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9
自卑就是对自己消极评价后产生的情绪,这种评价来自两部分,一部分是(无)下意识,不自觉形成的,一部分是有意识地理性对照后形成的。其实摆脱自卑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孩子感觉自卑不自信怎么办?
1、接纳自己
接受、接纳、悦纳,是摆脱自卑,获得自信,变得强大的三部曲。首先接受自己的全部,承认自己是一个独立的存在体。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一分为二的看待,而不是把自己的特点对立起来。从接受到接纳,由接纳到悦纳,完成人生的进阶,这才是一个人不断成长的一生,同样是一个人自信不断增长的一生,最后才会有“坐看云卷云舒,静听花开花落”的一日。
2、走出“完美主义”
完美主义就是对自己或他人苛刻、过分的要求,凡事追求尽善尽美,不到最后一刻,总是在“修改”,总感觉不能让自己满意,完美主义有着自身的心理特质,其目的是为了掩饰内心的不确定性和自卑。也就是说完美主义是自卑的生存土壤,只要能走出完美主义的圈子,自卑也就会减少乃至消失。自卑和自信是此消彼长的两级,自卑减少的同时自信就会得到增长。
3、不能害怕他人议论自己
一般自卑羞涩的人最害怕他人议论自己,稍微受到评价就承担不起,尤其是怕别人否定自己,跟他人相处时总是战战兢兢,越是让自己害怕,越会自卑,容易获得负面评价,最终形成恶性循环。其实每个人都有可能会被他人评论,不管做得有多成功或失败,不能把他们的话放在心中,对自己有正确的认知,不能因为他人的评价而怀疑自己。不妨化悲愤为力量,鼓励自己,不能把外界因素看得太重,这样才容易展示自己的能力。
孩子为什么会感到自卑?
1. 性格害羞、胆怯
羞怯的人很容易产生自卑,每当在公共场合,或与自己不熟悉的人在一起时,就特别放不开,也不喜欢主动和别人打招呼
2. 喜欢与别人进行比较
喜欢把自己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比,看到别人比自己做得好,心里产生落差,觉得自己哪儿都不如别人,因此越来越自卑。
3. 对自己太苛责
对自己近乎苛刻的标准,追求绝对的完美主义。一旦达不到预期,就会给自己扣上失败者的帽子,并因此看轻自己。
4. 有太多顾虑
大多数人的恐惧都源于内心有太多的顾虑:遇事总是爱思前想后、担心失败,这会给人的心理上造成一定的“负担”。然后,内心越胆怯,结果就越坏……
孩子自卑不自信的后果:
1、对学习方面的影响。有些学生在学习上出现问题,是因为没有足够的自信,不相信自己能够学好,经常对自己进行消极的心理暗示,对自己进行自我否定,不认为自己有可以学好的能力。因此,当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就会选择退缩和放弃,不相信自己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影响成绩的提升。
2、对终生发展的影响。青少年时期产生的不自信心理会伴随着孩子的成长,对孩子的终生发展产生影响。这种不自信的心理会形成一种持续的、恶性循环式的“自卑感”,因为对自己所做的事情缺少足够的信心,因此在遇到新事物和挑战时,总觉得自己做不成,不敢尝试接触新事物。又因为遇到问题时总是没有办法解决,进而不断地对自身产生怀疑和否定,进一步加重自卑感,从而形成一种自卑感的恶性循环。
世界上没有人不自卑,只是有的人自卑感强有的自卑感弱。阿德勒说:人生来就自卑,自卑感是个人从平凡走向卓越的源动力。很多孩子在小的时候会出现胆子小、自卑、不自信的现象,而且和同龄的孩子一起玩时,永远都是配角的角色,这让有些家长很是头疼。
13岁孩子自卑不自信怎么办?
1、尊重孩子
自信源于自尊,每个人成长都有相似的规律,比如一岁学习站立,两岁开始开口说话,但是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一定会存在差异,所以家长要学会尊重孩子,给予他们更多的安全感才是培养自信的第一步!
2、别总是责骂孩子
孩子的年龄还很小,很多时候他们闯祸,只是偶然之过。父母在这个时候,首先要克制自己不要发火,而是要积极跟孩子沟通,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想要激发孩子的自信心,应让他们有敢于尝试的勇气。如果孩子有任何新奇的想法,父母看到后先是嘲笑和责骂,孩子自然不会有下一次的尝试。
自卑的心理我们每个人都曾经有过,现在很多孩子都有自卑的这种心理。说起自卑很多人都不觉得是一种疾病,其实自卑也是心理不健全的一种表现。
孩子胆小自卑不自信怎么办?
1、多与孩子交流,并鼓励他们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自卑感是驱使人成为优越的力量,又是反复失败的结果。当一个人还没有完全被自卑打败时,他们拥有更加强大的力量。古希腊著名演说家德摩斯梯尼从小患有口吃,但他并没有因此自暴自弃,而是口含石子练习讲话,最后克服口吃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演说家。
2、找到孩子的兴趣点,和他一起做事
找到孩子感兴趣的地方,亲自培养他们的兴趣,参与到孩子的任务当中,当他有懈怠或放慢速度时给予鼓励和督促,孩子故意拖拉不愿上交任务,家长要劝诫,并帮助孩子提交任务。久而久之孩子养成快速做事的习惯,积极提交任务,不仅能给老师、同学留下良好的印象,还能塑造他们自信的性格。
自卑,是一种不好的心理。随着孩子的成长,自卑的加深,自卑的情绪就会把孩子困住,让孩子举步维艰,感觉生活很辛苦,可能生理和心理健康都会受到影响。所以,最好在孩子还小,家长可以参与孩子生活的时候,就努力帮孩子走向自信。
九岁孩子自卑不自信怎么办?
1、鼓励孩子表达自己,并尊重孩子的感受和需求
孩子年龄小,在这个社会上生活,父母会把自己当成权威,认为自己说的什么、做的什么,都是为了孩子好,比孩子想的要正确,有的时候就不免忍不住代替孩子做决定。而社会上的其他人,比如老师、陌生人,更容易因为孩子年龄小,轻视他的想法,所以孩子会有被“控制”,不能表达,没有机会表达的感受。
家长要鼓励孩子去表达,不管孩子说的是对还是错,都要孩子畅所欲言,积极地争取自己说话的权利,孩子想什么,就能够说什么,他就能感受到,自己是一个完整的人,是被尊重的,孩子就会变得自信。
2、教会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自信心不足的孩子,在性格上也有一些问题,比如不爱说话不合群甚至是自闭。当孩子自卑时,需要的是旁人的鼓励,如果趁此对孩子进行贬低指责,孩子会陷入更深的自我否定之中。
孩子没有自信心很自卑怎么办?
1、家长的陪伴
在日常的生活当中,我们可以放下手中的事情,然后多多陪伴一下自己的孩子,家长的陪伴对于孩子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这样也可以帮助孩子逐渐的找回自信。在陪伴的过程当中,我们其实并不需要做出太多的事情,只要静静的聆听孩子的每一个感受,让孩子勇于去表达,那么这样的话,孩子逐渐的就会把自己的内心想法全部都表达出来,而不是把所有的想法全都藏在内心当中。我们在孩子面前不要总是表现出一副不耐烦的样子,毕竟我们要为了孩子提升自信的一面付出一些精力。
2、对孩子多点鼓励
面对性格内向的孩子,父母应多鼓励他们跟人沟通,可以从最基本的打招呼方式,鼓励孩子见到人懂得主动打招呼,鼓励孩子多开口,多点跟人接触相处。另外可以鼓励孩子多参与课外活动,丰富孩子的视野,跟孩子相处时,当遇到孩子表达想做的事情,只要在合理的范围内,都可以鼓励孩子去做,多给孩子点信心和安全感,孩子的性格便会渐渐开朗起来。
孩子自卑,缺乏自信是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比较头痛的事情,想要孩子拥有自信心,父母就应该接受孩子真正的需要,有了父母的支持,孩子自然就会越来越开朗乐观。
孩子容易自卑和缺乏自信怎么办?
1、不能总是指责孩子
孩子处于会犯错、容易做错事的年龄,这是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很难避免的,有些父母急性子,或是完美主义者,对孩子的教养没有耐心,无论是遇到大事小事,处理的方式直接指责孩子的过错。在孩子弱小的心灵里,会让孩子性格变得越来越内向,不敢说话,封闭内心世界,因此面对孩子的教育,父母应更多的耐性悉心教导,平心静气地跟孩子讲道理。
2、以赞扬代替批评
经常对孩子进行表扬,也能起到很好的“正向强化”作用。例如,在孩子做完家务活之后,可以表扬他打扫卫生的好习惯,这样孩子下次会更努力。即便是孩子的成绩并不理想,你也可以表扬他的努力,给他鼓励,让他更加努力。
当孩子缺乏自信的时候,家长和老师都要积极的引导他、帮助他,并且要对他多加的关爱、呵护他。可以让孩子先从最简单的事情做起,帮着他把事情做好,给他成功的体验,然后在对他进行鼓励,让他知道自己是可以的,这样孩子的自信心就会慢慢树立起来。
孩子自卑不自信家长怎么办?
1、父母要引导孩子做事量力而行
父母对孩子的要求要应符合孩子身心特点发展,要锻炼孩子的坚强的意志,也要帮助孩子遇到失败和挫折鼓励孩子正确面对前进,又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要让孩子知道,别人能做到自己也能做到的积极向上心理,让孩子知道自己是最棒的。
2、和孩子平等交流,不能凌驾于孩子之上
有的家长总是用命令的要求孩子,规定孩子一定要按照他的指令去做事,特别是在一些事情上,当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时,家长总是第一时间反对孩子的想法,长此以往,孩子就会生活在家长指令的阴影之下,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以后做任何事情,都拿不定主意,不敢自己做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