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6
每个父母都希望把孩子培养成一个诚实不说谎的好孩子,但是,在生活中,很多父母都面临着孩子爱撒谎的困扰,尤其是当孩子越来越大,撒谎的次数也越来越多。对于说谎这件事,家长首先应该以身作则,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那么孩子也会受到父母影响,变得不爱说谎。
孩子总撒谎该怎么教育?
1、找到撒谎的根源,针对其因地教育
当孩子有习惯性撒谎的脾性时,大人首要的应对措施就是找到原因,只有针对其因的教育,才能让孩子的撒谎习惯有所改观。孩子撒谎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说内向型的撒谎,担心父母会不高兴,才会撒谎将坏行为隐藏起来。当然,也有父母的言而无信,才会让孩子照葫芦画瓢,养成了言而无信的撒谎习惯。
2、学会和孩子沟通
如果确定了孩子在说谎,比起对孩子强硬的批评和否定,家长更应该学会理解。试着理解孩子说谎的原因和动机,相信孩子是出于善意,理解孩子这么做的理由。同时和他谈谈,让他也参与到这个讨论中来,帮助他理解自己说谎的原因,引导他学会自我反省自我改正。合理沟通的效果比单方面指责的效果要有效得多。
3、多对其进行鼓励
孩子做错事后,家长正确的对其引导,让他不再感到害怕,这时他就会主动向我们承认错误,当他自己解决不了时,我们要对其进行帮助,当解决好这件事情时,适当的对其进行鼓励,激起孩子的自信心,让他觉得父母就是他坚强的后盾,在遇到自己解决不了或做错时,也不会对我们撒谎,而是获取解决问题的方式,让他有勇于承担问题的勇气,也能从中锻炼他的责任心。
4、不要轻易给孩子贴上说谎的标签
孩子经常撒谎不是为了故意伤害别人。家长不要轻易把孩子的说谎行为等同于孩子的品质。他们不应该因为他们的一个谎言就给这个孩子下定义,给他们贴上“骗子”的标签。这不仅不能帮助孩子改掉说谎的习惯,还会对他们的说谎行为起到不好的强化作用,可能会促使他们以后更加努力地说谎。
5、家长做好榜样作用
家长是孩子的一面镜子,从小孩子就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在小的时候很容易沾染上家长的许多坏习惯,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应该要多注意自己的形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家长是一个谎话连篇的人,那么孩子有可能就会说谎。我们应该用行动告诉孩子,拥有诚实的品质是有多么的重要。
孩子为什么总撒谎?
1、为了逃避惩罚
每个孩子在从小的过程中都会犯下一些错误,在犯了错误之后有一些孩子不敢面对这些错误,生怕自己受到惩罚。为了能够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有很多孩子就希望能够逃避责任或者通过撒谎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这也是有很多孩子特别容易撒谎的一个重要原因。
2、不良心理问题
由于孩子心理发育逐渐增强,可能会进入逆反期阶段,表现出对家长的教育或行为不赞同,经常顶嘴。可能与家长保持对立观点,老是说谎欺骗家长,不服从管教等,通常属于明显的叛逆期症状,是心理发育方面出现问题的表现。
3、虚荣感
当一个人在努力营造自己在别人面前的某种形象时,与这个形象不符的行为他就会通过说谎来隐藏。所以这种人说话你不知道他哪句是真哪句是假,觉得整个人特别假。实际上他说谎的出发点,是为了满足营造内心完美形象的虚荣感。
孩子总撒谎有什么后果:
1、亲子关系的隔阂
孩子因为害怕家长的责罚而选择撒谎,双方之间看上去有沟通,但其实交流的信息是错误的。孩子一味隐瞒欺骗,家长对事情的真相不了解,双方之间的隔阂就越来越深,一旦谎言暴露,将会引发大海啸,冲击亲子关系这座桥。
2、对孩子的身体健康有影响
孩子如果经常撒谎的话,这对他的神经系统造成有害的影响,因为孩子在说谎时,他的新陈代谢、脉搏跳动、血压和呼吸都会因为撒谎而出现反常的现象。如果长期都处于这种说谎的紧张的情绪中,就会引起生理功能的长期失调,孩子的身体就会因为撒谎而有很严重的影响。
3、孩子会倾向标签发展
对于孩子来说,他撒谎可能是无心的,但是,大人一旦在孩子面前多次说他喜欢撒谎,他可能就会自我放弃,破罐子破摔,让本来的一个小谎言愈演愈烈。标签是有引导作用的,孩子会跟着标签走,向着标签的内容靠近。
孩子之所以撒谎成性,肯定是因为从中尝到了不少甜头。家长再给孩子讲道理,训斥甚至打骂孩子,都不能替代孩子对这些“甜头”的向往。所以,与其盲目惩罚孩子,不如先想法子让孩子明白,撒谎是一种危害极大的行为,让孩子自省。
孩子撒谎该怎么教育?
第一、建立信任关系。
首先,建立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信任关系非常重要。孩子需要感受到父母的爱和关心,并且知道自己可以信任父母。父母可以经常与孩子交流,关注他们的感受和想法,并且给予积极的反馈和支持,这样可以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和信任基础。
第二、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其次,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也非常重要。父母可以通过让孩子承担一些小的责任,如照顾宠物或自己的房间等,让孩子明白自己的行为会对他人产生影响,从而懂得承担责任和面对后果。这样可以让孩子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识和责任感,不会因为撒谎而逃避责任。
在孩子第一次撒谎的时候,家长就应该即使采取措施,告诉孩子撒谎的行为有哪些后果,让孩子认识到撒谎是一种错误行为。有些孩子之所以会养成说谎的习惯,就是家长起初睁只眼闭只眼,不止一次的放纵,导致日后很难再纠正。
小孩子总是撒谎怎么教育才好呢?
第一、给予一定的耐心。
面对孩子说谎时,家长不能太苛责,尽量给予一些时间和耐心,了解孩子说谎的原因。发现孩子说好后,家长必须认真对待,不能认为说谎只是小问题而已,一旦养成坏习惯在纠正就很困难。家长要告诉孩子说谎的坏处,同时指出问题的严重性。
第二、正确引导。
发现孩子说慌后家长不能漠视,需给予正确的引导。让他们了解说谎是错误的,然后及时更正,久而久之,说谎的习惯也能转过来。另外要树立好榜样,付诸于行动。有一部分家长没有做好榜样作用,父母总是说谎,那么孩子也喜欢说谎话,这是无意识的学习,所以家长需行使好榜样作用。
当孩子从撒谎的行为里尝到甜头以后,他们自然就会一而再再而三的撒谎,甚至于最后养成爱撒谎的习惯。因此,一旦发现孩子撒谎,我们就要立即给出惩罚措施,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当然,这并不是让父母一味盲目的打骂孩子。
10岁孩子爱撒谎该怎么教育孩子?
1、让孩子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有些时候,孩子之所以说谎是因为他们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所以,家长们应打消孩子这样的顾虑,让孩子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说想说的话,这样他们也就没有必要撒谎了。
2、帮助孩子区分现实和想象。
孩子说谎并非都是有意的,尤其是年龄小、想象力、创造力丰富的孩子更容易进行想象型撒谎。父母在生活中要注意告诉孩子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想象的,让孩子逐渐把现实和想象区分开来。
家长就应该趁着孩子还小的时候,从根拔除孩子撒谎的不良习惯,否则,等孩子长大以后,步入社会和职场,再满嘴谎言,那影响的就是孩子的生活和未来。撒谎看似是个小毛病,但家长如果想要彻底教好孩子,其实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十岁孩子撒谎该怎么教育?
1、多和孩子沟通。
孩子之所以撒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家长平日里的关心很少,和孩子沟通的少,这样导致孩子的心里很不开心,而且缺乏安全感,只有多和孩子沟通,让孩子注意到你的关心,那么他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谎言了。
2、和孩子讲解利弊。
十岁的孩子心智已经足够成熟了,你要多和孩子交流和沟通,告诉他撒谎的利害关系,相信你的耐心说教会让他有一定的触动,并且让他了解是非的内容以及说谎的严重后果。
每个人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多多少少因为某种原因而撒谎。我们家长也是从孩子时候过来的,发现孩子撒谎了,不用马上就上升到道德层面,我们要做的就是了解他们为什么会撒谎,更温和地对待孩子,鼓励他们说出真话。
孩子第一次撒谎该怎么教育?
1、不要随意给孩子贴标签
孩子的说谎往往并不是为了故意伤害他人,父母不要轻易将孩子的说谎行为与品质划等号,不能因为某一次谎言就给孩子定性,给孩子贴上“小骗子”、“谎话精”、“吹牛大王”等标签。这样做不但对孩子改掉说谎的毛病没有任何帮助,反而对孩子的说谎行为起到了负强化的作用,可能会促使他今后更多地说谎。
2、站在孩子角度思考
换位思考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一大法宝,父母和孩子之间也应该时常换位思考。有句话说的好,不要拿你作为父母的想法去揣测孩子的想法,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想想如果我是孩子,我为什么会去撒这个谎?我是想通过撒谎保护自己吗?还是想得到什么吗?家长通过换位思考,引导孩子撒谎不是实现你目的的唯一方法。
其实这种现象就是从小没有教会孩子正确认识金钱,导致他们长大后对“钱”没什么概念。父母们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不诚实的、说谎的孩子,而孩子们也都知道不应该说谎,出现这种情况家长该怎么办呢?
孩子撒谎要钱家长应该怎么教育?
1、你要这钱干什么呢
孩子向父母要钱往往都是有消费需求的,但有些时候孩子的消费需求可能是不合理的,所以当孩子开口要钱时,父母首先要学会去问孩子:“你要这钱干什么?”当父母问明孩子要钱的原因,这也能够有效避免孩子胡乱消费,同时还能够让孩子意识到,金钱是需要消费在合理的地方。
2、不能够开口就给
有些父母比较疼爱孩子,所以一定孩子开口要钱,父母就会马上满足孩子的要求,不去过问金钱的去向。这种方式容易误导了孩子的价值观,让他们觉得金钱是轻易就能够获得的。而且孩子的“胃口“也会慢慢被养大,变得只知道索取而不懂得去感恩。
相关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