由支配,如果孩子使用手机不正当,这会给孩子带来伤害的,渐渐的孩子就会沉迷在此,请看正确的教育方法。
初中孩子迷恋手机家长应该怎么办?
1、下“限时令”
无规矩不成方圆,玩手机也要遵守纪律,家长可以下“限时令”,以半小时为宜,时间一到就要立即收回手机,引导孩子正面使用手机。现在,基本上每个人都是人手一机,要正确的使用手机,让手机能够真正的作用于孩子学习、丰富孩子的业余生活,所以家长们要根据孩子的自身情况,让孩子合理使用手机。
2、了解孩子的兴趣点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总是会说“你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样的话语,只会让孩子感到十分的反感,而无法聚焦于学习。如果想让自家孩子变得更为优秀,其实最为重要的是要发掘他们身上存在的一些优势。
家长您好,您家孩子读初三,起初玩手机可能只是想要释放压力,只是孩子没能控制住自己,所以才出现了沉迷的现象。青春期孩子各方面还未成熟,容易被网络上的错误观念所影响。我们需要帮孩子认识到沉迷手机的危害,引导他们走回正途。
孩子沉迷手机家长应该怎么办?
1、和孩子平等对话。
长期沉迷手机或沉迷游戏的孩子,一般背后都是有原因的。能做到与孩子平等对话的家长不多,居高临下的说教对孩子是没有任何说服力的,孩子们渴望得到尊重,尤其是来自父母的尊重,会让孩子更加有信心,更加信服父母。
2、有效的陪伴。
父母要拿出时间来陪伴孩子,督促孩子学习,促使孩子在成绩的回升中进入了良好的学习状态。初中生沉迷游戏是很多家庭都会发生的问题,父母千万不要灰心,只要有效的解决或抑制,就能帮助孩子摆脱对手机的沉迷。
面对孩子调皮、犟嘴、叛逆等情况,再有耐心的父母也会有火山爆发的一天。所以,我能够理解大多数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出现情绪失控的情况,但即使如此,在打孩子这件事上,家长们依然要慎重再慎重。暴力会对孩子的身心带来很大创伤。
家长应不应该打孩子?
不应该。惩罚和打骂只能解决暂时的问题,只有短暂的有效性。而且,现在的孩子很脆弱。大人的力量是远远高于小孩的承受能力的。
家长打孩子的弊端有哪些?
1、降低学习能力。
研究表明,经常挨打会降低孩子的智商,孩子因挨打而感到愤怒或者害怕,他就会提心吊胆,没有办法正常学习。或者他经常恐惧、担忧会挨打,也会处于一种惊慌的状态,也没有办法安心学习。
陪孩子写作业正是家长烦躁的时间,这时家长陪伴时的心情原本就是急躁的,而陪伴孩子写作业最需要的就是耐心。家长的心急促使了他们过于干涉孩子的作业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一连串的矛盾由此产生。
孩子写作业家长应不应该陪在身边?
不用陪,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家长可以不用陪,在孩子写作业之前可以给孩子规定好时间,可以告诉孩子如果有不会的可以喊家长,随时都会帮他解答,家长可以在门外安心的等待,不要自己在客厅看电视。
孩子写作业家长怎么做?
1、培养孩子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导孩子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做到“头正、身直、肩平、足安”。一手执笔,一手按住书本。做到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在作业本上乱涂乱画,保持纸面整洁。毕竟我们考试有卷面分,卷面不整洁会被扣分,如果孩子平时作业都能好好做到纸面整洁,考试的时候也能做好。
相关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