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0
俗话说:十个孩子九个拖。许多孩子都有磨蹭拖延的习惯,例如:起床磨磨叽叽、穿衣服慢慢吞吞、吃饭左顾右盼、龟速做作业等等。面对这些令人抓狂的场景,父母的应对方式主要是“三板斧”:催促、骂吼、出手。但无论使用哪种招式,大多都收效甚微,甚至会对孩子产生不好的影响,想要解决孩子磨蹭的问题,需要合适正确的方法。
孩子磨蹭的三个解决方法?
1、给孩子树立时间观念
给孩子树立强烈的时间观念是必不可少的事情,对于时间的管理更是一件需要循序渐进的过程。比如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列计划、列清单。让孩子将时间计划放在自己的脑袋里,这样有了计划他们也就会有一些约束,刚开始实施起来会比较吃力,慢慢就会变好了。
2、多鼓励,不催促
家长们要明白想要一下子就改掉孩子磨蹭的坏习惯是不容易的事情,所以当孩子稍微有一点点进步的时候,家长可以给予孩子一些鼓励,适当的能引起孩子兴趣的奖励也将是一个很好的催化剂。因此,对待孩子,家长们还是应该多鼓励,少催促、不催促孩子。
3、让孩子体会到磨蹭的后果
不妨让孩子尝试一次“迟到”的惩罚。在学校,老师的话语权有时候要比父母更加有用,孩子因为一次迟到被老师惩罚,心里会埋怨父母为什么让自己迟到。这个时候,就可以顺势让孩子养成自己定闹钟起床的好习惯。
孩子磨蹭的原因:
1、消极抗议
有宠孩子的父母当然也有虎爸虎妈,凡事训练好好,自己的事自己做,把孩子的行程排得满满的,放学后是补习班、安亲班,假日是钢琴课、画画课,这样的做法没有好坏,但有些孩子可能想发懒,就干脆当个慢郎中,反正动作越快要做的事越多,还不如磨蹭一点好。
2、不会做
有时候孩子动作慢可不是故意的,可能是你要求他做的这件事,他不够熟悉,不知道该怎么做,因为孩子的思维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都还在发育的阶段,他无法掌握怎样操作比较顺手、哪种方式能最快搞定,看在大人眼里却被解读成拖拖拉拉。
3、缺乏时间观念
小朋友还没有充足的时间概念,不像大人会有被时间追着跑的感觉,他们可能对于快速完成一件事,会有什么样的好结果却无感;大人知道上班、上学不能迟到,因为会被老板扣薪水、被老师骂,但孩子没有经验,只在乎眼前的事。
孩子磨蹭的坏处:
1、首先,孩子总是磨蹭的话,会影响到孩子的做事效率,而很大一部分影响就是孩子的学习效率。磨蹭将会导致孩子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去投入到学习中,但是收获的却不多。这不仅影响孩子学习效果,也会影响孩子的休息时间,导致孩子精力不足。所以说,磨蹭的孩子多半成绩一般。
2、磨蹭的孩子总会觉得自己要做的事情是给别人完成的,对待自己的事情也不会更上心,被自己认同的“害怕被惩罚”的感觉转换为自责。磨蹭会让孩子缺乏创造力,越来越不自信,同时对事物缺乏兴趣,对要做的事情轻易放弃,有些孩子会产生厌学等现象。最重要的是,孩子不能自我负责,容易找借口。
3、磨蹭很容易影响孩子的人际关系,一个做事拖拖拉拉的人往往不会被别人喜欢,也很难得到他人对自己的信任,这必然会影响到孩子的人际交往,从而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孩子做事拖拉磨蹭,真是让不少父母感到烦恼。特别是做作业拖拉到很晚还写不完,真是不知道要叫他继续写,还是让他去睡觉,毕竟也还在长身体。但其实拖拉磨蹭的背后会有很多的原因,有时候家长不能只看到事情的表面,而不去探索孩子拖拉磨蹭背后的真实因素。
解决孩子拖拉磨蹭的方法:
一、与孩子建立联结,了解行为背后的原因
很多家长看到孩子写作业拖拉磨蹭气就不打一处来,要么批评责骂孩子,要么逼迫威胁,甚至棍棒教育的都有。其实这些方式并不会让孩子爱上学习,积极完成作业。即使是在家长的强压之下完成了,那么下次呢,你依然是用这样的方式来让孩子写作业吗?长期以往对孩子造成的伤害,是无法弥补的。所以父母应该积极地与孩子建立联结,看到孩子拖拉磨蹭的原因。例如观察孩子做题,是不是因为太难或不理解,而造成拖拉;是不是因为专注力不够,而集中不了精力去做一件事情等等。只有父母耐心地去观察,与孩子沟通,才会了解孩子拖拉磨蹭背后的原因,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二、做计划
父母引导孩子一起做个学习计划,规整自己的学习内容和作业,有时候也是提高孩子学习效率的办法。因为没有计划,有时候孩子就会不知道自己要干嘛,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所以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来制定学习计划,可以细分到什么时间段做什么事情,这样孩子就会知道时间的界限在哪里,如果拖拉磨蹭就会造成后面的时间减少,而做不了其他事情。当孩子因为自己拖拉磨蹭而造成有些事情完成不了时,父母应该让他自己承担自然后果,而不是和孩子一起着急,甚至帮助他解决问题。
爽文只能让人看上去酣畅淋漓,但看完之后只会给人更多的空虚感,带不来任何实际意义上的作用,然而就是这些没营养、没内涵的小说,却让越来越多的孩子沉迷其中,也令无数父母感倍感担忧。而面对高中孩子沉迷小说的情况,家长不得不去积极寻找解决办法,毕竟孩子是正面临高考的。
高中孩子沉迷小说的解决方法:
1、注重引导
多向孩子推荐健康的文学作品,和孩子一起阅读,让这些积极而有意义的文学作品所传达的人生观、世界观一点一点、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孩子的心灵世界中。和孩子一起读书是一个很好的方式,读完一篇文章,和孩子一起分析,共同感受,有时间鼓励孩子读后写感受,寻找美的元素,这样的阅读活动继续下去,就能够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
2、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督促孩子把精力、心思和时间放在学习上,如果孩子有空积极引导孩子,帮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让孩子不把精力、心思和时间放在沉迷小说上,久而久之会让你的孩子戒掉这个坏习惯。
现在不仅是成年人存在焦虑心理,一些孩子也出现了焦虑的情况,或者是因为孩子的心理比较脆弱,也可能是因为压力太大,导致了心理问题的出现。家长这时候都要向孩子传递足够的温暖和关爱,给予他们克服焦虑心理的信心。
孩子焦虑心理的解决方法:
1、自我的心理调节。
我们要学会把你的注意力,放在我们的呼吸当中。我们会发现慢慢的我们会得到调整并且安静下来,这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方式。
2、学会主动参加课外或者是社外的活动。
我们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当他参加课外活动的时候,他会找到一帮子志同道合的朋友,能在这个群体当中自由的交流和分享,能找到真正的自我,在这个过程当中他的紧张情绪就会慢慢变得舒缓。
厌学行为不是一时的,在孩子的整个学习生涯当中,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甚至反复发生,可能是因为学习内容太难,或者是学习方法不对,又或者是因为学校或同学的问题导致孩子产生了不良情绪。孩子的厌学不是没有解决方法,这里给大家提几点建议。
孩子厌学不想上学解决方法?
1、了解原因
了解清楚孩子产生这种想法的原因,看孩子是与同学相处的不愉快了,还是学习跟不上太吃力,或者只是单纯的作业太多,让孩子感到疲惫。只有弄清楚了孩子不想上学的原因,父母才能对症下药,好好的开解孩子,重新激发孩子的上学兴趣。
2、调整心态接纳现状
当孩子出现厌学现象后,家长尽管很着急,但还是要心平气和地和孩子好好沟通交流。只有先接纳孩子、共情孩子,才能真正帮助到孩子。家长不要因为着急,就责骂或否定孩子,或者给孩子贴上诸如“没出息”、“懒孩子”等标签。这些行为只会在孩子心里形成消极暗示。只有一起和孩子耐心分析,寻找厌学的根源,直面问题才能解决问题。
孩子不想学了,归根到底就是心理出现了问题,家长应该找个时间,坐下来好好的和孩子聊天,需要了解其特殊情况和心理,了解孩子的内在需求,从而找到有效克服厌学的方法。
高中孩子厌学不肯上学解决方法?
1、给予孩子正确引导
对于高中生的孩子厌学,那家长完全就能够为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通过向他们讲述大学的美好,使他们心中神往大学并成为努力学习的内在动力。其实身为家长,面对高中生厌学心情不要太过于着急,但只要办法运用得当,这种厌学心情是能够防备和化解的。
2、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帮助孩子对事物产生学习兴趣可以用情感激励法、自我发现法、讨论辨析法、实践操作法等都能使孩子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每一个正常的孩子来说,要求学习本来就是一种需要,但学习枯燥无味,必然压抑孩子的求知欲望,挫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高一学生面对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内容时,常常会面临厌学心理的困扰。厌学心理会给他们的学习和成长带来不良影响。如果孩子在高一阶段出现严重的厌学心理,可以尝试以下方法来帮助他们:
高一孩子厌学的解决方法?
1、家长要多鼓励孩子学习
在孩子成绩不理想时不是一味责罚,更多的是共同总结。其次,对于高中生自身来说,多掌握一些调节压力的方法。从认知上,认清处于竞争激烈的环境,难免有人会学习成绩排名靠后,正确对待竞争环境。
2、改变自己的教育方法
在平时与孩子的沟通过程当中,家长应该学会感受孩子的感受,而不是一味的唠叨,说教,指责,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当中,我们可以透过发问的引导方式,透过发问引导孩子自己思考,自己选择自己,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样子孩子反而会逐渐懂事。
相关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