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4
家长普遍都有一个比较困惑的问题,就是孩子为什么总是依赖家长?有依赖性性格的人还有很多人格障碍,包括没有安全感、内心脆弱等,这种性格的产生跟家庭教育关系非常大。当家长过度溺爱孩子时,孩子就会依赖父母,性格也懦弱。
如何解决孩子的依赖性?
1、培养孩子依靠自己的良好品格
家长在面对孩子时不要包办代替的同时,也要告诉孩子,不要事事都依靠别人,要靠自己的努力才能收获和进步,引导孩子学会凡事都要依靠自己的自信心。
2、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尝试着做
一些家长什么事情都帮孩子想好做好,殊不知这是导致孩子依赖性强的根本原因,因此家长们要大胆的放手,遇到事情时可以让孩子去自己尝试做一做,鼓励孩子去探索,面对孩子不会的问题时,家长可以给孩子进行示范,然后再邀请孩子独立完成任务。
3、逐渐放手
相信孩子自己能做到。很多妈妈把孩子照顾的很好,甚至以孩子还小为由,什么事都准备的妥妥的,不让他们干一点力所能及的事。逐渐放手,让孩子去学会挑战自己。在孩子面对挑战、出现害怕、胆怯的行为,妈妈应该不断鼓励孩子,给予孩子自信心。
孩子依赖性太强的原因:
1、家长溺爱迁就
有家长因为爱孩子,不想孩子吃苦,就过分溺爱保护孩子,在孩子犯错时也无原则的迁就,孩子事事依靠父母而失去独立的能力,心智不成熟,长此以往还会无视父母和不尊重父母,对孩子的成长非常有害。
2、什么事都替孩子做好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许多事情都需要孩子自己的判断和思考。当父母帮孩子把什么事情都做好的时候,孩子不需要自己再动脑或动手去解决,只需要相信父母就行。逐渐孩子就会丧失独立性,凡事都依赖父母去完成。
3、家长的反向依赖
不仅孩子依赖家长以获得安全感,家长也会反向依赖孩子,有些家长对孩子的依赖,甚至会超过孩子对父母的依赖。家长反向依赖过度后,就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成长,使孩子失去了主见和自我控制的意愿。
受生存压力的影响,如今很多家庭的模式都是“隔代教育”,即父母因为工作忙碌,不得已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带。孩子自小缺乏父母的关注,又被老一辈人所溺爱,自然很容易出现缺乏自理能力,依赖老一辈人的情况。如果不及时改正,对孩子未来的成长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如何改掉孩子依赖奶奶
首先,与孩子奶奶进行沟通。
如果孩子奶奶明事理,她看到孩子与父母不亲,她也会感到很难过,她甚至会主动劝解孩子与父母修复关系,减少与孩子接触的时间。
如果孩子奶奶受到教育等因素的影响,没有那么明事理,你可以与孩子奶奶进行一定的沟通,告诉她,你也很高兴孩子与她关系这么亲密,但是,你也要让孩子奶奶意识到亲子关系对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如果孩子在小时候没有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那孩子长大后会处理不好亲密关系,出现很多情绪、情感问题。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她会把你的建议给听进去。
纵使父辈祖辈在行为思想上有诸多差异,但两代人的出发点皆是为了孩子。统一思想,求同存异,找到两代人的平衡点。同时父母也要承担起属于自己的责任,自然能够避免诸多不必要的矛盾。
两代人带孩子的矛盾如何解决?
1.隔代不能断代,再忙也应该抽出时间陪伴孩子
隔代教育不代表完全把孩子交给老一辈管,而父母自己一点都不过问。“子不教,父之过。”生出来就应该教育。即使时间不多,也应该抽出一点时间陪陪孩子,在孩子睡觉前讲一些小故事,陪孩子学习知识,陪孩子玩一会儿游戏。若是实在抽不开时间,也可以多给孩子打打电话,多多交流。参与进孩子的生活,提升孩子的安全感,让他们知道其实爸爸妈妈是在意自己的。
2.与祖辈尽量少争吵,多沟通,祖辈又不是“铁树”
祖辈的出现,填补了孩子没有陪伴的空白。而祖辈们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抱到了孙子,能不好好疼爱吗?宠着宠着就把孩子宠上了天,变得无法无天,这也是每个家长最担心的事情。这时家长就应该与长辈多沟通,少和长辈顶嘴,老人也像孩子,越顶嘴,反而抵抗心理越重。家长耐心的告诉长辈这样做的利弊,相信长辈们能够理解家长的良苦用心,适当改正自己的溺爱。
学习是一个人成长必须经历的东西,但是现实生活中常常也存在孩子不喜欢上学的情况,有的甚至让家中操碎了心也没能让他们认真的学习。
初三孩子不爱上学家长如何解决?
1、了解孩子厌学的原因
我们作为家长,需要去弄清楚初三孩子为什么会不想上学,多多了解孩子的动态,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找到孩子不想上学的真正原因,才能够提出解决办法。
2、耐心沟通
初中生不肯去上学,这时就需要父母耐心和孩子进行沟通,深入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了解孩子的需求和对未来的规划,然后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同时为孩子规划好未来。
任何事情都要有个度,过与不及,对于手机的使用也是如此,少量看手机可以增加视野,增长见识,但如果一旦沉迷就会影响身心和学习。现代科技社会,越来越多的小孩离不开电子产品,很多小孩把手机当成生活中重要的工具,更有的小孩依赖手机学习,天天捧着手机。但是手机对孩子的生长发育可能会形成不同水平的危害。
孩子依赖手机问题的解决办法:
1、家长保持自己的冷静,做个好榜样。
首先父母应该冷静下来,不要天天在孩子面前念叨,这样反而达不到教育孩子的目的。孩子并不是生下来就喜欢玩手机的,很多父母在孩子面前看手机,他们就会好奇,从而对手机有了兴趣。他们因为好奇,模仿父母的动作在手机上划一划,立刻就让手机里的花花绿绿给吸引到了,最终沉迷手机难以自拔。
因此不许孩子玩手机,自己却整天抱着个手机,还谈什么言传身教?
要想孩子不玩手机,父母必需要带个好头。放下手机,多陪陪孩子,这才是帮助孩子戒掉手机的最好办法。
现在手机已经成为每个人生活中的必需品,有些孩子甚至在读小学的时候就有了手机,开始接触互联网。孩子的自制力较差,相比较成人来说,更容易出现沉迷手机的问题,尤其是互联网上一些形形色色的内容,会对孩子的身心发育带来影响。
如何解决孩子沉迷手机的问题?
1、同孩子谈谈心,告诉孩子可以观看哪些节目
家长要了解孩子的心理,就要静下心来同孩子谈谈心,多倾听孩子,鼓励他发表自己的观点,孩子会更愿意表露自己的内心。
2、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当孩子存在沉迷于手机世界的情况时,父母就应该要反思一下自己和孩子的关系了,如果与孩子之间的关系良好,那父母就应该去跟孩子沟通,尝试去了解孩子的内心,是否有什么困惑,要跟孩子处于同等的位置,要亲近孩子,这样,家长说的话,孩子才能听进去。没有这个基础,就无法有效地解决问题。
孩子不听话并不是不可解决的问题,父母要用言传身教的方式教育孩子,凡事都要跟孩子讲明道理,而不能用武力的方式让孩子屈服,这样做就能达到不错的教育效果。
如何解决孩子不听话的问题?
首先,要理解孩子的心理和行为,找出他们不听话的原因。然后,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例如,说服、启发、引导、激励、约束等方法进行教育。
另外,要有足够的耐心,很多家长在面对孩子叛逆的情况下容易激动,甚至会大吼大叫,这样对待孩子也是错误的。家长应该有足够的耐心,可以坐下来与孩子谈一谈到底希望父母怎样做,必要的时候可以问一问孩子自己的缺点,然后自己也要及时改正。
第三,在制定规则和处罚时,要让孩子参与其中,为他们制定明确的目标和奖励措施,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行为习惯。
最后,关键在于耐心和信任,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并严格要求自己落实教育。通过以上方法,相信孩子们一定能够学会听话,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