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5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对于电子产品的依赖也就越来越大了。甚至是小孩子,都已经对电子产品着魔了,特别是手机,不管在家或是外出,哄小孩子最好的利器就是手机。手机虽然能够给孩子带来一定的乐趣,但却也是很不利于小孩子健康成长的。
怎样劝孩子不要玩手机:
一、尽可能晚的让孩子接触和玩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孩子上学前尽量不要给孩子玩太多的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当孩子上学后,有了一定的自制力,再慢慢培养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习惯。特别是两三岁以前的孩子,一定不要给他们玩,因为屏幕的刺激对眼睛的发育影响很大。孩子对电子产品的抵抗力就像是磁铁的负极对正极的抵抗力,那是基本没有的。所以不要认为小孩子玩电子产品是在培养智力,我觉得用泥巴捏出一个球都比切水果要好。
二、尽可能隐藏家中的电子产品,不让孩子知晓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手机、ipad这些电子产品尽可能地放到孩子接触不到的地方,而且告诉他这是妈妈用来工作的,不是玩的,那么孩子的第一兴趣就会减弱很多,转去关注其他东西了。孩子对一切的东西都有浓厚的兴趣,只要你把手机收起来,他自然会找到另外一个他感兴趣的东西,比如iPad等等。当然iPad也是要收起来的。
三、家长以身作则,不要当着孩子的面玩游戏等
家长要以身作则,不管多么喜欢玩游戏,只要孩子在身边,都不能玩。如果想玩,可以在孩子看不到的地方,单独一个人玩。法律上讲,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自己沦为手机的奴隶也就罢了,可别影响孩子。我见有家长居然跟自己的孩子炫耀新手机的诸多游戏功能,这不是教唆犯罪嘛。
四、孩子调皮时,不要把玩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当作奖励这是很多家长会犯的错误,只要孩子不听话、不吃饭时,就把电子产品给孩子玩,作为吃饭或听话的交换条件。经常这样,一旦孩子想玩了,就会闹,不吃饭,做什么都不愿意,跟你撒泼,这时候,估计很多家长都没折了,一旦习惯养成是很难改变的。所以,建议把握好开始的这个关,不要让孩子养成这种不良习惯。其实就像有的人听说喝酒有害健康,于是花了十年时间,终于用抽烟来替代了喝酒,这又有什么用呢?
五、多给孩子一些有趣的图书或是带孩子户外活动,参加集体活动一旦孩子已经上瘾了,那也不要太急,慢慢帮孩子戒掉。可以试着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譬如给孩子很多有趣的图书,带孩子一起读故事,或是带孩子到户外去活动,让孩子交朋友,慢慢培养孩子的各种其他兴趣,这样孩子玩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的兴趣就会慢慢降下来。有的家长跟我哭诉,作为书香人家的孩子,居然对家里的书一点都不喜欢,一本都不看,我问家长你们家都有什么书?家长说这我还真不清楚。所以你看,只有家长真正的爱阅读,爱分享,孩子才会慢慢喜欢。
六、上学了需要使用时,控制时间与内容,避免游戏的诱惑等孩子上学之后,由于学习的需要,多多少少会用到这些电子产品,比如小猿搜题、猿题库、家长帮、百度作业帮、有道词典等等。那么这个时候,尽量不要在手机、ipad上面安装游戏等容易上瘾的应用,尽量多安装一些学习工具或是与学习相关的学习软件。同时控制孩子使用的时间,每次尽量不要超过1个小时。我看见有的家长的手机吃喝玩乐的软件一应俱全,唯一的一个学习软件就是有道词典,还从来没有安装过,这样的手机落在孩子手里,会对孩子的人生观、世界观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七、多一些时间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培养兴趣
对于有的孩子来说,玩游戏也是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的。比如爸妈特别忙,根本无暇顾及孩子,这时候孩子就会利用游戏来消磨时间,长此以往,就对游戏产生了依赖感。如果父母能每天抽出时间陪伴孩子看书学习,并且在孩子面前做一个严格自律的人,孩子耳濡目染之下,肯定会把更多的心思和精力花在学习上。
八、和孩子约法三章,并且依法治家
有的孩子现在已经对手机产生了不可磨灭的情感,没了手机,人也处于生不如死的状态,这时候怎么办呢?如果用手指着孩子,残忍地把手机收起来锁在保险柜里,顺便把保险柜的钥匙也锁进保险柜里,这样可能会让孩子幼小的心灵受到严重的伤害,他们盛怒之下可能会做出过激的行为。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跟孩子约法三章,每天可以玩半个小时,但是一定是在作业全都完成之后,而且如果玩的时间超过半个小时,那么下次就要相应地减少时间。
家长要带头做一个好的榜样。家长要主动与孩子沟通,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引导他们正确地使用手机。所以,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要让孩子明白手机的正确使用方法。
怎样能让孩子不玩手机?
1、堵不如疏
手机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家长要区分开。一点都不让孩子玩手机,也不太显示,不如主动后退一步,让孩子适当的玩。现在很多手机都有个功能,那就是家长远程操控。通过这个功能,可以限制孩子玩手机的时间以及软件。给孩子讲明白,不是不让玩手机,而是不能沉迷手机。
2、家长规定时间
美国硅谷的很多高管,包括乔布斯在内,他们都会限制子女使用数码产品的时间,比如禁止他们在非周末晚间使用数码产品,并且周末可以使用数码产品的时间也很有限。我们认为,孩子玩电子产品,无论是过度放纵还是严格禁止都是不理性的,把握好分寸才是正确的做法。
手机对孩子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孩子们自制力差,抵制不了游戏的诱惑,常常会沉迷手机游戏,打骂都不管用。想要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家长就要改变对孩子的态度。把对孩子成绩的注意力转移到孩子本身,那么孩子在很大概率上就不会从游戏里找存在感。
如何引导孩子不要玩手机?
1、让孩子懂得自律的意义
在包容的前提之下,我们让这些诱惑如何变成我们想要的养分?那就是自律!许多人一听到这两个字,都有一种无力感,通常告诉别人容易,让自己去做到真心难。我们在要求孩子做到自律的时候,家长首先自己要做到自律。
2、找到游戏的替代品
大多数家长让孩子戒掉游戏都会遭到孩子的强烈反抗,不如去找一些可以替代游戏的活动,比如:带孩子看电影、去游乐场等。通常来说,男孩子玩游戏都是以对抗类为主,因为这能让他感到激动,家长可以让孩子去打篮球、棒球、攀岩等。
咱们要学会走进孩子的内心,跟孩子做好情感联结,用更大的耐心和更多的理解来温暖孩子,家长们要明白,当孩子玩手机玩到一定程度之后,你强行把手机夺走,或者强迫孩子关掉手机,孩子内心是非常痛苦难受的。
怎样开导孩子不玩手机?
1、多陪伴孩子
很多时候,孩子之所以拿着手机不放,都是跟着父母学会的,因此不妨先反思一下自己。如今社会压力大,父母忙于赚钱很少陪伴孩子,而且回到家往往拿着手机看视频、玩游戏或者刷流量,忽视了孩子。对此一定要抽出时间多陪陪孩子,这样孩子会主动放下手机,与父母拉近距离。
2、父母尽量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机
比如咱们下班回到家,千万不要第一时间就躺在沙发上床上玩手机,尽可能在孩子面前多看书,多阅读,给孩子制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如果说我们有工作需要,不得不在家里看手机电脑这些电子设备,那么咱们尽量做到跟孩子不在一个房间,比如咱们可以去书房,实在不行,就在厕所里专注高效的把工作给完成。
现在这个时代,手机作为生活的工具,已经融入了孩子们的生活。孩子和家长关于“手机”所引发的矛盾,更是愈演愈烈。为了不让孩子玩手机,很多家长对孩子就是一顿打骂,结果不但没有让孩子戒掉手机,反而更刺激了孩子玩手机的欲望。
怎样使孩子不玩手机?
1、和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
千万不要使用一些极端的方法来克制孩子玩手机,这样不仅不能让孩子戒掉手机,反而还影响了亲子之间的和气。
2、正确认识孩子玩手机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玩手机是不好的,其实这种理解是错误的,在这个互联网发达的时代,几乎人人都有手机,如果你家孩子连手机都没有,甚至不会玩手机,这样的孩子和同学朋友就没有共同话题,严重的还会与时代脱轨。
孩子喜欢玩手机,家长不能采用过激的方法来制止孩子,不能太急躁、太武断,要了解孩子为何对手机如此上瘾,只有找到了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怎样才能让孩子不玩手机?
一、家长反思自己。
发现孩子沉迷手机,家长首先不要冲着孩子发火、打骂,这样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应当迅速反思自己在教育孩子问题上的不当之处,立即采取行动,可以制定孩子玩游戏的规定,父母和孩子同时守约,通过言传身教,教孩子如何远离手机。不要一边叫孩子不要玩,自己又玩得不亦乐乎。
二、发挥规则的力量。
询问孩子的意见,制定家规,这样有利于引导孩子走向自律的途径,家庭成员每个人都需要遵守,一旦违规就得接受惩罚,父母也不例外,这个很重要,一定得坚持。
现在都是手机不离手的时代,要想做到孩子不玩手机是不可能的,家长可以减少孩子玩手机的时间,只要孩子不沉迷手机还是可以适当的玩一下,当然也不能影响学习成绩,家长可以给孩子制定时间,学习、玩手机、空余时间是要分开的,合理的分配时间,既不沉迷也不影响学习。
怎样劝导孩子不玩手机?
1、多陪伴孩子。有相当一部分孩子之所以会沉迷手机,是因为太过孤独、寂寞。独生子女缺乏玩伴,平常家长又忽视对他的关爱和陪伴,他才选择用手机来打发时间。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家长要多抽时间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玩玩亲子游戏、多聊天沟通,明白孩子的需求,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
2、让孩子远离手机,跟孩子良好的沟通是关键。家长不要看到孩子玩手机的时候,就暴跳如雷,怒骂孩子,这样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糕,而是要对孩子耐心地劝解和循序渐进的引导。
3、家长做好榜样。孩子爱玩手机,和家庭氛围也离不开关系,试想一下,如果家里爸爸妈妈都在低头玩手机,孩子自然会对手机产生好奇心,继而因为缺少自制力而沉迷其中。想让孩子成为怎样的人,首先家长就要成为怎样的人,在孩子面前家长要少玩手机,多阅读,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4、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沟通交流,制定手机使用的规则。规则制定要具体、明确,便于测量,相比“每天玩手机时间不能太长”,“每天玩手机时间不能超过1个小时”就更容易测量。目标具体、明确,孩子就更容易操作,还可以把规则书面化,张贴在家里显眼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