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1
手机在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家庭中几乎人人必备一部手机,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手机,孩子也是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但是,手机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不能成为生活的全部。以下是一些实用的关于教育孩子沉迷手机的问题,希望能引起家长们的共鸣和深入讨论。
喜欢玩手机的孩子是什么问题?
1、性格内向、孤僻,不善交往
性格内向、孤僻的孩子,往往不善交朋友,在交往中处于劣势。这样的孩子,他们的交往需求,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而网络正好为他们创造了一个表现自己的平台,他们需要在虚拟的世界中寻找刺激、寻找精神寄托,满足个人的虚荣心以及被尊重的需要。
2、缺乏兴趣爱好
有这样一部分孩子,他们缺乏兴趣爱好,不喜欢阅读,不喜欢音乐、美术、体育、旅游,等等,这些高尚的、能提高修养的、陶冶情操的爱好,一概与他们无缘,他们的心灵处于一种荒漠的状态。这种孩子一旦接触网络,他就会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往往就是如痴如醉,不能自拔,把网络当成生活的全部。
3、父母的陪伴少
现在大多孩子的父母都有工作,下班回家都累了,都希望多休息一下,就告诉孩子多听话,家长为了暂时图个耳边清净,会把手机给孩子看电视之类,就更加助长孩子依赖手机的心里,当家长有一天突然发现孩子玩手机玩的不抬头,喊都喊不动的时候,除了生气还是生气。
孩子喜欢玩手机怎么办?
1、家长要以身作则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若家长沉迷于手机,孩子就会吸收这种负能量。多关注和关心孩子。孩子喜欢玩手机主要是自己没有得到家长的关注,那么家长一定要适时的反省自己,和孩子在一起的就全心全意的用心的交流,真正的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跟孩子沟通问题一直是最头疼的问题,孩子一做了让自己的不满意的事,就容易发火。心里明明想跟孩子好好沟通,但是不知道该怎样与孩子沟通,只能用父母的威严一压再压,现在跟孩子的关系也有些紧张。
2、给孩子合理安排时间
很多父母为了让孩子的学习成绩变好,时刻都在盯着孩子看书,写作业,这样一来就会有很多时候不但不会让孩子学习成绩进步,反而给孩子太多压力,久而久之产生叛逆心理,便会更加疯狂的玩手机。父母在平时不要对孩子过于严格,一定要让孩子劳逸结合,合理安排时间。
3、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
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孩子总是玩的乐不思蜀,忘记了时间,而父母在这个时候喊停时,孩子会感到很痛苦。因此做家长的应该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比如在约定玩手机的时候,可以预先约定时间,在规定时间内翻阅一下手机,时间结束了就及时的终止接触手机,这样一点一点的培养孩子的自控力。
孩子喜欢玩手机的后果:
1、影响学习兴趣
这些经过精心设计的产品,往往很容易让小孩子沉迷,为了能有更多的时间玩手机,孩子作业完成潦草,甚至占用写作业的时间玩游戏,甚至经常写不完作业!养成拖拉,不认真的坏习惯!到了中学,课程数目变多,学习压力变大,结果天天写作业写到十二点,产生厌学情绪!
2、阻碍身体发育
小孩频繁玩手机,大量的电磁辐射对生长发育不利,甚至还会引发哮喘等多种疾病。另外,小孩经常玩手机,活动少了,容易引起身体发育推迟、运动功能低下、长不高等。若小孩长时间握着手机,手部保持同一姿势,也会影响手指的发育。如果小孩喜欢低头玩游戏,对颈椎伤害也很大,容易导致脊椎变形。
3、脾性变差
注意观察的家长们还会发现,经常玩手机的孩子性情也有变化,尤其是脾气越来越差,喜怒无常,说话做事容易焦躁。有些孩子甚至不愿意出门跟朋友一起玩,不爱与人接触交流,性格变得越来越孤僻。而造成孩子的这些异常行为的罪魁祸首正是那部小小的手机!因为孩子们长时间的沉迷于手机带给他们的一切或真或虚的网络生活,渐渐地就丧失了与人交流的兴致和能力,社交能力变得极差之后,孩子的脾性也会越来越差。
有些家长动不动就把孩子的撒谎行为上升到品质问题,孩子小小年纪,就被父母扣上“撒谎精”、“坏孩子”的帽子。那么,即使孩子一开始撒谎只是无意而为,在父母的标签下,他们也会不自觉的形成说谎的坏习惯。
孩子爱说谎是什么心理问题?
1、逆反心理。
很多孩子说谎,其实跟父母干涉过多有关,比如孩子做作业时,一会叫他喝水,一会叫他吃点心,孩子很不耐烦,随口说“不渴、不饿”,以表示对抗。
2、模仿心理。
如果爸妈是经常说谎的人,那孩子在耳濡目染之下,也会说谎,模仿爸妈说谎。例如你明明在家,这时有人邀请你打牌,然而你对朋友撒谎说不在家,孩子听到你这话时,就学会了自己不想做的事时,也采取跟你一样的方式。
孩子上课回答问题声音小,是对自己答案的不自信,正是缺乏自信心的表现。家长要循序渐进,启发鼓励孩子,慢慢帮孩子找回自信,回答问题的声音就会大起来。
孩子上课回答问题声音小是什么原因?
一、 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过于严格,常常用成人的标准来约束孩子,不准摸、不准玩,甚至不准问。久而久之,孩子习惯于按照大人的意愿行事,失去了应有的积极和热情。
二、家长脾气暴躁,动不动就对孩子发脾气、体罚,孩子动辄得咎,变得谨小慎微。
三、孩子对环境突变的不适应。譬如:爷爷奶奶抚养的孩子转而由父母抚养、幼升小孩子学习环境的变化,升班之后任课老师的变动,因为教导方式的突变,孩子在一段时间内性格突变,变得沉默、内向。甚者产生自卑心理,以至于长时间内不敢大声讲话。
孩子上课回答问题声音小怎么办?
初中是孩子生活的转折点,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决定孩子生活方向的一个重要阶段,所以说这个阶段无论是在心理和生理上,这都是对孩子和父母的一次重大考验。在初中阶段,家长们不能再像小学阶段时实时了解,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担心。
孩子上初中家长最担心的问题是什么?
1、不适应的问题
从小学到初中,很多家长最担心的就是能否适应的问题。初中不仅面对的是新的环境、新的同学、新的老师,学习科目比小学也增多、难度加深了。不仅要孩子去适应新的环境,还要适应新老师的教学,还要把小学阶段被动式的学习方式要转变成主动学习,确实有不少孩子刚进入初中时很不适应。
2、外培的问题
很多家长在想,进入初中后,中考就是前面的冲击目标了,为了让孩子领先,肯定要外培才行。但是,初中本就科目增多,作业也变多,孩子休息时间相比小学更少了,还有那么多时间外培吗?所以对于外培这个话题,还是要结合孩子实际情况考虑外培的问题,不要盲目跟风。
注意力长期被分散还会导致孩子做事三心二意,喜欢半途而废。如果不采取措施纠正,久而久之就会养成一种坏习惯,对任何事物都难以进行深入的思考,头脑简单,行为幼稚。这对于孩子的学习、成才都会带来极大的不利影响。
孩子学什么不专注是什么原因?
1、没有休息好
现在的孩子接触的电子设备越来越多,受到的诱惑也就越大。对于部分孩子来说,他们已经有了一个专属于自己的手机或者平板。这会让他们在晚上的时候,熬夜偷偷看电视。就逐渐变成晚上睡不着,早上起不来。上课没精神,学得全忘光。
2、听不懂
有时候也并不是孩子并不想听,可能是自己跟不上老师的速度,越来越焦虑,最后就破罐子破摔,干脆不听了。
孩子厌学是一个非常普遍和日趋严重的问题,而且越来越低龄化。有关调查发现:我国有46%的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33%的学生对学习表现出明显的厌恶,真正对学习持积极态度的仅有21%。
孩子厌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一、不当的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的方式不恰当,可能会加剧孩子和父母矛盾的冲突,导致孩子厌学。此外家庭氛围压抑等也会使孩子有逆反的心理,容易产生厌学的情况。
二、较大的学习压力。
很多孩子因为学习难度过大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而产生强烈的挫败感。如果心理承受力弱,就会感觉到无能为力,那么会对学习越来越排斥。
右脑专注力的培养可以促进孩子更加专心学习,学习中最大“敌人”便是注意力的分散。孩子有很强的好奇心,也许会对诸多的事物感兴趣,这样很难专注于某事,浮光掠影,结果就会半途而废。
右脑开发怎么训练孩子专注力:
1、帮孩子学会“听”
平时尽量给孩子创造安静的生活环境,避免打扰孩子的专注力,有事要跟孩子说时,记得和他面对面,请他看着你的眼睛,告诉他现在要做什么,接下来要做什么,必要时可以请他重复你说的话,确保他听到并且明白你的话。
2、帮孩子学会“看”
在确定孩子接收到指令后,你可以进一步把要做的事情做给他看。有的小朋友吃饭喜欢边吃边玩,简单制止效果并不好。而如果每次提醒,都贴近孩子的脸,请他看着你的眼睛,告诉他要一手扶着碗,一手握住勺子,把食物送进嘴里,并做出正确示范。帮他把注意力集中在正确行为上。这样重复几次后,他吃饭比以前专心多了。
相关专题推荐